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抗戰》《全民抗戰》2
本刊征求通信、信箱稿件
一、 通信稿: 凡戰地總的報導,戰鬥紀錄,戰區民運,後方政治,經濟,民運,難民救濟,傷兵工作等等方麵,都歡迎來稿。內容希望具體,切實,不發空論,文字以最經濟短篇為原則,如非長篇不可,則請分段寫。
二、 信箱稿: 凡社會各方麵發生事件,抗戰工作,自我教育的檢討以及生活上發生的諸問題,不論大小,均盼見惠,本刊當樂為登載,並約專家代為解答問題。
三、 來件寄漢**通路六十三號生活書店轉全民抗戰編輯部,來稿錄用,略具薄酬。
(《全民抗戰》第15號,《研究》#3,92頁,1938年8月23日)本刊原為三日刊,現因印刷來不及,已於本期起改為五日刊,每逢五、十出版,即每逢五、十、十五、二十、廿五、三十日出版。每期比原來頁數增加四頁。零售價改為每份五分,預定價仍照舊。未滿期定戶,以五日刊六期抵作三日刊九期計算。
(《全民抗戰》第30號,《研究》#3,98頁,1938年10月15日)本社為研究抗戰期中出版物之趨向,並使本刊更適合實際需要起見,特征求全國各地之小型日報及各種定期刊,不定期刊;戰區,失陷區以及軍隊政治部所編印之油印讀物,尤望盡可能惠寄數份,藉資參考。如蒙寄贈,當酌以本刊酬謝。
(《全民抗戰》第30號,《研究》#3,99頁,1938年10月15日)本刊內容從下一二期起,擬逐漸增加文藝,討論,書評,戰時生活,以及比較專門理論方麵的文字。關於戰地通訊,本刊也正在充實各戰區通信網,使戰區消息,迅速傳到後方。亟盼讀者諸友多多惠寄: 文藝(包括詩歌,特寫,散文等短篇文字),討論,書評,戰時生活,戰地通信諸稿。同時還盼本刊讀者諸友經常保持與本刊的通信關係,隨時發表改進本刊內容的意見和批評。
(《全民抗戰》第40號,《研究》#3,99~100頁,1938年12月5日)本刊戰地版卻有它的特殊的使命,因為它要運用很簡省的篇幅,供給前方朋友以渴欲聽到的種種情報,以及對於重要問題的扼要的意見。戰地的朋友們仍苦於“精神食糧”太少,本刊的戰地版想在這方麵增加一些貢獻。
(《全》#9,52~53頁,1939年3月)在前方精神食糧缺乏的呼聲和“宣傳重於作戰”的號召下,本刊增刊了戰地版;然而這件艱巨的工作,顯然不是本社的力量所能單獨負起的,而且願意在這方麵盡力的人,一定也不少。所以,本社謹向全國熱心前方文化的朋友們作熱烈的請求: 一、 踴躍捐訂本刊戰地版。二、 供給本刊能激勵前線將士的文稿。三、 將本刊戰地版介紹給在前線的朋友。
(《全民抗戰》第57號,《研究》#3,121頁,1939年3月5日)本刊自本期起增加戰地版,供給前方需要,係采捐贈辦法,(辦法另在本刊公布)純盡義務。第一次並特別多印,附本刊贈送讀者,希望指教,並努力捐贈前方戰士。現在已有一位朋友,每期捐贈三千冊,韜奮按月將參政員公費捐贈百元,每期可增印一千五百冊,此外敬求讀者多多讚助。
(《全民抗戰》第57號,《研究》#3,121頁,1939年3月5日)本刊戰地版訂贈辦法一、 個人或團體,均可一次或按月定印本刊戰地版,捐贈前方將士或後方受傷士兵閱讀。
二、 本刊戰地版每隔五日出版一次,每份收印刷成本一分,每元可定印百份。
三、 訂贈者請留出台銜及通訊地址,以便編入征信錄。捐購數及印送數總統計,當逐月在《全民抗戰》披露。
四、 捐購款項請直寄“重慶冉家巷十六號生活書店總管理處服務部”,掣給收據,以昭信實。如交由各地生活書店分支店收轉亦可,當由各店出立收據,並每五日匯寄總管理處一次辦理。
五、 戰地版除指定一部分交由各部隊駐渝辦事處轉送前方外,餘均交由戰地文化服務處轉送前方,將來結束時,當由會計師查核賬目,正式公告。
