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宏大之泰

2009年以來,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會長葉舒憲等學者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了一個重大項目“中華文明探源的神話學研究”,希望能夠以此還原出史前期社會的神話信仰和觀念。2012年起,一共設計了有關玉文化研究的六次田野考察。第一次考察是在2014年6月,考察者有葉舒憲和易華等,主要沿玉石之路山西道考察了《穆天子傳》中所記載的周穆王前往昆侖山尋找西王母,也就是先秦時代西玉東輸的路線。第二次是於2014年7月舉行的玉帛之路考察。在此背景下,2015年2月初,《絲綢之路》雜誌社一行5人,組織實施了“環騰格裏沙漠大考察”,重點考察草原絲綢之路及其與絲綢之路北道、靈州道的淵源,係第三次考察。我們所考察的第一個站點是景泰。

景泰之名,一說初擬“靖泰”,後因“景”字有日光宏大之意,與“泰”結合,意蘊為“景榮昌盛,國泰民安”,其意頗佳;另說,1933年取新縣名稱時,其時甘肅省主席是邵力子,其字為“開泰”,當他看到新縣名的呈文為“景泰”二字時,迅即批準。

景泰位於甘肅省中部,屬白銀市,地處騰格裏沙漠和祁連山餘脈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三省交界,東頻黃河,南連皋蘭、永登,西接天祝、永登,北鄰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和寧夏中衛。境內丘陵起伏,灘川交錯,高山雄峙。景泰是我們本次草原絲綢之路以及絲綢之路靈州道考察極重要的一站。

《甘肅省誌》第一卷有這樣一段記載:“距今四億年左右,今靜寧永安堡、景泰小營盤水、陽凹山(今米家山)一帶出現了鐮蕨、鱗木等蕨類陸上植物,祁連山一帶亦有低矮植被覆蓋。”

這段話應該是景泰最久遠的記憶。

據考證,150萬年以前,景泰原始森林密布,水草茂密,野牛、羚羊等野生動物穿梭於森林間。距今約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景泰張家台子,生活著母係氏族部落,過著族外群婚的生活。

20世紀中期,隨著景泰紅陶、骨器、石器等新石器時代大量文物的出土,已被專家考證屬馬家窯半山文化類型,照此推算,景泰曆史可上溯至6000年以前,其時正是傳說中的堯舜時期。進入本世紀初,景泰縣文物考察人員陸續發現了多幅動物岩畫,有羊、牛、虎、豹等,且有圍獵圖、舞蹈圖,專家據此考證,景泰岩畫創作時間距今有5000年左右,其反映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狀況。

史載,景泰在西周時屬於羌族,戰國時期至秦屬月氏,漢朝初年,匈奴破月氏,戰爭從姑臧城發起,景泰隨即淪為匈奴休屠王屬地。

西漢元鼎6年,即公元111年,出於軍事需要和驛道開辟,同時為了鞏固邊防,景泰置媼圍縣治,屬武威郡管轄。很明顯,媼圍縣的建立,是當時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發展的需要,本質上與絲綢之路的開通和漢王朝與匈奴的軍事對峙,有緊密的聯係。媼圍縣城是絲綢北道從黃河索橋渡口起始後出現在河西一帶的第一座漢代城邑,媼圍城跨山川兩部分,地處咽喉要地,占據著極為重要的軍事戰略位置,為頻臨黃河的一道重要防線,它具有典型的漢代“因山為寨”、“壘石為城”的特點。有史料證明,張騫鑿空西域,曾經過媼圍縣城。

公元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討伐匈奴。有關霍去病西征匈奴的路線,學界多有研究,最新的研究表明,此次西征路線正是從媼圍索橋渡口跨過黃河。此路不僅路途短,而且處在羌族與匈奴遊牧的結合地帶,更能夠出其不意,掩其不備,達到長途奔襲的戰略目的。

據說,媼圍建縣之前,這一地區就已經人口密集,建縣後,又從內地遷入大量漢族人口,媼圍縣城成為漢族和其它民族雜居之地。能夠想得到,處於要塞之地的古媼圍城,駝鈴悠悠,車馬蕭蕭,使節、官吏、商賈絡繹不絕,出入於古城。

東漢末年,由於戰亂頻繁,媼圍城人口銳減,特別是自曹操西征後,媼圍地區即歸屬曹魏,漢媼圍治隨即解體。

唐初,景泰屬會州,據說玄奘取經返回時,是從武威至景泰過平川回西安。

五代十國期間,原媼圍地區為涼州番漢聯合政權管轄,直至宋朝初年。宋仁宗時期,黨項族侵入河西,古媼圍隨即被西夏占領。明統一中國後,景泰也隨即歸入明版圖,景泰隸屬金城。

史載,1598年,明三邊總督李汶,巡撫田樂等將領,率兵10萬之眾,分道出兵,曆時半年,於大小鬆山(今景泰縣壽鹿山、昌齡山)一帶,發動數十次大戰,擊潰韃靼阿赤兔等部落,完全收複了多年失地。環鬆山以內,加強了西部邊防,戰役結束後,修築了鬆山“新邊”,我們今天叫明長城,邊線老百姓直到現在仍稱之為“邊牆”。這段明長城使明王朝防線自黃河沿岸向北擴展了150多公裏,這在明朝後期是修築長城的最大工程。永泰城即修築於這一時期。《蘭州府誌》也有:“永泰城明萬曆三十五年建”的記載。

如此說,永泰城的修建也是緣於戰火。【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