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一種

前幾年,楊振寧和翁帆結婚,一個八十二歲,一個二十八歲,消息傳出,用“舉世震驚”來形容當時的情景,是不為過的。我當時初聽,驚奇得忘掉拍案了,隻是心裏吃驚得緊。聽別人說這檔子事,如同新聞老師在台上講“人咬狗”的新聞,就是這種感覺。我覺得這件事的轟動效應,比楊先生當年獲得諾貝爾獎要厲害些。據說網上攻擊不斷,熱鬧過一段日子,但時間永在流逝,街市依舊太平,終究那是個人的私事,一切都複歸於平淡了。後來時不時地再傳出另外一些消息,如他們一起出席宴會、翁帆懷孕等,影響就不太大,人們還是成熟多了。

前段日子在書店裏溜達,看到翁帆為楊振寧編的一本集子《曙光集》,就站著翻了一會兒,我平素是很喜歡看學人所寫的那一類短短的專業性不是太強的文章的。記得似乎還看到鍾叔河先生批駁《曙光集》的一篇文章,因而就更是留意了這本書。不喜歡翁帆寫在書前的話,一口一個振寧,一口一個振寧,好象她在為兒子編一本書一樣,有著極大的母性的愛,覺得不舒服。《曙光集》還是沒有買,回來的路上眼前不時地閃現楊振寧的一雙眼,真有魅力,年輕時就十分好看。

世人關心楊翁的事,多少是和“性”或者說“兩性”的話題有些關係的,這幾天讀《萬象》雜誌,十卷八、九合刊有言言齋佚文,已選編到第六回,我讀《老年戀愛》一節,就想到了楊翁的這檔子事,好在不長,抄錄如下:

世有男子甫過三十即萎靡不振者,亦有六旬以上而為人如常者。前者因遺傳或不保身所致,後者因謹慎或天性強而然。普通人五十左右漸衰,六十五歲全絕。德文豪戈德(注:即歌德),七十四歲尚狂愛一十九歲之少女,實曆史中絕無僅有之事也。

戈德生於一七四九年,卒於一八三二年,詩家兼曲劇家也,其著述之才至老不竭,性欲亦然。卒年八十三,臨終時自言自語曰“看我的那個嬌女耶,發卷色黑,而背景亦黑”。

據醫者雲,老年能戀愛者,神誌必清;反言之,戀愛實返老還童之正途。老而不戀,衰病之確證,死亡之根源也。醫者又雲,戀愛能使自私自利之老人,急公好義;多病多痛之老人,活潑康健。長壽者與多作為者,皆能戀愛者也。

用這種觀點解讀,似乎更合理一些,都是把人和事往好裏想。言言齋周越然上世紀三十年代在香港《晶報》上開了專欄,專門向世人介紹一些人類的性知識、性文化,影響是很大的,後來,這些文章被輯錄成書,以《言言齋性學劄記》出版。當時還有一位葉靈鳳,也大量地寫這樣的文章,從人類學、民俗學、優生學、生物學、醫學等方麵介紹性方麵的知識,出了本書,《世界性俗叢談》。據說,他們所做的工作,開啟了民智,打通了中西方有關性認識方麵的差異,以文藝性的語言通俗地闡釋了很多非常學術的問題。這兩本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二零零四年印了一回,我都買了,無聊時偶爾翻翻,覺得也還是挺有趣的事情,比看《色戒》啊什麽的三級片要文氣得多。不過,《萬象》雜誌不知從哪裏發掘出了言言齋的這麽多佚文,實在是一件歡喜的事。

有人問楊翁這件事,老頭子生氣地說,需要嘛。在一個開明的社會,對個體來講,需要的就應該是合理的,老頭子是很有趣的嗬。但願他就是言言齋筆下的那種老人。有一天晚上,我們和一位在國家特殊行業工作快要退休的老同誌喝酒,他喝的多了,我們把他攙扶回房間,他激動地不想睡覺,和我們神聊,後來忽然問了我們一句,楊振寧為什麽能讓翁帆懷孕?我們都想知道答案,他卻站起身來說,你們等著,等我上完廁所回來告訴你們。等他回來,躺在**一句話也不說了。

再後來,我估摸著,在他清醒的狀態,也許是不會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