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隆起的風景1

第二節 隆起的風景

最初踏上利川那片廣袤的土地,開始審視自己急於認識、適應的環境時,我心裏總是探詢地想:利川啊,你到底是怎樣一個所在呢?

利川市屬雲貴高原東北的延伸部分,地處巫山流脈與武陵山北上餘脈的交匯部,在4612平方公裏的國土麵積上,山地、峽穀、丘陵、山間盆地及河穀平川相互交錯。四周群山環抱,地勢高於周邊各縣市。地形大致可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北部為利中盆地,南部山高坡陡,溝穀幽深,地形複雜。位於柏楊壩鎮境內的寒池山為全市最高山,最高處海拔2041.5米;西南部文鬥鄉境內鬱江出境處河道為全市最低點,海拔315米。

這樣一個大致的印象,在我之後到處的跑動和觀察中得到證實。整個利川就像一個巨型沙盤,存留到我的腦子裏去,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層層地清晰起來。

我跳出那個沙盤之外,讓思維張開翅膀,山鷹一樣盤旋在利川的上空,審視那道道山脈,座座青山,隨便就能叫出好多名字來:齊嶽山、福寶山、甘溪山、都亭山……

利川的山,是隆起在我心中的一道道挺拔的風景。

1

到利川之前,我曾讀過一本介紹土家族的書,書中講述土家族分布情況及生存環境時,提到了許多有名的大山,齊嶽山就是其中一座。這讓我感到很是親切,因為齊嶽山就在我們恩施自治州境內,就在我的身邊噢,雖然還沒來得及身臨其境地領略它的風采,感受它的魅力,但依然給我留下了一個雖有些模糊但卻十分深刻的記憶。

去到利川工作,終於有機會親近那座矗立在利中盆地邊沿,矗立在鄂渝邊界,也矗立在我心中的大山了。

齊嶽山的名字,人們根據自己的了解和理解,有不同的叫法。傳說明朝時一位采藥道人采百草煉長生不老丹,采遍天下名山,所需幾味主藥仍不可得,後來去到利川的齊嶽山,才終於配齊了他需要的那幾味主藥。因此,古時人們稱此山為齊藥山。齊嶽山山頂地勢平緩,綠草如毯,黑大包、勘金大包、羅家大包、鄧家大包、萬家大包、大包、彭家大包等七座山包散落其間。有人浪漫地認為那七座山包有如七星照耀,稱其為七曜山;有人形象地認為那七座山包恰似七馬奔騰,稱其為七躍山、齊躍山;有人則務實地認為那七座大小相近、形狀相似的山包就是七座山,因此稱其為七嶽山、齊嶽山。

齊嶽山,乍一聽來以為是怎樣的高拔險峻。如果你抱著這樣一個從虛想中得來的印象來到齊嶽山前或是山上,那多少會有些失望的。因為高拔險峻不是它的特點,它是一條呈西南至東北走向的山脈,山形和緩,逶迤綿延,莽莽蒼蒼,長達120餘公裏,總麵積達560多平方公裏,主峰高達1911.5米,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好似一道巍峨的城牆橫亙在鄂西渝東,成為古時荊楚與巴蜀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和軍事要塞。

如今的齊嶽山,是一派平和美好的景象,擁有400多萬畝天然草場,被譽為中國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場。春天草長螢飛,蜂蝶曼舞,一片花的海洋;夏季綠草茵茵,牛羊成群,一派草原風情;秋來碧空藍天,遍地鋪金,一派詩的意境;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一派北國風光。每個季節在它的身上都會打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記,給人美好愜意的感受。憑著這樣獨特的資質條件,齊嶽山的魅力正日益彰顯出來,名氣也不斷攀升,正成為旅遊度假的理想之地。

說到齊嶽山的春天,讓我想起那次跟一位省城下派的朋友到山上作別的情形來。

那是2004年暮春時節,從省水科院下派到利川掛任副市長的陳誌明期滿回省,走之前的一個周末,我特地邀約了幾個朋友一起陪他上齊嶽山去,讓他在重返“火爐”武漢之前再次感受一下利川的清涼,強化一下對涼爽的記憶。

