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千年陶都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它是華夏大地的偉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傑出貢獻。

早在歐洲初步掌握製瓷技術1000多年之前,中國已經能夠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緣於中國陶器悠久的燒製曆史,一般把胎體沒有致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稱為陶器,“硬陶”所指燒製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品種,其中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把經過高溫燒成、胎體致密、釉色品質優良的製品則稱為“瓷器”。

在遙遠的新石器時代,身強力壯的男子一般狩獵山野,婦女則守候在聚落中等待男人們狩獵歸來,於是,她們以女性特有的靈感,摶土為泥,然後捏製成葫蘆狀、半球狀等最原始的容器,漸漸她們發現太陽曬幹後的容器可使用多日,碰上陰雨天氣,性急的婦女會將捏製成的容器放置在火塘上烤,最初的陶器就這樣產生,發明創造的大門從此開啟。

陶器出現標誌著熟食時代的開始,它極大的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再後來逐漸有了彩陶。彩陶是指繪有彩色花紋圖案的陶器,是史前滿足人類生存需要的器物和宗教禮器。

因為中國古老的製瓷曆史,江西景德鎮、泉州市德化縣、湖南醴陵市曆來就有三大瓷都之稱。

景德鎮以工藝瓷名揚天下,它的青花、粉彩、釉裏紅、鬥彩等皆為上品,一直以來都是中國饋贈外國要人的上等禮品。德化瓷早在宋元時期就隨著泉州刺桐港的繁榮而暢銷海外。醴陵陶瓷生產也有近兩千年曆史,遠在東漢時期,醴陵就有較大規模的作坊。

除上述瓷都外,其它名聞天下的千年陶都如浙江龍泉窯、江蘇宜興窯址等,這些曆史名窯大都位於南方,這和陶瓷發展興起的時代不無關係。

眾所周知,宋代雖然軍力積弱,但宋代是陶瓷發展公認最輝煌的時代。北宋年代,北方先後有遼、西夏、和金政權占據,陸上絲綢之路貿易受阻,因此,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南方城市泉州刺桐城是這一時期的經濟中心。這期間,宋代陶瓷發展達到最鼎盛的時代,當時出現了許多舉世聞名的名窯和名瓷,其燒製技藝以色調優雅的單色釉著稱,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尤以定窯、汝窯、官窯、龍泉窯、鈞窯五大名窯著稱於世,在燦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窯中,景德鎮青白瓷以其“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滿天下。

除上述五大名窯外,福建省建安的建窯,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窯,山西省平陽的平陽窯、陝西省耀州的耀州窯,也可燒製相當上乘的瓷器。這些曆史上極有名的瓷窯基本上都是官窯。相對來說,民窯則大多默默無聞,擁有千年曆史的民窯能夠傳承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地處黃河流域,有“西部陶都”之稱的白銀平川區磁窯溝即屬民窯類別,平川的陶瓷生產是最為古老的傳統產業。據平川區毛茅溝發現的古陶窯遺跡推斷,早在3000多年以前,平川區境內就就開始燒製陶器。

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在其流域已發現大量古文化遺址,典型的有代表彩陶的仰韶文化遺址,代表黑陶的龍山文化遺址。

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最重要考古文化,距今約五、六千年,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仰韶文化製陶業發達,這一時期的陶器以紅陶為主。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晚期的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於甘肅中南部地區,1923年首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村。馬家窯文化分布區內主要河流為黃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等,也稱之為甘肅仰韶文化。後來,隨著學術界對馬家窯文化研究的深入,學者們發現,馬家窯文化製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藝術堪稱登峰造極。值得一提地是,馬家窯類型的彩陶圖案上已更多融入了大河的漩渦百轉,千層激浪。凡是水紋圖案,均顯示出奔騰飛動的氣勢,這應該是母親河給陶工們帶來的靈感。馬家窯彩陶器型多變,圖案絢爛多彩,創造了中國畫最早的形式,可稱之為史前“中國畫”。它向世人展示了達到世界巔峰的彩陶文化。

馬家窯類型彩陶遺址一般接近水源,彩陶上單純明快的水波紋,即為先民們對水的敬畏和崇拜心態的體現。

白銀市平川區即屬於馬家窯文化範疇。2004年出土過馬家窯文化類型陶瓷,有彩陶和灰陶,彩陶多為泥製陶。

在平川陡城發現的距今約6000—4500年的仰韶文化彩陶以及鑿於公元3000年前後的岩畫表明,早在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平川區境內就是先民們生活的樂園。

平川區位於白銀市中部偏北,黃河岸邊,是白銀市恢複建市而成立的市轄工業區。早在漢武帝時期,平川境內就設有鸇陰縣,鸇陰作為會州州治、平涼郡郡治,為會州境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鸇陰口是絲綢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一。

