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桃花源

東晉時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相信很多的人都能對它的內容有所了解,其實它隻是作者在《桃花源詩》前寫的一篇序言,種瓜得豆,《桃花源詩》也許並沒有多少人能記得下來,但《桃花源記》卻是婦孺皆知了。這篇《記》,大致寫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亦即劉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公元四二一年),東晉王朝也不複存在了,天下正是亂得一塌糊塗,人民,誰還記得起有個人民,正要忍受兵荒馬亂之苦的年月。這一年,北涼攻打西涼,敦煌城遂有屠城之災,而哥特人也在歐洲大肆侵略,當地市民就躲到利雅爾托群島的環礁湖上避難,這就成了後來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和尚們無事,曇無讖譯出了《大般涅盤經》,如覺賢譯出了《華嚴經》;當然,細讀史籍,也許有趣的事情還多。

陶淵明這時也不作什麽縣令了,他也就五十五、六歲的樣子,距離作古的時日,亦僅六年,彼時所想,就在詩文中營造自己的理想國了,後來的人稱它為“烏托邦”式的,和做夢與空想幾乎沒有區別,與世隔絕,沒有賦稅徭役,生活淳樸,安樂自足,當然亦不必擔心強拆或環境汙染,實在是不在人間,每為人所稱道,而後所謂的“世外桃源”,亦正成為一種升華了的天上人間,過去千多年了,似乎還是不見蹤影,誇父亦正在追趕日頭,驢子亦正在撲抓吊在眼前的胡蘿卜。詩人們倒好,李白、王維、韓愈、劉禹錫、梅堯臣、王安石,則是一代接著一代,寫著他們的《桃源行》,近人陳寅恪則苦心孤詣地考證陶氏筆下的桃花源到底身在何處,而有人則說,陶潛所謂的桃花源,其實就是《老子·不徙章》中所說的“小國寡民”。

記得看過的一篇資料說,一九七五年末,毛希望在“**”問題上統一認識,提出由鄧主持作一個肯定“**”的決議,總的評價是“三分缺點,七分成績”,鄧推脫說:“由我主持寫這個決議不適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而事實上,到了一九八〇年,仍然是這個“不知有漢,何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主持寫了《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否定“**”。看來確乎是沒有真正的桃花源了,無關乎大與小,無關乎國與家,隻在於內心的執與念。《桃花源記》中,漁人雖“處處誌之”,但亦難免迷失而“不複得路”;而南陽劉子驥,計劃著要去尋找,竟以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真如黃粱一夢了,等著回過神來,真要大呼一聲,原來這家夥害有狂想症。

其實,讀來讀去,陶潛之所謂桃花源,不過是人人心中的桃花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