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在太原韜光養晦

作為西漢前將軍李廣、十六國時期西涼國開國君主李暠後裔的李淵,他7歲時就襲封唐國公,以後擔任過許多職務,但能使他有條件取隋而代之、建立大唐帝國的職位,還是617年所拜的太原留守。

那年煬帝北巡時遭到突厥襲擊,退回雁門關後心中很是煩悶,加之此時的農民起義已經遍布全國,政局十分的動亂,煬帝在雁門關內,一時竟不知到那裏去才得安寧。於文述便建議煬帝移駕揚州,這樣可以避開動亂,一邊享受清風美人、一邊指揮平息暴亂。煬帝一聽非常動心,揚州的美女美景,對他確實很有吸引力。

或許是煬帝剛被突厥驚險了一回,看到了突厥的可怕,為此心中很是放不下來。這時在煬帝的心裏,長安、洛陽的暴亂,都不足為懼,唯有這眼前才剛剛撒離關外的突厥,很可能突然就衝入關內、甚至衝到長安來搗亂,自己倘若南下江都,這些突厥誰來對付?

“太原為北方軍事重鎮,若能守得安穩,北麵自然無大事。”於文述回答。

“可是,誰又能鎮守太原,為朕北拒突厥,南護洛陽、長安,讓朕可以安心前往江都呢?”

“山西河東撫慰使李淵,有勇有謀,又是國戚,留守太原,深合適宜。”不等於文述再開口,蘇威脫口而出。

隋煬帝聽了,立刻想起往日裏常常被他捉弄的李淵。自從我做了皇帝後,一點也沒有虧待過這位姨表弟,先是任他為滎陽、樓煩二郡的太守,後又召為殿內少監,再遷升衛尉少卿,前年(615)還拜他做了山西河東慰撫大使。這回讓他擔此重任,一定不會負我。

煬帝這麽想著,正要下旨,宇文述提醒說:“太原為我大隋門戶,留守大臣,責任重大。李淵雖然有勇有謀,但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臣建議再委任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為副職,與李淵共同留守太原,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隋煬帝聽了,低頭沉思: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都與於文述一樣,是他親信中的親信,李淵雖是皇親,還真不知他是不是會對朕忠心耿耿,防著點是應該的。這麽想著,隋煬帝點點頭,宣李淵晉見。

李淵因父親早亡,幼時曾得時為北周宰相、隋煬帝父親、隋文帝楊堅的刻意照顧。楊堅做了皇帝之後,先授李淵為千牛備身,後又先後任他做譙、隴、岐三州的刺史。隋煬帝做皇帝有六七年之久,李淵的官職就再沒有什麽發展,為此心中一直很是鬱悶。在李淵內心深處,對煬帝非常不滿,隻是深深地懷念煬帝的父親文帝。

這一點,由於煬帝有些浪漫的氣質,從來沒有弄清楚過。其實,李淵為了表明自己不甘於現狀,求上進之心,還給他的長子取名“建成”,二子取名“世民”,其實是在說自己渴望建功成業、濟世安民。

這一次,李淵做夢都沒有想到,竟然能直上三品,且能獨擋一麵,負此北拒突厥,南護洛陽、長安掌管國家安危的重大責任,不由非常興奮,聽宣之後,強壓心中萬分的高興,跪下說:

“感謝皇上的信任,臣李淵一定竭盡全力,就是拚了性命,也一定守衛好這北方的重鎮。”

“這就好,起來吧!”隋煬帝雙眼一刻也不離李淵,微笑著說: “此事關係重大,朕還特意給你安排了兩名副使,協助你守護好我大隋北疆。”說到這裏,隋煬帝抬起頭來,吩咐太監:

“宣虎賁郎將王威、虎牙郎將高君雅!”