2014年7月初,“開拓與守護:絲綢之路上的白銀”研討會在白銀召開,研討會期間,我隨與會人員考察了平川區新墩附近的兩座古城,一起前去考察的還有著名學者劉滿教授、李並成教授,西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劉再聰教授和黃兆宏教授也一同前往。對這兩座古城,民間稱西城為柳州,稱東城為顫州,東城習慣上被認為就是西漢的鶉陰城和東漢的鸇陰城。民間將“鸇”讀作“顫”,故有顫州之說。

鸇陰口是古代的戰略要津,是東漢鸇陰縣境內黃河上遊一個相對固定的古渡口。史籍上所載,建康元年(144),護羌校尉趙衝追擊判羌至鸇陰河,遇伏戰亡。趙衝是當時最高級別的將領,他的戰亡,可以說是震驚朝野的大事件。這足以說明鸇陰口之重要。

顫州城遺存的大量夾砂黑粗陶排水管、老莊漢墓陶灶、陶瓷筒及陡城、牙溝水、黃灣、出土隨葬品的食品罐等陶製品,皆為平川本地瓷窯燒製,其製陶工藝均達到較高水平。

平川北嶂山下紅土窪陶窯遺跡,從遺存的瓷片看,最遲建於宋代,其工藝製造技術較前已大為改進。

明代以後,隨著移民屯邊政策的實施,平川區境內人口增長了數十倍,從事陶瓷業的人越來越多,初步形成陶瓷產業聲聞西北的格局,距離紅土窪以西約6華裏的地界,地麵開闊,水源充足,鄰近寶積山有取之不盡的煤炭資源和陶土資源,大批陶窯開始興建,當時稱之為磁窯。磁窯溝遺址至今仍然可以燒陶,經過近300年的發展,到清代以後,這一帶遂形成了一個綜合集鎮。全國許多省市的人來此謀生,人稱碼頭之地。

2015年8月中旬,《絲綢之路》雜誌社決定考察擁有千年曆史的平川磁窯溝,馮玉雷社長邀請劉再聰教授、黃兆宏教授一同前去考察,二位教授沒有絲毫猶豫,欣然前往。

21日早上8:00,天氣晴朗,霞光四射。此時,秋老虎還沒有顯出足夠的威力,天氣甚至有微微涼意,我們從蘭州出發。

一路,馮玉雷社長和劉再聰教授、黃兆宏教授圍繞平川磁窯溝話題不斷。馮玉雷社長認為,平川區煤炭、陶土、水資源豐富,陶瓷文化曆史悠久,又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在當前的大背景下,應當在工藝瓷產品上多突出絲路元素、敦煌元素等特色。劉教授和黃教授皆表示讚同。

車至白銀時,平川陶瓷研究中心主任孫守南來電,他讓我們從平川響泉路口出高速。大約10:30,我們即匯合在一起,和孫守南一同前來的還有張克誠老師,平川區文廣新局局長李永武、平川電視台副台長李勇以及陶瓷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王尚乾等。張克誠老師曾做過平川西征勝利紀念館館長,熟諳平川文化,用平川宣傳部部長肖生寶的話說:“張老師是平川區文化界的寶貝。”李勇還帶上了可在空中全方位跟拍的遙控直升機拍攝器。

大家分別上車,直達磁窯溝。

磁窯溝位於寶積鎮小川村境內,距離平川城區直線距離約17公裏,地處北嶂山北麓,東頭狹窄,西頭漸寬,溝內豐富的煤炭、陶土、水資源剛好滿足陶瓷生產的基本要素。

車至尖山村,村莊邊的田地裏看到最多的是玉米,玉米地裏濃濃的綠色、高高的玉米杆、飽滿的包穀棒子,足以說明玉米長勢喜人。車過小川村村莊後,視野所及,基本上已看不到綠色,道路也由平整的水泥路變為崎嶇的山石路。我們爬上一段緩坡後,當我還在土霧中仔細辨認“臥龍山昇雲寺”招牌字跡,前麵孫守南的車已經停在路邊。

分明,磁窯溝到了,我們開始徒步考察。

孫守南介紹說,這是磁窯溝西區遺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衍生息。據前期調查,磁窯溝陶瓷遺址分布在溝內西起大水溝,東至黑石峴,麵積約15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元明清時期的窯址多達40餘座,初步判斷,平川磁窯曆史最遲源於北宋時期。

周圍漫漫群山環抱,一尊煙囪在溝口高高聳立著,每一座山上幾乎都可以看到被開鑿的痕跡。山下麵有一條惟一的砂石路蜿蜒而入。

根據我們對絲綢古道考察的經驗,今人修築的路多是在古代路基上拓寬開鑿,往往重疊。這說明,這條普通砂石路已走了千年以上,無數先民曾在這條古道上留下足跡。大家沿路向東緩行,道路中間露出的一長塊高低不平的條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條石表麵已被歲月的痕跡磨得滑溜,條石大部分體積掩藏在路基內,它就像是鑲嵌在路基上的岩畫,似乎在輕聲訴說著什麽,它應該是磁窯溝曆史真正的見證者。也許真是有感於此,馮玉雷社長建議大家在這裏合影留念,當我按動快門的那一刻,我發現每個人的表情都不約而同有些凝重。

