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 寒

大寒交節時間在1月20日或21日。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雖然大寒的平均氣溫沒有小寒低,但是,極端低溫天氣往往出現在大寒。總之,“小寒大寒凍成團”,都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

一頭一尾,總是有更多的特別。對第一個節氣,人們有更多的期待;對最後一個節氣,人們則是更多的安享。

達·芬奇說:勞動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的長眠。大寒是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中國最大的節日春節也大多在大寒節氣裏。農民除了要順應農時幹一些農活,其他行業要搞好收官總結外,大寒的主旋律應該是忙年了。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狂歡季。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醃製臘腸臘肉,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男人把錢掙回家,把年貨搬回家。女人把年貨變成年肴,這一變的過程,就熱氣騰騰了,就年味十足了。主婦們一番醃、鹵、炸、燉,一個家庭的年就有了底氣和豐盛。

這裏說的忙年更多的是小農經濟時代的忙年,中國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忙年的最大特點是忙著回家,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每年一次的回家過年,成為發生在中國大地上一次規模最大的人類遷徙運動。那是幾十億人次計的短時間內的密集流動。最壯觀的回家過年場麵,是騎摩托車回家過年的隊伍,千萬輛摩托車,日夜兼程,千裏奔馳。夜色中,萬千車燈,刺破寒夜,奔騰的車流,流動的燈河,看得人熱淚盈眶。更有甚者,騎自行車回家過年,在中國人回家過年的路上,創造了無數的人間奇跡。

孩子們的滿足和歡樂是年的最靚風景,勤勞的婦人還要給孩子們做各色零食,炒花生、炒豌豆、炸薯片、爆米花兒……歲末的日子裏,家家戶戶的灶膛沒有熄過火。“大人望插田,小孩望過年”,最快樂的永遠是孩子,所謂幸福的童年有很多的記憶是在忙年裏是在過年中。放寒假了,不必再日日早起,還能興致勃勃的跟著忙年的大人湊一份熱鬧。忙年是孩子們最愉快的勞動,過年是孩子最快樂的享受。穿最好的衣,吃最好的食,玩最痛快的遊戲,啥事不管,包括不管作業,還有壓歲錢拿。中國孩子的理財經曆一般從擁有壓歲錢開始。

我們小時候獲得的壓歲錢,不多,但一定很新。那時的鈔票麵值一共是十八元八角八分,由一分,兩分,五分,一角,兩角,五角,一元,兩元,五元,十元組成。我們獲得的壓歲如果有五元就是超紀錄了。但是,一定都是嶄新的票子,大概是中國人民銀行配合民俗第一次投放市場的鈔票。進入手機時代,壓歲錢很多是用手機支付。有很多老人之所以學會使用微信紅包,就是為了給孫輩支付壓歲錢。孩子們不要現鈔,就逼著老人與時俱進了。

有一個重要的日子有時也會在大寒節氣出現——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在年來之前打一個牙祭。中國人的種種節日內容,絕大多數是吃,每一個節日的文化標簽往往是一種或幾種特色食物。缺衣少食的年代,節日之於人們的生活尤為重要,平常可以沒吃的,過節一定要有。所以有老人說,現在天天象過年。我幾乎是天天都在過臘八節。隻要是在家的日子,我早上一般都熬八寶粥,每次都有七八上十樣食材。這樣,我一年中熬八寶粥涉及的食材要多達幾十種,營養夠豐富了,滋味夠多樣了。尤其是,當我吃著這些五穀雜糧時,心裏特別踏實。

“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大寒出現的花信風為“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這裏說的山礬很有意思,其實山礬就是七裏香。它是葉子極芳香的一種植物,葉形像豌豆。古人用來藏書、避蠹,放置床席之下還能去蚤虱。它還有一大串好聽且神奇的名字:穿心排草,鹿子草,貓食菜,潢山香,潢坡香,抓地虎,拔地麻,蜘蛛香,五裏香等等。我年輕時一度很迷戀席慕容的詩,迷戀席慕容的詩其實就是迷戀她的詩集《七裏香》。

大寒是冬天裏距春天最近的一個節氣。“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話最適合在大寒裏說。突然聯想到一部名為《大寒桃花開》的影片。雖說這裏的“大寒”和“桃花開”皆為人名,但放一起便呈現出一道獨特的風景,起碼也寄寓了人們否極泰來的美好願望。

附一一群文字是筆墨養的候鳥

今年二月三號的那天,雨點敲窗,濺起了午後的漣漪,拿出手機我給李專先生摁短信說:

洪港街頭,閑人驟少,藥廬生意清淡好多,我倍感閑適,翻讀打印出來的您那些關於節令的一摞文字,把玩再三,我真心喜愛。苦惱電腦沒來由發病好多時日,此時想寫讀後感的欲望極盛,臨屏不能上博,徒喚奈何。展卷品咂,可算是低徊先生門前,賞過幾茬桂花香了。

說真的,豐沛才情是李先生登文山遊字海的本錢,字字句句,格外耐嚼。十幾年前我就做他的讀者了。鹹寧地闊天寬,一茬茬舞文弄墨的才子簡直多如牛毛,偏愛他的文字我可是真心真意的。常常翻讀,常常揣摩,真有些像擁吻情人躲著一朵斜斜的夕陽,傾聽傳自遠古的茫茫空穀的歌謠,格外亢奮!

文字真如飛來的候鳥了。掖藏著別人難以覺察的意緒愁懷,搖管迸發關乎時令的篇章,李先生一篇接一篇的寫,我一篇接一篇的讀。那麽淺的文辭,那麽深的學問;那麽短的篇章,那麽多的閱曆;那麽淡的氛圍,那麽濃的情結!歲月匆匆變幻了,人心浮躁了,風俗淡薄了,稼穡農夫吆喝在都市的樓台上,濫觴喧嘩。線裝書已經一頁一頁萎黃散發著黴臭,有誰還在乎?李先生筆底文字真真成了一群款款翔飛的候鳥,嘎嘎的歡鳴喚回了歲月曾經有過的絢麗的光華。

二十四個節令雖然不多,二十四篇文章居然不少。把文字碼起來,簡直要疊成高高的牆垣一列。關不住滿園的好顏色,芳芬擠過牆頭掠人襟懷,惹隻惹得往來過客不住要臉紅心跳。一大群的文字裏,簡直是選妃一樣挑肥揀瘦,我真心的喜愛春爭日夏爭時必得需放搶的“芒種”;還喜歡把白晝與夜晚的時間又等長了的“秋分”;更喜歡十月的天裏胡亂穿衣的“寒露”。文字縱然未必勾勒出了電子屏麵般耀眼的氣氛,千餘字的小品卻能真真切切喚回來已給現實奴役了的魂靈:笑眯眯的豔陽老是眷顧舊家庭院,扁豆藤傍著籬笆,長綠了,也長胖了。一嘟嚕一嘟嚕的花瓣掛在風中搖搖晃晃,瘋瘋顛顛把容顏全搖成了淡淡的紫色。家裏頭我的女長輩挽袖聚堆蔭在紫花的扁豆藤下,細聲細氣唱俚調,從從容容切辣茄……真的,我就繾綣在李專老師文字點染的白雲蒼駒下,搓揉著倒影淘氣的繽紛。

真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讀過了,《齊民要術》讀過了,《農政全書》我也讀過了,《農桑輯要》也讀過了。滿心想從浩瀚文化中撈取一缽情趣滋潤麵臨鈣化了的心腑。可惜,隻能搬弄出曆史傳承的厚重令人索然。在這處處鶯歌燕舞歡慶盛世的大好時日,好玩好耍的事情太多,就隻侍弄文字已經淪為不可理喻的事情了。文字是水中月亮鏡裏奇葩,文字招帶不來功利半點,功利也相當厭嫌文字。窮文富武啊!滿世界的浮躁啊!“武”就是務工弄商,“弄武就來菜”。真難為了身處熱鬧官場的李先生,潛心竟寫出了那麽多那麽好的文字!好文字不容易,好文字不酸不腐,好文字形如蛇行的小溪一條啊,波瀾興伏,明澈見底,卻蘊含著高潔的情操。好文字招魂招不來半點功利,好文字肯定招得來好功德!

二十四篇文字,當然還有更多的文字,都成了李先生才情了得的見證。不是專業作家而是上班領薪養家的公務員,不是以文糊口而是修身養性,不是專家學者而是業餘寫家。再讀三讀關乎時令的二十四篇小品文,難免不使我燈下漏夜展卷,重溫那年向先生索來的一本《行走的歌》和一本《歲月的痕》。好多年前的燈下我冒昧塗鴉,舉筆寫了篇《醉倚歌筵,識得李專》又淺又醜的小文,向李先生和李先生的文字表達我崇高的敬意。這麽多年來,李先生寫個不停,積聚太多太多沒有輯成集子出版的篇章,更能印證博學與睿智是何等的了得。因這時令而成篇章,因這篇章更見才情,呼嘯而出的這二十四篇關乎節令的篇章,可謂是李專先生筆墨飼養的候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