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篇:不該使用風扇的季節

四月的關東大地,雖然已經春風習習,但是出行的人仍然能夠感覺到絲絲寒意。就在這個季節裏,春光科技公司一項重要發明資料,被人拍成膠片竊走。

女探長伍佳梅和助手郭春接受了破獲此案的任務,經過現場的仔細勘察和認真的走訪調查,確立了嫌疑人謝東山。此人50多歲,出生於江蘇徐州,是這家公司的名牌科學家。

嫌疑人已經確定,但是還沒有直接證據——那張被拍攝成膠片的發明資料。隻有找到這張膠片,才算真正破了案,才能給謝東山定罪。這時,伍佳梅又提出一個新問題:謝東山盜竊發明資料,是為了賣錢,那麽一定有買主。這個買主說不定就是專門買賣商業情報的人。如果過早地抓了謝東山,那這個人還會找別人,還會有新的間諜產生,還會有新的間諜案發生。

郭春聽懂了伍佳梅的意思:“頭兒,你的意思是隻跟蹤不抓捕,等他們進行交易時再行動,把買主和賣主一網打盡。”

“你隻說對了一半。”伍佳梅說,“如果買主就是最終的買家,那是一網打盡,如果買主身後還有一個買主呢?那就不是一網打盡了,而是真正漏掉了大魚。”“這回我是真明白了。”郭春說,“我們隻跟蹤不抓捕,直到真正的買主出現。”

伍佳梅的判斷果然正確。

這日中午,謝東山走進一家星級飯店會見朋友。郭春裝扮成服務生借助上菜的機會,將一個微型攝像頭安在了包廂內。在經理室內,伍佳梅通過無線接收的方式,將他們交易過程錄了像,然後放棄謝東山,直接跟蹤買主。

買主名叫鄒喻水,也是徐州人。通過對鄒喻水的調查,發現他果然不是最後的買家。次日一大早,他就去了一家名叫“艾禿子旅館”的小旅社。伍佳梅判斷,現在應該是最後的交易了,於是和郭春闖進了小旅社。

在13號房門前敲了足有3分鍾,裏麵的人才打開門,一個中等個頭的中年人探頭出來問:“你們找誰?”說話的聲音還是徐州味。“我們是警察。”郭春說罷,拉開門闖了進去。

鄒喻水坐在**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寫字台上的小台扇“呼呼”地轉動著,還搖擺著頭。

“我們懷疑你們在進行非法交易。”郭春說完就要搜查房間。“不用搜了。”伍佳梅攔住郭春,問鄒喻水,“你來這裏幹什麽?”“我來看老鄉啊。”鄒喻水說,“他是我老鄉,來咱們這裏辦事的。我看我老鄉犯法嗎?”

“好哇,讓我證實一下你的身份。”伍佳梅接過中等個頭的人遞過來的身份證,“家住徐州塘溝,名叫高賢民,從事什麽職業?”“我就是一個小商人,來這裏看看能不能做點生意。這裏老鄉多,好辦事。”高賢民說。

“是啊,老鄉多,好辦事。”伍佳梅切斷台扇電源,然後看著這對徐州老鄉,他們眼睛裏頓時露出驚恐的神色。風扇停止轉動後,伍佳梅將手伸進風扇觸摸葉片的後背,果然揭下一張帶有膠條的膠片,“就是辦這件事?!”

通過驗證,那張膠片正是春光科技公司被竊的發明資料,而且調查得知,高賢民在塘溝有一家私營製造廠,完全具備生產這項發明的能力。

案子真相大白後,還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郭春,就是伍佳梅是如何知道膠片在風扇葉片背後的。伍佳梅笑笑說:“現在這個季節,而且是在早上,天氣比較冷,我們這裏早已停止供熱了,可他們卻開著風扇,這個現象太反常了。還有,我們敲了足有3分鍾他們才打開門,為什麽?肯定是在藏膠片。”

“嗯。”郭春點點頭,終於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