西區遺址形成於元代早期,延續至明代,在對麵一座坡度較陡的山頭上,分布著多座早期窯址,窯口較小,窯爐和煙囪都是直接在土層中挖成。張克誠老師說,那全是元代早期窯址,明朝時期窯址分布於那座山的北側山腰處,明時的燒製溫度較高,代表性的瓷器是白釉青花瓷。明時是磁窯陶瓷器物製作技藝的**期,其器型大氣穩重,釉色品類增多,質地細密堅固,紋飾繪畫自然嫻熟。大家在西區遺址文化層久久注目。這裏多座山峰幾乎都是當時廢棄的陶瓷碎片堆積而成,最下層是宋瓷、再上來是元瓷,然後便是明清時期的瓷器,曆史印痕明顯,它是堆積著的活曆史。大家所用最多的一個詞是震撼。

磁窯溝中區遺址形成於元末,從元、明、清、民國一直至上世紀80年代。街市遺址處平整的條石還完好的鋪在那裏,周圍交易處的灘地開闊平整,據此判斷,這一階段,磁窯陶瓷產能較大,交易繁榮。燒製的器物也多樣化,比如杯、花瓶、盞、碟等藝術品,少數青釉瓶腰部兩道玄聞之間有水波紋,個別白釉碗繪有褐色彩繪草紋。張克誠老師現場鑒定年代,每每碰到大家撿到有價值的瓷片,孫守南都會小心打包。

我向張克誠老師討教,為什麽他眼力這麽好?張老師說,磁窯溝明代器物一般以紅柚為主,清代器物則以黑釉為主。清代少數器物外壁黑釉、內壁白釉。宋時產能小,主要以西夏黑瓷為主。

繼續向東則是磁窯溝東區遺址群。東區遺址地處磁窯溝東頭黑石峴,越過黑石峴即可直通寧夏、陝西等地。東區遺址發端於唐末宋初,延續到宋末元初。據張克誠老師介紹,宋時主要采用套燒方式,底層器物體量相對大,上層體量小,釉色以黑釉為主,有少量青釉。

此刻,已至中午,磁窯溝熱浪席卷,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熱爐中。孫守南不斷催促大家要加快腳步,還有許多待看的遺址。不過,落在後麵的人收獲倒是不小,李永武就發現了好幾塊宋元時期青花瓷殘片。這時,最難操控的是跟拍的直升機,小小直升機時而壓低機身俯視,時而升高機身盤旋。

當王尚乾遞給我一瓶礦泉水的瞬間,望著眼前豎立著的煙囪,我忽回想起在上垟青瓷小院喝茶水的情景。

我指的是麗水市龍泉青瓷小鎮。

龍泉上垟青瓷的曆史,最早始於南朝,宋元時期進入鼎盛階段,製瓷技藝爐火純青,規模也是空前絕後,龍泉也因此成為全國著名瓷業中心。到了明代中期以後,龍泉青瓷傳入歐洲,身價與黃金一樣貴重。上垟鎮就有著”青瓷之都“之稱。

我和好友玄子於2004年深秋,曾慕名前往。上垟鎮高大的煙囪是最為明顯的標誌,煙囪中已看不到冒出的青煙,它似乎隻是在證明這裏是青瓷的家鄉。清澈溪水從上垟鎮潺潺流過,遠處是蒼翠的披雲山以及連綿起伏的竹海,湛藍的天空下潔白的雲朵擦著山頂飄飛。

當時也是正午時分,我和玄子帶著好奇走進了一家青瓷小院,一位須發皆白、精神矍鑠老者得知來意後,熱情地從裏屋拿出一套青瓷茶具,在院中央的竹桌旁,衝上一壺茶水,邀我倆一起品茶。濃濃的茶香沁人心脾,相聊得知,老者也是一位製作青瓷的高手。飲茶間隙,老者還約略說起青瓷小鎮的過往曆史。

當我從綿綿思緒中回轉神時,身後漫漫沙塵重又揚起,磁窯溝從視線中逐漸遠離。藍天、白雲、烈日、古道,沒錯,我們正在返回的路上。黃兆宏教授在車上開始打盹,我和劉再聰教授竊竊私語,無非還是臆測磁窯溝宋、元、明、清各時代陶都的狀況。對了,宋以前的唐呢?

誰都知道,唐朝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極為興盛的時期,社會長期穩定,經濟高度發展,會州州治就設置在平川水泉鎮。憑借寶積山優質的煤炭、紅土窪豐富的陶土以及磁窯溝的泉水,磁窯溝極有可能在唐就已經形成了製瓷中心。張克誠老師說,他過去曾在磁窯溝東區撿到過的器物為內掛釉、餅足,這是典型的唐代器物特征。

黃兆宏教授睜開了眼。他沒有繼續說唐,亦沒有提宋,他眼中的平川磁窯溝是一座真正難得的陶瓷曆史博物館。其實,這已經成為我們這次考察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