不知是因為朋友即將離去的緣故呢,還是因為天氣真的是變了?當我們驅車去到高高的齊嶽山上,當我跳下車,踏上那綠油油軟綿綿的草地時,抬頭望望天空,也不知是山太高了,還是天太低了,厚厚的雲灰灰地浮在頭頂,仿佛一伸手便可撕下一片來,於是我的心情便也有些陰沉沉地灰了。

平時因為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跟誌明推心長談的機會也很少很少,但我們的友誼是在一種共同的追求與誌趣中建立起來的,是建立在一種默契裏的,是一種純潔的真摯的情誼。一晃他就要回省城去了,我想無論如何得抽點兒時間陪陪他,這樣也許能給我突然變得空****的內心些許安慰,希望在未來漫長的日子裏能擁有更多美好的回憶。

從城裏出發,40分鍾就爬上了齊嶽山。我們乘坐的中巴車離開318國道,拐上一條簡易公路,向草場深處駛去。公路兩旁起伏綿延的茵茵草地,像是多情的春天為歡迎我們的到來而專門鋪設的巨大的綠色地毯,波浪一般起伏的草地上,不時隆起一座座柔和舒緩的山丘,山丘上,草地間,生長著一蔸蔸低矮的小灌木,當地人叫地巴簀,地巴簀中間生長著一叢叢竹筍一樣的青石,如此景象實屬難得一見。

司機將車子在路邊停下來,幾個人跳下車,立刻煥發出了童性,孩子似地奔跑著撲進草地的懷抱,朝一座平地突起的小山丘爬去,腳踩在柔軟的草地上,幾乎用不著怎麽使力,便爬上了山頂。我們站在山頂,極目山下,利中盆地盡收眼底,盆地中座座翠綠的山丘,活像一枚枚碩大的棋子,錯落有致地散布於連片成塊的水田之間,一塊塊連邊拚嵌著的水田,在天光的映照下明晃晃的,像是一麵麵巨大的玻璃鏡子。山下的薄霧尚未散盡,那一派無邊的田園風光還掩映在一片淡淡的朦朧裏,欲明又暗,要露還遮,如薄薄的紗巾罩住的美麗的臉。這樣的情形,給了我們每個人一種爽朗的心情。看景就像寫詩,追求的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意象;就像喝酒,講究的是一種似醉非醉的感覺。

看過山下的景象,我們才把目光投向自己的腳下,認真打量眼前的景物。腳下鋪陳著翠綠的底色,翠綠的底色上,爛漫地開放著各種顏色的小花,黃色的是野**和苦菜花,紫色的是紅三葉花和扁竹根花,白色的是野芹菜花和野草莓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一位年輕漂亮的土家姑娘顯得是那樣的欣喜激動,時而彎下腰去低眉尋覓,時而直起身來奔跑跳躍,就像一股清新怡人的春風**漾在那寬闊無邊的草地,又像一隻輕盈美麗的蝴蝶飛舞在那豔麗的花叢。她將一朵朵好看的花兒采下來握在手裏,不一會兒便采了好大一把。我急忙端起相機,追隨著那歡快的身影,哢嚓哢嚓地定格下一個個純情美麗的瞬間。有人開玩笑地問那采花姑娘,你是給哪個采的呀?姑娘並不作答,迎著問話的人跑過去,把手中的花獻給了他。大家的心情也益發地暢快愉悅了。許是蒼天也為我們的歡快感染了吧,這時候天上厚重的灰色的雲層漸漸散開,天空慢慢現出了新鮮的藍色。

車子載著大家繼續朝草地深處駛去。這時候的草地已經披上了一層明快的色調,一朵朵白雲從我們頭頂緩緩地飄過去,在草地上投下一片片遊動的圖畫。大家把目光投向窗外,茸茸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和馬匹,隨心所欲地啃食著野草,悠然閑適地搖擺著尾巴,時不時抬起頭來,望著我們或是望著天空,發出一聲聲歡快的鳴叫,抒發著春天的激動。看到幾匹馬躺在那裏漫不經心地反芻著草食,有人說:“在我的印象裏,馬總是站著的啊,就是睡覺也是站著的。”立刻就有人接過話頭說:“你忘了今天是星期天嗎?何況這裏又是專門休閑的地方啊。”幽默的應答,引來一串開心的笑聲。

