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廢相製4

皇後是最典型的女人,所謂母儀天下,隻是這麽說說。一個女人一旦成為皇後,這預示著她將再無自我,她從此隻能生活在皇帝的陰影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07、

南京宮殿,從城東側鍾山西趾之陽,坐北向南,後殿六宮,以此排序。開始,由於經濟原因,朱元璋“敦崇儉樸,猶恐習於奢華”,宮殿建築較為簡樸,摒去了雕琢奇麗的裝飾。宮城的規模也較小,正殿之前僅有奉天門及午門二重門闕。

到1375年,朱元璋開始了大規模改建南京宮殿的工程。這次改造,首先加強了門的建設。午門翼以兩觀,形成闕門,中有三門,東西為左右掖門。奉天門左右建東西角門,奉天殿左曰中左門,右曰中右門。奉天門外兩廡之間也有門,左曰左順門,右曰右順門,左順門之外為東華門,右順門之外為西華門。除去門的建設外,還增建一些殿宇,如東華門內建文華殿,為東宮視事之所;西華門內建武英殿,為齋戒時居住之地等。

後妃六宮,朱元璋按周禮,“天子後立六宮……禦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夫人雖不分六宮,變分主六宮之事,或二宮則一人也。”南京宮殿兩次建立後妃六宮以交序列的形製,以趨合禮製的要求。

馬秀英當了皇後之後,就一直轉溜在六宮裏,整日地操勞著。1382年,她終於一病不起了。

摧毀元朝的統治後,朱元璋勝利了。可是,由於他大權獨攬,心痛分給他人半點權力,隻能讓自己更加的辛苦,朱元璋每日的工作量,甚至超過於戰爭時期,他每天要看上百份的文件,處理上百件的大小事情,終日地忙不休停。對馬秀英的病,朱元璋早已傳下聖旨:

遍訪名醫,多方求仙,一定要把馬秀英給治好。

可是,馬秀英一病不起,轉眼已半年多了,就是治不好。久病的馬秀英最後決定:既不讓任何醫生給她看病,也不吃任何藥。這使朱元璋傷透腦筋,他終於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看望馬秀英,坐在床前,眼睛直瞪瞪地望著滿臉憔悴的馬秀英,那目光分明在問:“你為什麽會病,為什麽又不肯吃藥?”

其實,馬秀英的病是因朱元璋所至。

胡惟庸處死之後,謀反罪嚴重地威脅著朝庭的每一位官員,隔三差五地指不定又牽連了誰,結果給押到菜市口砍了。昔日戰爭,雙方刀兵相見,馬秀英從來沒怕過,可如今這麽不斷地殺戮自己的臣子,許多都是拚了命替朱家打天下的臣子,馬秀英受不了。她雖然深知朱元璋的脾氣,忤逆不得,但還是常為了一些臣子,淚流滿麵地為他們向朱元璋求情。

早在1375年,劉伯溫病時,朱元璋派胡惟庸去送醫送藥,馬秀英就曾問朱元璋:

“過去劉中丞說胡丞相不配做丞相,胡丞相是心胸狹窄之人,他能不乘機報複嗎?”

朱元璋當時不理她,吱吱唔唔地走開了。後來,劉伯溫果然暴斃,馬秀英這才明白朱元璋在借刀殺人,不由得心驚肉跳,好幾天吃不下飯。馬秀英是個博古通今的人,見朱元璋這麽紅了眼濫殺功臣,自己又無法勸阻,為他心憂如焚,沒多久就病倒了。

馬秀英還剛過知天命之年,深知自己的病因,但她不想再說,這時被朱元璋的目光逼著,被迫開口講了兩個原因:

“我這麽做,是擔心給我看病的醫生,如果不能把我的病治好,你一定會重重地懲罰他們,所以,我寧願自己病死,也不願讓一個好人為我受到冤枉。”

“這個好辦,你隻要安心看病,好好吃藥,無論結果怎樣,我不殺也不怪醫生就是。”朱元璋說。

“是啊,這條你或許能辦到,可是,還有……”

“還有什麽,你快說!”

