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賦

何景明

步出東門,四顧何有?敝塚培壘①,連畛接畝。有一男子,饑臥塚首,傍有婦人,悲挽其手。兩人相語,似是夫婦。

夫言告婦:“今日何處?於此告別,各自分去。前有大家,可為爾主。徑往投之,亦自得所。我不自存,實難活汝。”

婦言謂夫:“出言何絕!念我與君,少小結發,何言中路,棄捐決別!畢身奉君,不得有越。”

夫聞婦言:“此言誠難。三日無食,腸如朽菅②,仰首鼓喙,思得一餐。大命旦夕,何為遷延?即死從義③,弗如兩完。”

婦謂夫言:“爾胡勿詳:死葬同溝,生處兩鄉;飽為汙人④,餓為義殤。縱令生別,不如死將⑤。”

夫慍視妻:“言乃執古。死生亦大,爾何良苦。死為王侯,不如生為奴虜;朱棺而葬,不如生處蓬戶。生尚有期,死即長腐。潛寐黃泉⑥,美諡何補!”

夫婦辯說,踟躕良久。婦起執夫,悲啼掩口。夫揖辭婦,擦淚西走⑦。十聲呼之,不一回首。

【注釋】

①培壘:小土堆,此指墳堆。 ②朽菅(jiān間):朽爛的菅草。菅,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③從義:舊禮教以夫死婦殉為義。 ④汙人:苟活之人。 ⑤死將:共死。 ⑥潛寐黃泉:長眠地下,即死去。 ⑦擦(wěn吻)淚:拭淚。

【作意】

描寫一對夫婦在災荒年景下的悲慘分離,充分肯定人生的價值。

【鑒賞】

這篇短賦,敘說了一個悲慘的故事:一對自小結發的恩愛夫妻在災荒年景因無法生存,被迫分離,各謀生路,丈夫不顧所謂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學天條,毅然主動提出讓妻子投靠大戶,妻子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終於接受了這種選擇,夫妻灑淚而別。

這也許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是反映的事實則是封建社會中司空見慣的曆史真實。如《明史·五行誌》載,弘治十七年(1504),“淮、揚、廬、鳳洊饑,人相食,且發瘞胔以繼之”,而《明紀》在這年載李東陽給皇帝上書說:天津一帶亢旱,“夏麥已枯,秋禾未種,挽舟者無完衣,荷鋤者有菜色”,而江南、浙東“流亡載道,戶口消耗,軍伍空虛”。可見,何景明所寫,絕非杜撰,而是有事實依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篇短賦自有其積極意義。

明代,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產生了重視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生活內容的思想,對於宋代朱熹等倡導的“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思想是一次有力的衝擊。這篇短賦簡直可以看作是與朱熹對著幹的一篇宣言書。它明確地宣稱:失節事小,餓死事大。所以當丈夫的勸說妻子另投“大家”,爭取活命,不要無謂地餓死。認為那樣即使得到“烈女”、“節婦”之類的“美諡”也是毫無意義的。這種觀念上的解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也是很不容易的。

何景明作為複古派的首領,與李夢陽的不同之處在於,他複古,但並非亦步亦趨模仿古人,而是複古中有創新,有變化。即以這篇短賦而論,無疑受到漢樂府《東門行》的影響和啟發,但主題卻有明顯的不同。《東門行》寫的是一個丈夫於饑寒交迫的困境中,拔劍東門去,要以“非法”的手段來解決生計,而妻子則哀求他看在孩子的份上,不要鋌而走險。而這篇賦顯然對此作了根本的改造。所以,雖有複古的殘跡,但也可視作一篇全新的作品。

何景明的詩文喜用對話。《東門賦》通篇押韻,猶如一幕四言詩短劇,男女幾乎是在戲劇的科白之類的對話和行動中顯示其性格的。而且語言通俗平易,並無詰屈聱牙、故作艱深之病。這種形式大約是受了民間通俗文學的影響,並預示了明代小說、戲劇繁榮時代的到來。

【補充說明】

康海《大複集·序》:“予每見仲默之作,歎曰:‘嗟乎,文其在茲乎?’夫敘述以明事,要之在實;論辨以稽理,要之在明;文辭以達是二者,要之在近厥指意。凡仲默之作,三者備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