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

01自序

現今的短篇小說已經不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麽熱乎了。尤其對處於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來說,如今的短篇小說似乎離他們越來越遠。而我,為什麽在這個時候還有勇氣出版自己的短篇小說集?

兩年前我喬遷新居時,把老屋裏那八大鐵箱發表過作品的樣報樣刊樣書從床底下、擱板上搬出來,運到新居裏。因為鐵箱裏麵各種體裁的作品都夾雜在一起,我專門買來兩個組合文件櫃,打算把這些樣報樣刊樣書分門別類地整理到組合文件櫃裏麵去。但由於這兩年忙於為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編輯民間文化叢書,短缺的稿子還得自己動手去寫,一時忙不過來,又把自己的這些樣報樣刊樣書的整理工作擱下了。偶有間歇的餘暇,於是我決定先把一些短篇小說挑揀出來。翻找完這些短篇小說,已經夜深人靜,我便翻著書頁有些自戀地閱讀起來,讀著讀著,我發覺這些十幾年二十幾年前寫的東西竟還“活”著。

這些作品之所以沒有“死”,是因為它們取材於民間。街頭巷尾橋頭河埠茶館酒店之間平民百姓的傳聞趣事,嬉笑怒罵。或親眼目睹的世象百態,煩碎瑣事,都成為我寫小說的原始素材。我以為記錄他們,就是記錄曆史的本來麵目,發掘其內涵,就是發掘曆史的真實。因為他們是曆史的直接創造者,也是文學的真正主人。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社會的轉型期。它給每個中國人的生存狀態、人生命運、思想觀念,都帶來極大的衝撞與顛覆。在這個曆史的拐彎處,形形色色的人們在紛繁複雜的矛盾交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在陣痛中思考,有的在迷茫中沉淪,有的在焦慮中探尋,有的在彷徨中突圍,有的在心靈的疲憊中執著地堅守……用底層百姓的一個個人物形象一個個生活細節,組成一個特定曆史環境中的生活畫圖,是我單篇小說創作時所沒有意識到的,當把它們結集在一起時,我才發現了這一點,是自感欣慰的。

是為序。

作者

2011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