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眼井城堡
白敦子烽火台、白敦子鹽池、白敦子驛站,居延置、霍去病、張騫,當眼前的白敦子突然和居延置、霍去病、張騫連在一起時,我忽然覺得周圍的景致也變了樣,瞬間似乎更為遼闊宏大。
這時,沈館長忽又指著西南方向說,那邊是已經廢棄的三眼井村,在梧桐山下,他說得雖輕輕淡淡,我知道,這個三眼井同樣來頭不小。
三眼井村早在宋以前就是一個極重要的驛站,它的北麵叫汜水關。明萬曆年間,兵部尚書兼三邊總督李汶收複鬆山後的第二年,李汶上奏朝廷《鬆山善後事宜疏》:“鬆山既空,故疆已複,其經理善後最為吃緊。而善後非築邊、建堡、設官、屯兵,其道無由。……”在李汶的建議下,除修建鬆山城外,三眼井因其重要位置,遂建城堡。後來,這一帶的村民在堡內龍王廟前掘了一眼水井,井中有三個泉眼同時出水,方改為三眼井村。
沈館長說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三眼井村住著不少村民,三眼水井就是造福村民的水源地。70年代以後,村民全部搬至灌區,三眼井村現在已經廢棄,古城堡已成為殘壁斷牆,很少有人知道它曾經的往事。梧桐山過去叫集鳳山,海拔2000米,山上生長著幾百顆梧桐樹。據《創修紅水縣誌》記載:“集鳳山在三眼井五裏許,有天山一脈,高聳雲霄,闕初有鳳凰來集山顛,山麓有梧桐為株,森林茂密,鳳凰來儀,實有梧桐以致之。”
梧桐山大佛寺、三觀廟、佛祖殿、三清殿等廟宇群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寺廟群中有一座鳳凰閣,閣內有一副對聯:“梧桐成林鳳凰在,乾隆敕封金石存。”
這幅對聯還藏有一個傳說中的動人故事。明萬曆年間,朝廷派人至梧桐成林的汜水關一帶選妃,選中了一位姓熊的姑娘後來成了肅王妃,肅王妃既聰明美麗,又賢惠忠烈。明末,她不願降清,與肅王同歸於天。清乾隆帝因肅妃忠烈,特為她敕封立碑,據說那塊石碑仍在井子川熊家墳塋。
沈館長說,現在這個季節去梧桐山顯得荒涼,夏秋時節,蒼勁古樸的梧桐樹,枝繁葉茂,神態各異,鬱鬱蔥蔥,山上還有一泓清泉,來梧桐山遊覽的人亦不少。
說著,我們各自上車,又開始顛簸跋涉,下一個目的地是營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