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高標逸韻兩相融

鄭建邦

非花非霧是古都洛陽的一位民革黨員,不僅是一位作家,攝影、繪畫都有涉獵。第一次見到她,是2014年秋我公出到河南許昌,在鄢陵做祖統講座,河南中山攝影協會同期成立並舉辦影展。非花非霧的《桃源新居》是一幅豫西風景畫般的參展作品。之後陸續見到她的幾部小小說作品集和工筆畫作。

我印象中的小小說,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文體,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山海經》《世說新語》《搜神記》等古代典籍。它又非常年輕,也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明確提出這個名稱,並漸漸有人倡導,寫作和閱讀人群也越來越多起來。非花非霧小小說世界的建築材料,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取材於曆史,一類來自於現世;或者用另一種分法,一類是浪漫唯美的,一類是現實而富於哲思的。一個寫作者,能同時駕馭這兩種類型,難能可貴。就像她筆下的“梅係列”,梅花開在冬末春初,“俏也不爭春”的高格早已深入骨髓了。“幹枝梅”於鐵杆虯枝上嬌顏含笑,雅致超俗,這種“美而有傲骨”的文學意象,高標與逸韻的兼容,是非花非霧作品的風格。

非花非霧創作勤奮,近期又有小小說佳作八十篇,集結出版,囑我寫序。

這些作品分錄進“河洛風”“雨霖鈴”“麥香苑”“夢幻境”“塵世緣”“桃源渡”“醉紅顏”七個小輯裏,主打篇《周南驛小姐》體現出古都洛陽今人對洛陽曆史文化的研究與傳承。作者將周南驛小姐寫得如真如幻,若有若無,筆法嫻熟,收放自如。《茶女蘇槿》《醉紅顏》《觀音堂》《手足情》《訪雪圖》《雨霖鈴》等,對男女之間微妙的感情、親人間深摯的情意都寫得細致淋漓,體現出作者對生活的體驗、感悟。這些故事都以豫西為宏大背景,字裏行間可見豫西風土人情。

立足自己生長過的熟悉的土地,寫身邊熟悉了解的事,是正途也是捷徑。出生於豫西杜康之鄉的非花非霧,對田園生活無疑是深知的。她的“麥香苑”中《麥田裏的風向標》《麥田裏的老牛》《那時麥熟,我正少年》田園麥香幾可嗅聞,無論是對少年的刻畫,還是對老人、老牛的塑造,都貼緊時代,活靈活現,一幅幅畫麵躍然紙上。“塵世緣”裏的人物通過一個個小細節、小波折演繹著世俗百態,和大千世界中小人物的小憂傷、小確幸、小歡喜;“桃源渡”裏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各有操守的正麵人物,在反腐倡廉的大潮中,這股溫和的清正之風,輕吹慢刮,也將深入人心;“夢幻境”裏亦真亦幻、似遊戲又現實的故事帶你穿越時空;“醉紅顏”裏有曆史鉤沉,也有今古穿越,英雄、紅顏,愛恨情仇!

非花非霧近些年曾離開任教多年的學校深入多個行業和領域,生活體驗的豐富,人生閱曆的增加,對社會現象的獨特認知、哲理思考的深入,以及寫作手法的創新突破,使非花非霧的文學創作日臻圓熟。本書選錄的作品把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學底蘊與獨具的靈心慧質、俠骨柔情,有機地融為一體,既氤氳著幾可觸摸的文化味,又張揚著時尚清新的都市風。

以非花非霧紮實的寫作功底和藝術靈性,相信她筆耕不輟,一定能再出豫西風情畫般的傳世佳作,期待她的成功!

是為序。

二0一七年八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