在草地間行進了多久?走了多遠?大家似乎都沒有在意,隻顧沉浸到綠的沉醉和花的馥鬱中了。帶著美好的心境,遊走在草地深處,生機盎然的草地讓人心情也生動了,心胸也開闊了。終於,又來到一座山前。這山跟先前攀登和經過的那些山比較起來,明顯地高了許多,於是便有了幾分挑戰的意味。大家決定登上山去,體驗一番親近藍天的感覺。上山並沒有路,但大家卻毫不在乎,相信憑著自己的熱情和執著,就能開辟出任何一條想要走出的路來。山下是草,爬了一段便是密密實實的竹了。那竹不是高大挺拔的,不是身影婆娑的,而是矮矮的細細的“微型竹”,給人一種獨特的意趣。

站在接近藍天的山巔上,沐浴在輕輕**漾的和風裏,放眼遠遠近近的風景,隻見眼前群山起伏,重嶺層疊,油然生出百般感慨;頭頂白雲悠悠,蒼穹幽邃,頓感胸襟無限。大家拋卻了行將離別的酸澀和惆悵,沉浸在晴朗明媚之中,隻感到天與地、情與景、人與自然,都是那樣的和諧默契。大家就那樣凝望著深邃的藍天和遼遠的大地,一任那悠悠白雲和柔柔清風攜帶著心情和思想,朝著無涯的遠方飄去……

幾年過去了,那天的情形仍讓我記憶猶新。齊嶽山的春天給人的感受實在是難以忘懷噢!

盛夏時節的齊嶽山,自然又是另一番情形。納涼消暑的安逸,烤全羊的噴香,騎馬走齊嶽的逍遙,吸引著遠遠近近的人們來齊嶽山上度假休閑。隔壁的萬州、重慶都是有名的“火爐”城市,每當炎熱夏季來臨,整座城市的上空就像扣上了一麵巨大的鍋蓋,悶熱得讓人張大了嘴喘息還是汗流不止。於是不少人便驅車來到齊嶽山上,享受著那裏難得的清新與涼爽。一些老人因體質相對弱了些,經不住酷暑的折騰,就幹脆到齊嶽山上租了房子住下來,直到暑天行動遲緩地過去,大自然給空氣裏注入了讓人伸手可及的涼意,才戀戀不舍地回到自己家裏去。

秋天的時候,山上的氣溫一天天地低下去,漸漸就有了些寒意。漫山遍野的牧草和雜樹,在寒氣的侵襲下,開始由綠轉黃,以致失去了許多鮮意,而野花則照例盛開不敗,野**、蒲公英、野棉花,各自在秋意裏彰顯著它們鮮豔的色彩和優美的姿容。地巴簀、火棘、刺梨、刺棗等野果也在秋風秋雨的浸潤裏成熟起來,紅的,黃的,點染著秋天的顏色,妝扮著秋天的氛圍,隻有那似乎總也長不高、長不大的鬆樹,依然是一團一團地在那濃濃的秋色裏固執地綠著,充當一個春夏交替的過渡。行走在齊嶽山的秋色裏,看到的是花,是果,是牛羊;是紅,是黃,是綠色。讓人不怎麽感受得到蕭瑟落寞,更多的是一種成熟的豐滿,是一種沉靜的氣氛。

入冬以後,利川的天氣就會朝著寒冷的方向,一天一個樣地變化下去,而高高的齊嶽山更是一馬當先,在變化的節奏和程度上,都要走在其他幾乎所有地方的前頭一些,要不了多久就已全然是另一番情形了。整整一個冬季,齊嶽山幾乎都籠罩在濃霧之中,從山下看上去,就像是土家老人頭上纏著的白色的絲綢帕子。下雪天氣山上自然是寒風呼嘯,銀花飛舞,地上積存著厚厚的白雪,恍若遮蓋著一床巨大的棉被,即使是較長時間天晴的日子裏,一早一晚,山上的樹也好,草也好,土地岩石也好,一切有生命的和沒生命的、鮮活的和沉寂的東西,也都會為潔白的霧凇和透明的冰淩所包裹,這時候的齊嶽山便歸於一種博大的沉鬱的狀態裏去,隻有鳥兒的鳴叫和野兔的跳竄弄出一些響動來,使沉靜安祥的齊嶽山變得更加沉靜安祥。