李淵聽了,這才明白,皇上一邊托他以重任,一邊對他又不放心,扭頭看看滿麵春色進來的王威和高君雅,默不作聲地沉思起來。

太原是軍事重鎮,不僅兵源充沛,而且餉糧豐厚,所屯軍糧,竟可供10年之需。在這亂世之秋,能有這麽一方沃土來蓄精養銳、發展自己的勢力,可說是天賜良機,隻是煬帝並不那麽信任自己,今後凡事還得格外小心。這麽想著,李淵拜別煬帝,前往太原上任。

隋煬帝安排了李淵替他鎮守太原,又特意安排兩名親信,把李淵監督得好好的。這樣一來,對於北方來自突厥的進攻,煬帝可以說是基本放心。至於各地的起義,官員的叛逆,煬帝他雖然非常氣憤,卻並不把他們放在眼裏。煬帝堅信,自己做的都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至於百姓不能理解、沒有犧牲精神,這是百姓的事。百姓是什麽東西,朕遲早要收拾他們的。

煬帝這麽想著,不願更多地為這些事操心。他這年還剛過四十八歲,感到許多事情,已經力不從心。特別是這滿宮室的美女,他看著,想著,卻常常是力不從心。太原行宮,成百的麗人兒在等著他,等了好些年,結果他就臨幸了美如天仙的淑珍和淑惠兩位美女。那麽多的美人兒白白放著,實在有些可惜。隋煬帝飽飽地魚水了一夜,在無比的婉惜中,悠哉悠哉乘龍舟前往揚州。

煬帝去了,李淵忙碌起來。早在四年前、公元613年,李淵升為衛尉少卿時,楊廣發動了對高麗的戰爭,李淵受命在懷遠鎮負責督運糧草。當時,民不堪苦,怨聲載道,大貴族楊玄感利用人民的不滿情緒,起兵反隋。李淵飛書奏聞,楊廣命李淵鎮守弘化郡(今甘肅慶陽縣)兼知關右諸軍事,以備抵禦楊玄感。楊玄感兵敗,李淵留守如故。

李淵祖籍隴西成紀,祖父李虎,是後魏左仆射,封隴西郡公,官至太尉,成為著名的八柱國之一,位極尊貴,死後被追封唐國公。李淵的父親李曬,曾是北周時的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可惜英年早逝,李淵才得以早早世襲唐國公。

進入官場的這麽些年來,李淵深知權力的重要,“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特別是近年看到煬帝荒**、民怨四起,舉義風火燃遍全國,早就有起兵代隋以取天下的想法,但有感於自己勢單力薄,從不敢有半點行動,隻是不動聲色地廣樹恩德,結納豪傑。

李淵把太原的情況大致了解之後,正想借這一方諸候的便利,大展拳腳,進一步招賢納士,卻不料家中卻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他的發妻竇氏去世了。

竇氏是京兆平陵人,父親竇毅在北周是上柱國,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作為武帝的外甥女,竇氏從小智慧過人、豪氣衝天,深得頗有英雄氣慨的武帝喜歡,被周武帝留在宮中生活。

那時,周武帝雖然入鄴,滅了北齊,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遊地區,但由於東突厥也已經強大,嚴重威脅武帝的邊關。為穩定邊關,武帝不得不納了自己很不喜歡的突厥公主阿史那為皇後,為此有時會心情不好,便對阿史那大發雷霆。時年還不足八歲的竇氏見了,便非常認真地勸周武帝說:

“現在突厥的力量強大,舅舅應該對突厥皇後好一些,這樣才能得到突厥的幫助,使江南、關東能夠平安無事。”

周武帝聽了,大吃一驚,不僅善待阿史那,對竇氏更是另眼看待。周武帝死後,隋文帝楊堅逼宇文邕的兒子宇文闡禪位,竇氏聽了憤然地說:“恨我是個女兒身,不能解救舅舅家的危難!”

