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音樂的魅力 ——評《吹薩克斯的男孩》

科學家發現,音樂可以調節人的植物神經,使大腦得到休息,幫助人們解除疲勞。同時,音樂還能治多種疾病,比如,情緒急躁時,可欣賞韓德爾的《焰火音樂》,羅西尼的《韃人的舞蹈》,憂鬱時可聽《光明行》,《喜洋洋》,頭痛時可聆聽貝多芬的《a調抒情小夜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 《吹薩克斯的男孩》中的男孩,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為什麽總是在傍晚時分站在老江河吹《回家》?這些,作家均未作交待,而是留下藝術空白,給讀者以詩的想象,弦的餘音。因為,滿滿當當未必是藝術,簡簡單單方為境界。

如果總是寫男孩在黃昏時吹薩克斯,小說未免流於一般化。作家高人一等在於,寫男孩憂鬱地吹著薩克斯《回家》之際,老江河中卻突然冒出一個人頭來,掙紮著遊向岸邊。上岸後,撲通一聲給男孩跪下。後來,又取出大把美元,送給男孩。男孩不為金錢所動:“隨手向空中一拋,美元飄飄灑灑落向老江河,無聲地向東流去。”此處描寫,可謂神來之筆,既符合生活真實,又極具浪漫主義情調。同時,更好地表現了小說的主題:音樂的魅力。

其實,音樂不僅挽救了老江河的男子,同時也拯救了吹薩克斯《回家》的男孩。細心的讀者已經觀察到,作品開頭男孩吹《回家》時的神態總是“憂傷低沉”。而結尾吹《回家》,則變得優美動聽歡快無比,暗示男孩已經擺脫煩惱,走向新的生活。

人的一生仿佛就是得失的輪回。得失就像一對跳躍的充滿靈性的音符,不停地編織著人生樂章中的每一個悠揚的旋律。

“百得會有一失,百失業會有一得”,從一個側麵說明了得與失互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