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任蔣介石漢中行營主任
就在李宗仁、陳濟棠又要與蔣介石大戰時,己經占領東三省的日本強盜大舉增兵華北,企圖全麵侵略中國。一時間,“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呼聲響徹中華大地。舉國上下、全國各界普遍要求,南京和兩廣雙方,和平解決爭端,聯手抗擊日冦。
加之當時西北的張學良、楊虎城,使蔣介石感覺不穩,這也迫使他趕緊解決好西南的問題。
情急之下,蔣介石故計重演,派出人手,首先策反廣東粵係將領。1936年7月,陳濟棠眾叛親離,很快垮台。陳濟棠未戰即敗,李宗仁失去盟友,勢單力薄,加上突然擴軍幾倍,軍費難以為繼。
在此之前,深諳軍事的李宗仁已經預料到,此次若真與蔣介石重開戰,一定是會寡不敵眾。反複思考之後,李宗仁派出親信劉仲容,前往中共中央北方局聯係,尋求共產黨人的支持。
中國共產黨雖然在策略上支持兩廣,但並不讚成兩廣與蔣介石的衝突訴諸武力,而是主張雙方在團結抗日的基礎上,和平解決爭端。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蔣介石與李宗仁,雙方雖然都在調兵遣將,同時也都在尋求和解辦法。特別是陳濟棠垮台之後,雙方的代表開始頻繁來往於廣州、香港、南寧之間。經過接觸和磋商,彼此討價還價,最後雙方初步達成了和解方案。
李宗仁首先提出:(1)南京方麵積極準備抗戰,一旦實行全麵抗戰,廣西保證出兵參戰;(2)蔣介石收回調李(宗仁)、白(崇禧)離開廣西的成命,李、白通電服從中央;(3)中央補助廣西自事變以來的財政開支及部隊複員費。
蔣介石對李宗仁“和平條款”的這些內容並不完全同意,又經幾番討價還價,蔣介石同意廣西維持現狀,李、白向全國發表通電,稱:
“今後一切救國工作,自當在中央整個策略領導之下”。
至此,雙方終於達成妥協,罷兵息戰。桂係軍隊被蔣介石改編為第五路軍,李宗仁被仼命為總指揮。
1936年9月17日,李宗仁偕程潛、黃紹竑、黃旭初、劉斐等赴廣州;18日這一天上午9時,蔣介石與李宗仁在廣州繼園會晤。這是自1929年蔣桂戰爭以來,倆人的首次會晤。
自此,蔣桂對峙局麵結束,“六一事變”終告和平解決。
1937年7月7日,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發生了由日本人故意製造的中日軍事衝突,日本就此全麵進攻中國。蔣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擴大”和“不求戰,必抗戰”的方針,致電宋哲元、秦德純(第29軍副軍長兼北平市市長)等人“宛平城應固守勿退”,“ 盧溝橋、長辛店萬不可失守”。盡管如此,到29日時,北平還是淪陷;30日,天津又失守。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加緊侵略,不僅威脅到人民大眾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至此,中國國民政府對日本殘存的一點和平幻想徹底破滅,蔣介石對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作出了積極反應。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迅速掀起。
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節徐州。
1938年初,日本大本營為打通津浦鐵路,使南北戰場聯成一片,先後調集8個師另3個旅、2個支隊(相當於旅)約24萬人,分別由畑俊六和寺內壽一指揮,實行南北對進,首先攻占華東戰略要地徐州,然後沿隴海鐵路西取鄭州,再沿平漢鐵路南奪武漢。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先後調集64個師另3個旅約60萬人,以主力集中於徐州以北地區,抗擊北線日軍南犯,一部兵力部署於津浦鐵路南段,阻止南線日軍北進,以確保徐州。
中日軍隊接觸之後,經過激戰,日軍雖有小的突破,前進異常艱難,進攻處處受阻。3月20日,日軍第10師瀨穀支隊南進連陷臨城、棗莊、韓莊後,不顧第5師和第10師長瀨支隊在其兩側進攻受阻,孤軍深入,向台兒莊突進,企圖一舉攻占徐州,獨建功勳。
李宗仁見此,特別興奮,立即召開軍事首腦會議,進行安排部署。
“我命令:第2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率部固守台兒莊,第20軍團軍團長湯恩伯率部讓開津浦鐵路正麵,轉入蘭陵及其西北雲穀山區。”
下達命令之後,李宗仁對湯恩伯說:“軍團長的任務,就是誘敵深入,伺機破敵。”
3月23日,日軍由棗莊南下,在台兒莊北側的康莊、泥溝地區與孫連仲守軍的警戒部隊接戰。從24日起,驕橫的日軍第10師向台兒莊不斷發起猛烈的攻擊,並且多次得呈,攻占了台兒莊。但每次剛剛占領又第2集團軍重新奪回。