這樣的季節,齊嶽山依然會給人們帶來許多欣喜,說好玩也好玩,說好看也好看。但同時也會給人們製造出一些小小的麻煩來。318國道是從山上經過的,大自然總要用它那隻看不見的大手,不請自來地做一些適得其反的義務勞動,給柏油抑或是水泥路麵添鋪一層油光放亮的“保護層”,刁難那些碾壓上去的車輪。上坡時,任你旋轉磨擦得青煙直冒,任你吼叫得聲嘶力竭,車身卻原地不動甚至不進還退;下坡時,更要倍加小心,隻能掛了低速檔位慢慢下行,速度稍快就有失去控製的危險,即使踩死了刹車也未必能夠讓車速慢下來的,稍有不慎就會出事。可那是整個中國東西部之間的一條重要通道,東進西出和西進東出的人與車卻不肯因為這一點麻煩而改變行期。市裏出於對安全方麵所負的責任,組織公路、交警、安監等相關部門上路,為過往車輛保駕護航,跟那些認識和不認識的司機們一道通力協作,使車子安全通過那一危險路段。

每年冬天,天寒地凍的時候,我上齊嶽山的機會自然也就多起來,經常跟劉定學、王繼剛等分管交通安全的市領導以及公安、安監、交通等部門的負責同誌去山上檢查安全情況,看望慰問駐守在那裏的交警,每次上山去,迎接我們的除了辛苦的交警們的熱情,就是濃重彌天的大霧和呼嘯凜冽的寒風。車子需帶上鏈條才能上去,上到山頂,下得車來,立刻就會被裹挾著雪花淩沫的寒風吹得直打冷噤,腳下是光亮堅硬的冰麵,稍不小心就會滑倒,不一會,臉凍紅了,鼻子凍紅了,耳朵吹疼了,連眼睛也不敢睜開,口裏鼻裏一噴一團白霧。在齊嶽山的深冬裏,在體驗交警們艱難辛苦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齊嶽山溫馨涼爽、平和靜美的另一麵。

其實冰雪帶給人們的也不都是麻煩和危險,對於那些富有閑情逸致的人們來說,齊嶽山上冰天雪地的情形恰是一種快樂情趣的源頭。在我國的南方地區,能見到那樣冰天雪地情形的地方並不多,每一場大雪的降臨,就是一場新奇的到來。這時候便會有不少的人爬上山去,實施他們的冰雪之旅,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從那一派白茫茫的世界裏尋得一份難得的快慰和滿足。

齊嶽山宛如一堵“萬裏長城”,逶迤蒼茫地矗立在利川大地。從山上俯瞰利中盆地,隻見山下良田萬頃,春如明鏡,夏似碧毯,秋天一派金黃,冬來滿目沉靜。阡陌田疇間,座座丘陵蒼翠碧綠,如星羅棋布,似繁星點點。我多少次從齊嶽山上經過,多少次在齊嶽山上駐足,山下那一派壯觀景象讓我真切地體會到了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2006年春夏之交,恩施州政府與湖北電視台聯合打造宣傳大片《神話恩施》,攝製組去到利川拍攝時,導演賀沛軒到齊嶽山看過山下利中盆地的壯觀景象,激動得連喊了幾聲“哈格雜!”並精心設計了一組鏡頭:一名身著長衫的畫家站在上齊嶽山去的318國道拐彎處,麵前擺放一幅寬大的畫板,麵對利中盆地,**飛揚地揮毫潑墨。時任州委常委、市委書記楊天然同誌安排我具體負責接待和協調拍攝工作,按照賀導的設想,我建議由市旅遊局局長劉敏飾演那位畫家,劉局長不僅長得高大帥氣,而且的確也是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真的是名畫家。賀導一聽十分滿意,拍著大腿說:“要得要得!”鏡頭拍完,果然不錯,又連呼幾個“OK!”

無論春夏秋冬,雨後晴天的清晨,利中盆地更是多出幾分神秘意味。2006年夏末的一天,我下鄉去,為了順便拍攝齊嶽山的雲海,特意起了個大早,驅車來到齊嶽山上,親眼目睹了齊嶽山雲海的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