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牛見愁”傳
“牛見愁”祖籍未考,三歲失怙,隨母改嫁此地張屠夫。少小貪玩,不思進取,啟蒙後連坐“冷板凳”三年,又好鬥毆滋事,生母無法,繼父懶得管教,十一歲流落河南,被收入少年管教所,繼父領回,從此隨繼父張屠夫涮牛下水。十六膂力過人,張屠夫欣然讓位,自操牛刀,轉瞬三十載。
古有“庖丁解牛,目無全牛”今有“牛見愁”,無論多麽強悍凶狠牛,一見“牛見愁”無不渾身發顫,叫聲淒慘,人因之送其綽號“牛見愁”。
一日正屠宰一羸弱母牛,一犢狀若猛虎下山,撞倒“牛見愁”,刀鋒不偏不倚,紮在“牛見愁”左腳上,血流如注。“牛見愁”大駭,起身一看,牛犢四蹄彎曲,前蹄做跪伏狀,雙目流淚,母呼兒,兒應母,一呼一應,叫聲哀轉淒婉,愁雲暗淡,行人駐足觀望,扼腕歎息不已。自此“牛見愁”金盆洗手,放下屠刀,改行搬運工,日漸家興,去歲“牛見愁”兒子一舉成名,考入某名牌大學,親朋好友賀之,吾感觸頗深,作此文記之。
寒假我冒著大雪回老家,快到故鄉的莊頭時,看到一老者弓腰,用力清掃路上積雪,雪花落滿其草帽兩肩,若非手中的掃把在動,我疑之為孩子所堆雪人。就近一看,才知“牛見愁”老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有好壞絕對之分,善惡之別乎?惡人亦變善人,善人亦變惡人。且在一念之差,“牛見愁”因“母子牛”生離,叫聲哀淒,遂動惻隱之心,放棄三十載屠刀生涯,改別業。其轉變似乎奇異。在此冰天雪地別人正圍爐看電視時,他卻幹著“公益”事業,獨掃路雪,此舉動,與他人而言,會譏之,“牛見愁”殺牛無數,終悔,以此求解脫。
“朝兒悟道,夕死可以”“牛見愁”中途悟,可有人,卻臨死不悟。壞事幹絕,遺臭萬年。人,個性不同,活法無定規。
次日,“牛見愁”邀我於其家暢談,盛情難卻,與之圍爐酒酣漫談,又笑我童年貪玩。感歎世事滄桑,人情冷暖,說我福大命大,饑饉年未餓死,是萬幸也。
望之微醉狀,知其發自內心,為其酒量豪爽所折服。“天不泯善人”,我笑,“善人者,人亦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