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狸 斑 童 謠①

狸斑童謠①

腳驢斑斑,

腳躐南山。②

南山北鬥,

養活家狗。

家狗磨麵,

三十弓箭。

上馬琵琶,

下馬琵琶。

驢蹄馬蹄,

縮了一隻。

——《古今風謠》

【注釋】

①狸斑童謠——《古謠諺》題作《元至正中燕京童謠》。

②躐——音liè(列),踩。一本作“踏”。

【賞析】

這是古籍中保留的沒有政治色彩的最早的童謠之一。它是一首無法讀懂、也無法解釋的童謠。據說,它是一種兒童遊戲時唱的文字,其特點是大家按照順序一句一句往下接,上下句之間可以有意義上的聯係,也可以絲毫沒有關係,可以押韻,也可以換韻。像這首童謠每兩句押韻,但內容卻沒有關聯。它的作用是豐富低幼兒童的用詞,增強他們說話時的構詞造句能力。也許因為它那接龍式的遊戲方式可以吸引許多小朋友參加,所以曆來很受歡迎,流傳很廣,影響較大。

這首誰也不懂的童謠,據說曆史很悠久。周作人在《讀〈童謠大觀〉》中說:“此歌自北而南,由元至清,尚在流行。”另一個歌謠研究者常惠更進一步說:“我疑心它的來源還要遠在秦漢以上,因為《禮記·檀弓下》有原壤的《登木歌》說:‘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我想這或者是‘狸狸斑斑’的濫觴。”不過,這種說法恐怕也有點勉強,最多隻能說童謠借了這句改造過的《登木歌》的句子作為發端之詞,因為它後麵的內容與《登木歌》根本不搭界。

也許因為它流傳既廣又久,而詞句又無確定涵義,加之又是口頭流傳,所以它的“版本”很多,大同之中有小異。如《明詩綜》作《狸斑童謠》雲:“狸狸斑斑,跳過南山。南山北鬥,獵回界口。界口北麵,二十弓箭。”朱竹垞在《靜誌居詩話》中說,他小時候也同小朋友“聯臂踏足而歌”,但“不詳何義”。周作人說他家鄉紹興的小孩子遊戲時是這樣唱的:“鐵腳斑斑,斑過南山。南山裏曲,裏曲彎彎。新官上任,舊官請出。”湖南的“版本”則是這樣的:“腳踩斑斑,手指南山。南山北鬥,不用家口。除吊美人二十四,一大隻。”(見北大歌謠研究會《歌謠》第21號)。據我想,這首童謠初期傳唱時,也許因為伴有一定的遊戲動作,故還能為孩子所理解和接受,後來,遊戲動作失傳而各地方言又各異,越到後來越難懂,也就不奇怪了。

【今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