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孫中山簡曆

1866年(清同治五年)11月12 日誕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六歲開始參加勞動。

1876年(清光緒二年)十歲,入村子裏的私塾讀書。課餘時間裏參加打禾、插秧、除草等勞動。

1878年(清光緒四年)十二歲,至其兄孫眉在茂宜島前荷蕾所開設的商店裏協助店務。

1879年(清光緒五年)十三歲,入檀香山英國基督教監理會主辦的意奧蘭尼學校讀書。

1882年(清光緒八年)十六歲,在意奧蘭尼學校畢業。秋,入奧阿厚書院(高級中學)讀書。

1884年(清光緒十年)十八歲,入皇仁書院讀書。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十九歲,5月26日,在翠亨村與盧慕貞結婚。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二十歲,在皇仁書院畢業,入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所開辦的廣州博濟醫院附設華南醫學堂讀書。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二十二歲,3月24 日,父親孫達成病逝。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二十四歲,曾致書香山縣退職官僚鄭藻如,與陳少白、尤列、楊鶴齡三人被人視為大逆不道,稱為“四大寇”。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二十六歲,12月,在澳門開設中西藥局。

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二十七歲,冬,與陸皓東、鄭士良等八人集會於抗風軒,提議創設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為宗旨。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二十八歲, 6月,上書李鴻章”。11月24 日,在檀香山創立中國第一個主張資產階級革命的小團體“興中會”。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二十九歲,回國策劃武裝起義,打算以突擊的方式占領廣州。10月26日至28日,廣州起義被香港英國當局察知,乘輪船逃出廣州至唐家灣,改乘轎子到澳門。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三十歲, 10月11 日,被清朝駐英國使館人員綁架,囚禁於使館中,準備偷運回國殺害。10月18日,在英國老師康德黎及多人的營救下,終於獲救,被釋放。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三十三歲, 11月,興中會邀哥老會、三合會各會首領在香港集會,議定三會結成一個大團體,被公推為總會長。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三十四歲, 春夏之交,在廣東策劃起義。失敗後在日本苦心攻讀軍事著作。

1903 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三十七歲,8月,在東京青山練兵場附近秘密創辦革命軍事學校,宣布實行 “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三十八歲, 5月,在美國舊金山華僑中進行革命活動,鼓吹反清革命。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三十九歲, 7月30 日,孫中山主張各團體聯合,最終將名稱定為“中國同盟會”,被推為同盟會總會長。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四十二歲, 2月,被清政府懸賞十萬賞銀捉拿。4月30日,要求黃明堂、王和順等從鎮南關將起義隊伍帶到雲南,發動河口起義。5月5日,發電報委任黃興為雲南國民軍總司令,命黃興赴前線督師。

1910年7月19日,孫中山母楊氏病逝於香港。

1911年(清宣統三年)四十五歲, 4月27日,廣州起義失敗。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2月29日,被南京十七省代表會議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民國元年)四十六歲, 1月1日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月15日,致電南方議和代表伍廷芳,表示:隻要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我立即宣布解職,讓首功於袁氏(指袁世凱)。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告退位。2月13日,向臨時參議院辭臨時大總統職,並推薦袁世凱代任。

1913年(民國二年)四十七歲,3月20日,袁世凱指使暴徒槍殺宋教仁於上海車站。4月26日,與黃興聯名通電,呼籲各界人士負起責任來,要對殺害宋教仁案的凶手予以嚴辦。

1914年(民國三年)四十八歲,6月22日,中華革命黨在東京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被選舉為總理。

1915年(民國四年)四十九歲10月25日,與宋慶齡在東京結婚。年底,孫中山發函海外各埠洪門,促其各自改組為中華革命黨支部。

1916年(民國五年)五十歲,1月6月袁世凱公開稱帝。5 月9 日,在上海發表二次討袁宣言, 7 月25 日,指示中華革命黨通告國內外各分支部。袁世凱已死,黎元洪大總統。3 月30 日,中華革命黨改用中國國民黨名稱,向黨員發出通告。

1918年(民國七年)五十二歲,1月1日,發出大元帥令,勉勵全國軍民在新的一年裏,奮發前進,勘定內亂,恢複和平。夏天,電賀列寧和蘇維埃政府,表示願意使中俄兩黨團結起來共同鬥爭。

1919 年(民國八年)五十三歲, 1月9日,被軍政府推選為出席巴黎和會的代表。2月7日,拒絕出任巴黎和會代表的職務,並給廣州謝持去電報,告訴他自己拒絕出任和會代表的原因。5月28日,在上海發表《護法宣言》,指出要想和平救國,隻有恢複國會完,全自由行使職權的一條路。10月10日,中華革命黨正式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並公布了規章,要以鞏固共和、實現三民主義為宗旨。

1920年(民國九年)五十四歲,11月28日,經香港抵達廣州,在廣東省署宴會上發表講話,指出國家統一的方法是實行民治。並大力讚許俄國的革命方法。

1921 年(民國十年)五十五歲, 3月6日,在中國國民黨本部特設辦事處發表演講,論述三民主義的內容。5月5日,就任非常大總統。

1922年(民國十一年)五十六歲,2月3日,以大元帥名義發動員令。8 月23日,與李大釗到多次交談。8月下旬,會見蘇俄全權大使越飛。9月4日,在上海召開改進國民黨會議。

1923年(民國十二年)五十七歲, 1 月1 日,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1 月2日,公布《中國國民黨黨綱》,次日又公布《中國國民黨總章》。2月21日,就任大元帥職。12月8日,在大元帥府召開會議,決定積極籌備北伐。

1924 年(民國十三年)五十八歲1月4日,在大本營召開重要會議,決定成立中華建國政府,出師北伐。

l月20日,以總理身份擔任中國國民黨主席。1月23日,接受了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2月6日,設立黃埔軍校籌備處於廣州南堤。5月2日,任命蔣介石為黃埔軍校校長。11月2日,接受馮玉祥北上主持國事的邀請北上。12月31日,帶病由天津入北京。

1925 年(民國十四年)五十九歲1月1日,因肝病加重。3月11日,在三份遺囑上簽字。3月12日,上午9 時30分在北京逝世,終年五十九歲。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一個永遠受到全民族稱頌的英雄。孫中山就是這樣的人,不僅國共兩黨,全世界的華人,都尊重他。

窮其一生,孫中山隻做一件事,這就是:

起共和而終帝製、振興大中華。

為此,他奮鬥一身,“愈挫愈奮”,直到55歲,成為終結中國2133年帝製的第一位民選大總統,仍然還在努力。

如果不是曆史弄人,讓他英年早逝,他完全有可能使中華民族避免他去世之後太多的災難。然而,曆史常會拂逆民意,讓更多的人在戰亂中煎熬受罪。

對國民黨來說,孫中山是黨的“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是“國父”;在共產黨人眼裏,孫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革命的旗幟”、“中共的老師”;而學者們則普遍認為,孫中山“起共和而終帝製”的千古奇功,將功載千秋,萬古流芳,他“思想的若幹個部分,現在還可以為我們的國家建設提供非常有益的思想資料。”

他是一個天才的革命家,具有革命家要求的典型性格,“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勤於勇於實踐、近乎於瘋狂的冒險精神;等等這些,再加上他對國家民族摯誠而熱烈的愛、對事業忠貞不渝的堅持、博大的胸懷和一心為公的品格,就注定了他是一個要為他的民族建立卓著功勳、必然書寫神話傳奇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