嫁給李淵後,竇氏隨著李淵官職的變動不斷遷涉,但不管到哪裏,她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幾個孩子的教育上。在她親自精心地**下,幾個兒女都非常出色,不但一個個知書達理、好學上進,而且都深明大義、為人豁達寬仁,兄妹間的感情,也非常深厚。

除此之外,頗有智慧的竇氏還能給李淵諸多有益的意見。李淵和隋煬帝,因為都有一個善於馴馬、並靠馴馬技巧起家的祖先,所以都有個喜歡駿馬的相同愛好。李淵在扶風做太守時,曾有幸得到幾匹駿馬,卻不巧讓隋煬帝給發現了,連誇他的馬好。李淵自己心存高誌,從不貪圖他人的便宜,因此也想不到表哥煬帝誇他的馬,是想要他的馬,當時並不去作什麽表示。

回到家裏,李淵將此事一五一十地說給妻子竇氏聽。竇氏聽了,立即勸李淵說:“皇帝誇你的馬,就是想要得到它,你趕緊送給他,免得他對你不利。”李淵雖愛馬情真,結果還是忍痛割愛,把駿馬獻給了隋煬帝,不久果然遷升尉少卿,掌管朝廷宮殿禁衛之事。

一次,楊廣看到李淵的臉上皺紋較多,便戲稱李淵是“阿婆”。李淵回到家中很不高興,竇氏問清原因,馬上賀喜道:“這是吉兆啊,你繼承的是唐國公,‘唐’便是‘堂’,‘阿婆麵’就是指‘堂主’啊!”竇氏這是指李淵將來要做皇帝,取代楊廣,李淵聽了這才轉憂為喜。

竇氏的聰明超出了一般人,她的父親竇毅一直就認為自己的女兒不是等閑之輩,在選女婿時想了一個辦法:讓人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凡是兩箭各射中一隻孔雀眼睛的,就招為女婿。前邊有幾十人都沒有射中,輪到李淵之時,兩箭都射中孔雀的眼睛。竇毅十分高興,便把女兒嫁給了李淵。

竇氏為李淵育有4子,分別為建成、世民、元霸、元吉。李元霸16歲夭折,剩下的三個如今都以成人,可就在這時候,還剛40歲出點頭的妻子就離開人世,這使李淵萬分悲痛,隻是太原剛剛接手,事情繁多,大兒子李建成正按照他的吩咐,在河東替他暗中交結英俊,發展勢力, 李淵隻能讓還不到18歲的李世明獨自一人去運城,料理竇氏的後事。

送走李世明之後,李淵開始打理太原的軍政,正好有“曆山飛”農民起義軍結營在太原的南麵,使上黨、西河、京都道路都被斷絕。李淵聽了,微微一笑,親自領兵,很快擊敗義軍,鞏固了自己在太原的統治地位。

一時間,李淵聲譽大起,晉陽一帶的官僚、地主、豪紳也紛紛前來投靠李淵。此時李世明己安葬了母親,回到太原,李淵便命他去晉陽密招豪傑,傾財賑施,廣納賢才。

而此時的楊廣,己到了美麗溫馨的江都。宇文述說得不錯,揚州果然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特別是這揚州的美女,更是風情萬鍾,極有豐韻。

隋煬帝剛遭雁門突厥追殺之險,又遇四處百姓舉事之煩,想想自己生為天之驕子,竟如此窩囊在俗事之中,簡直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一氣之下,便一頭鑽進美女的乳溝,在風流快樂中,將他認為是俗氣的煩惱通通拋入九霄雲外。

皇帝,就當如是:擁有天下,就該享受天下,不然的話,僅是擁有還有什麽意思?隋煬帝這麽想著,玩得更加歡暢。他根本沒有想到,他剛剛委以重任的姨表弟李淵,此時正在太原“潛結英俊”、“密招豪友”,還因勢借力,以防禦突服為名,大量招募士兵,擴充自己的實力。

深謀遠慮的李淵,遙看天下四起的動亂,呆在太原韜光養晦,等待最有利的時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