後 記

本篇題目,取自韋莊《思帝鄉》:“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不過,不要被這個春光明媚的標題騙了,這個故事,無關情愛,而隻有關於選擇和堅持。

吳十一娘的原型,是宋高宗吳皇後。吳皇後十四歲入宮,其時高宗外有金兵追擊,內有亂兵威脅,吳皇後常穿戎裝隨帝左右。始封和義郡夫人,再封才人。此後,吳氏博覽書史,勤習翰墨,旋進為貴妃。高宗生母韋太後還朝後,始知高宗元妃邢氏已於金國病逝,韋太後對伺奉她起居的吳貴妃頗有好感,經太後認可,吳貴妃進為皇後。吳皇後知高宗感念邢氏,於是為自己的兩個侄兒吳珣、吳琚娶邢家二女為妻——真正的吳皇後,並非蜀中大將吳家的女兒。所以,為表明這個故事並非正史,苗劉之亂的時間也細節也做了改動。

高宗獨子病死後,後宮再無生育,吳皇後為才人時,收宗室趙璩為養子,張賢妃收太祖七世孫趙伯琮為養子。張賢妃病逝後,趙伯琮亦由吳皇後一並收養,此後又勸高宗立可當大任的伯琮為太子,改名為慎,是為孝宗,帝位重新轉入太祖一係。

吳氏一生,經曆高、孝、光、寧四朝,在皇後及太後之位上長達五十五年,八十三歲病逝,諡號“憲聖慈烈皇後”。憲謂有法度,聖謂英明,慈謂慈愛,烈謂有軍功。對於皇後而言,這樣的諡號是很特別的。

宋人素有文弱之名,帝王亦然。但是那些出身將門甚至於出身平民的後妃,卻往往表現得極有膽略。宋人號稱後宮不幹政,實際上太後們(包括那些比較能幹的皇後)幹政幹得很徹底,垂簾聽政,軍國大事甚至於帝業傳承,關鍵性的決定權,往往在她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