就在孫連仲職的第2集團軍與日軍展開激烈的爭奪戰時,李宗仁命令湯恩伯第20軍團主力向台兒莊迅速運動,拊敵側背,與第2集團軍一道對日軍第10師形成內外夾擊之勢。同時,李宗仁還命令第3集團軍進至臨城、棗莊以北,切斷敵人的後路。
日軍第10師,己然成為甕中之鱉。日本大本營這才著急起來,為解日軍第10師之危,速以第5師阪本支隊(相當於團)從臨沂馳援。可是,日5師剛開進蘭陵北麵的秋湖地區,就被第20軍團第52軍包圍。
4月3日,李宗仁發起全線反攻。激戰四天,日軍瀨穀支隊大部、阪本支隊一部共11984人被殲。其餘日軍殘部,被迫向嶧城、棗莊撤退。
李宗仁首戰告捷,心中大喜,命令第五戰區各軍團,集中兵力於徐州附近,準備再次聚殲日軍。
日軍在台兒莊失利之後,立刻改變戰術,以小部兵力在正麵牽製李宗仁的部隊,主力卻向西迂回,企圖從側後包圍徐州,殲滅李宗仁的主力。
4月18日,日軍的第10、第5師分別從山東嶧城和臨沂西北的義堂地區南進,對第2集團軍和第20、第3軍團及第27軍團第59軍實施牽製性進攻。
李宗仁坐鎮徐州,指揮各軍團頑強抗擊,激戰20餘天,至4月底,將日軍阻止在韓莊、邳縣和郯城一線。可是,從5月5日開始,日軍從南北兩個方麵向徐州西側迂回包圍。到5月中旬,戰爭越打越慘烈,李宗仁一麵如實向蔣介石如實匯報戰況,一麵命令各軍團繼續抗擊。
此時蔣介石正在武昌督戰,看過前方頻頻傳來的戰報,突然感到情況不對:徐州麵臨嚴重危機,日軍想要圍殲徐州中國軍隊主力!這一念頭在蔣介石的腦海裏閃過,他那因台兒莊的勝利衝得有點暈乎乎的大腦一下冷靜下來。
“假若日本的野心真能得逞,我徐州50個精銳之師全被日軍吃掉,我還拿什麽來抗戰?”
蔣介石在心裏回自己,然後被自己的一問嚇出了一身冷汗。他讓人立即召來何應欽、白崇禧、陳誠等人,一塊研究解決他剛剛意識到的這個問題。
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日軍的企圖就是這麽可怕,再死守徐州已不現實。當前之計,首應保存實力,為此隻能迅速放棄徐州、趕緊突圍。 蔣介石采納了大家的意見,口授十萬火急電令給第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
軍委會著令你部力避決戰,撤離徐州,火速突圍。
一、顧祝同第24集團軍在蘇北,第69軍及海軍陸戰隊在魯中南原地堅持抗戰。
二、劉汝明第68軍為全軍後衛,掩護主力轉移。
三、第5戰區其餘各部,立即向豫皖邊區突圍……
5月16日,李宗仁命令各軍團:分別向豫、皖邊界山區突圍。
各軍團接到命令,保持陣形,且戰且退,有條不紊地向西、向南撤退。日軍發現李宗仁部後撤,四處阻擊。每阻一處,中國軍隊衝開一處,日軍合圍未完成,根本阻擋不住。
為避免與優勢之敵作消耗戰,當各路敵軍向徐州步步合圍時,李宗仁命令所部各路守軍,先作一些抵抗,然後伺機撤向山區、湖沼地區,進行“化整為零”的遊擊戰。這樣與日軍糾纏了月餘,第五戰區各部都相繼衝出重圍,順利向河南南部及湖北北部集結。
5月18日黃昏,李宗仁與長官部官兵一應人員700餘人,乘夜色經宿縣、蒙城,越過敵之包圍圈,移駐到潢川。 這時侯,留守徐州城的劉汝明部在蕭縣一帶伏擊日軍第9師團,對日軍造成重大傷亡。
日軍惱羞成怒,企圖在徐州城圍殲劉汝明部。劉汝明根據李宗仁的命令,先佯作死守徐州的樣子,等到各路大軍撤盡時,放棄徐州城,巧妙地跳出日軍數十萬大軍的重圍,安全轉移。
日軍的華北方麵軍氣勢洶洶地一路殺來,結果不但沒有能消滅李宗仁第五戰區的部隊,甚至連一個上尉也沒有捉到,以傷亡了萬餘人的代價,僅得到徐州一座空城。
5月下旬,徐州50個精銳之師按命令的路線,全部安全撤抵皖西、豫南地區。日軍沿隴海鐵路西進,於6月6日占領開封。為阻止日軍前進,蔣介石9日下令在鄭州東北花園口附近炸開黃河大堤,河水經中牟、尉氏沿賈魯河南泛,日軍被迫向黃泛區以東地區撤退。
至此,徐州會戰結束。
徐州會戰雖然最終還是敗了,以丟失徐州而告結束。可是,這次會戰鉗製和消耗了日軍有生力量,遲滯了日軍進攻速度,為部署緊接著的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徐州失守後,李宗仁率領他的桂係軍隊進部入湖北,在桐柏山、大洪山創立了遊擊基地,繼續堅持抗戰。先後還率部參加了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漢會戰、1939年 4月至5月的隨棗會戰、1941年 1月至2月的豫南會戰。
1943年9月,李宗仁調離第五戰區,升任蔣介石的北平行營主任,負責指揮第一、第五、第十,共三個戰區的作戰。
1945年 5月,在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李宗仁繼續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