(《全民抗戰》第57號,《研究》#3,121~122頁,1939年3月5日)本刊已發行戰地版,經常輸送前方,供給戰士閱讀,任何部隊,隻要來信說明需要若幹份數,即可按期寄奉,這樣,或可稍稍補救前方文化食糧供應之不足。不過,戰地版的經費來源,全賴各界捐訂,目前捐訂數量,每期僅有萬份左右,尚不能普遍供應,所以我們仍希望各界同胞,踴躍捐輸,以期能普遍散播到各戰區戰士們的手裏。(答武世哲)(《全民抗戰》第72號,《研究》#3,178頁,1939年5月27日)取名《全民抗戰》的本刊,是由《抗戰》三日刊與《全民》周刊,於民國廿七年七月七日,也就是“七七”一周年紀念日,在漢口合並編行的。《抗戰》與《全民》都是誕生於這次爭取民族獨立自由的偉大戰鬥中,這兩個刊物為著集中力量而合並,適在踏上神聖抗戰第二年更重要的新階段。在這抗戰重要階段中作為一個鼓動前進的小小號兵《全民抗戰》,它的生命是和國家民族的生命交織在一起,備嚐著這時代的興奮鼓舞與艱苦困難。國家民族是在艱苦困難中強大生長起來,本刊也不敢因艱苦困難而不自奮勉,竭盡心力。例如本刊在已往百期的短短時期之中,因印刷困難審查需時,雖極力支持,仍不得不由三日刊而變為五日刊,又由五日刊而變為周刊,每次都是努力支持到最後限度萬不得已而取其次。今年戰時首都遭到日寇“五三”“五四”的狂炸,印刷所遷散,一切脫節,但本刊仍於無辦法中想辦法,不願有一期的脫漏。但在印刷條件非常困難的情況之下,我們對於抗戰文化的需要,仍不敢不作最大可能的努力,俾有相當的供應。鑒於前線士兵關於讀物的缺乏,特出比較短小精悍的“戰地版”捐獻前線士兵。……本刊對讀者所深深感到慚愧的,是為物質環境所限,印刷不及以前精美,紙張不及以前潔白,寄遞不及以前敏速,但我們仍然在盡可能地改革中。我們不敢以困難而自餒,總以力求進步自勉,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同時也要以此報答讀者盛意於萬一。……我們的言論是反映現實的……
(《全》#9,293~294頁,1939年12月)本刊曾由編者代表赴前線勞軍,……本刊於今年六月間響應軍委會政治部等五機關五十萬封慰勞信的號召,發起十萬封慰勞信的征求,在一個多月的時期中,獲得超出十一萬封的成果……(《全》#9,296頁,1939年12月)戰地版自發刊迄今,共出了五十八期,總印數是五十一萬四千六百份。平均每期刊印八千八百七十份。最近六期來,每期印數一萬,除寄贈撰稿者及捐款者外,實寄出去的共九千六百八十五份。
(《全民抗戰》第115號,《研究》#3,333頁,1940年3月23日)戰地版的發行,完全是服務性質,對於一般讀者,概係贈閱,不收任何費用。經費來源,悉賴各界捐資訂購。捐款數字,截至本年三月十一日止,共收到國幣六千九百八十元八角五分正。對於各界人士關懷前方將士的熱忱,非常感謝。從第一期到第二十六期,共印二十四萬八千一百份。每份成本按一分計算,共計二千四百八十一元正。二十七期以後,因印刷成本昂貴,每份成本增至一分五厘(實際成本尚不止此,每份至少須二分以上)。至五十八期止,共印二十六萬六千五百份,總計成本需三千九百九十七元五角正,總結五十八期所需成本為六千四百七十八元五角正。捐款積存尚餘五百零二元三角五分,尚可印三萬三千四百餘份。即尚足供一月不到的印費。如果要這一刊物繼續維持下去,非賴各界熱心人士踴躍捐訂不可。在這抗戰逼近勝利的階段,前方將士對於精神食糧之需要至感迫切,在這裏,我們願向各界社會人士作最誠懇的呼籲,希望各戰區軍政當局及各界社會人士,慷慨解囊,大量訂贈前方將士(捐購款項請賜寄重慶學田灣本社);同時,對於這一刊物的缺點,請盡量指出,俾作改進的南針。我們相信,各界熱心愛國人士,對於這一義舉,一定是樂於讚助的。
(《全民抗戰》第115號,《研究》#3,334頁,1940年3月23日)《抗戰》三日刊和後來與《全民周刊》合並編行的《全民抗戰》周刊,都設有信箱欄,備讀者來信討論各種問題之用,但是讀者來信很多,不是三日刊或周刊的信箱欄的有限地位所能容納,所以徑行答複的信占著最大部分。
(《全》#9,323頁,1940年4月)本刊對於各種問題——例如對於國際問題——的分析與研究,都特別注重這兩點(按: 指能把握住基本的觀點和把握住每一個階段的特點),使讀者能把握住正確的基本觀點和每一新階段的特點,得到了這個鎖鑰,以後對於新的現象或新的事實,便好像有了尺度來量似的,不致眼光繚亂,莫名其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