“你這麽不停的殺人,而且都是有功之臣,這……”馬秀英說著痛苦地搖搖頭,眼淚汪汪的。朱元璋看了,格外心痛,他伸手給馬秀英擦去眼角邊的淚珠,動情地說:

“我也不願殺人啊。”

“既然不願殺,為何又要殺?”

“我也是情不得已。”朱元璋歎口氣說:“你想想,跟我一起打天下的這些人,大家都知根知底的,往日裏大家稱兄道弟,親密如手足,而今我高高在上,他們俯首稱臣。你想想看,他們中間難道就沒有心裏不服的?有的,有的,一定會有的。”

朱元璋痛苦地搖了搖頭,接著緩緩地說:“他們這些人,久經沙場,才能出眾,如果……”

“可是,你殺的許多人,根本都不可能謀反。”

“誰不可能謀反,你說,誰?”朱元璋目光逼視著馬秀英。

“有許多。”馬秀英聲音很低,但卻是坦然地迎著朱元璋的目光。

“我知道你說的是誰。”停了一會接著說: “可是,就算他們現在不謀反,也不能保他們以後不謀反。你能保嗎?我不是隻想著我自己,我還要想我們的兒子。”

“有的人,就算是到了我們孫子時,也不可能謀反。”馬秀英頂撞說。

208、

馬秀英會這樣來頂撞自己,朱元璋是沒想到,他似乎要龍顏大怒了。這麽多年來,那麽多的文臣武將,有誰敢在自己麵前說半個“不”字!

“馬秀英,你……”朱元璋在心裏喊到,憤怒之詞正要衝口而出,忽然想起了她對他曾有的太多的好。是她在他最孤獨的時候,讓他得到了一個家的溫馨;在他最危險的時候,是她毅然地留下為質,讓郭子興放心他去外麵發展……作為一個女人,她溫柔賢惠、大德大才、知事明理、善解人意,給予他的太多,卻從沒有什麽要求。想到這些,皇上終於還是忍住了。如今已是年過半百的朱元璋,盡管十分忙碌,偶爾也會想起往事,在艱險的往事中,有太多她的影子,他不能把她當作一般人看待。往日的情誼使朱元璋冷靜下來,願意將心裏話吐出來,說服她。

“是的。是有這樣的人。我殺的人中,肯定有不會謀反的。”他緩緩地對馬秀英說道:“可是,會謀反的是誰?這個人我們能知道嗎?你說,知道嗎?!”

馬秀英低著頭,不知是不能回答,還是不願意回答,朱元璋見了,也不再去逼她,繼續說道:“人心隔肚皮,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誰都不能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樣的人一定是有的,你說是不是?你讀了許多史書,難道就不明白?曆朝曆代,都是如此!到我的大明朝也不會另外,一定會有這樣的人!而我一時又不可能知道他是誰,也不可能等他跳出來謀反時再治他,因為到那時就遲了,或許我就對付不了他了,或許就該我們被殺了。你想想看,這將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他一口氣說下來,耐心地解釋著。這麽多年了,他第一次對人解釋,而且是對一個頂撞他的人,這麽有耐心的解釋。他說完時,甚至長長地舒了口氣,然後坦然地望著馬秀英。他認為,自己該說的都說了,她應該為此感動,應該了解他的一片苦心,感謝他的格外恩遇,然後反省自己,按他的意思去做。

可是,皇帝這次沒有如願以償。馬秀英確實很感動,甚至在朱元璋說出了這番話後,伸出了她蒼白的手。她緊緊地拉著他,淚流滿麵地望著他,朝他點了點頭,然後就再不言語。皇上已經懂得了她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動作以前有過,他知道她這是激動,這是在感激自己。於是便靜靜地等著她,等著她對剛才自己一番“道理”的認可。他做夢也沒想到,他的患難妻子,如今的皇後,雖然感激他一番掏心的話語,卻仍然不去讚同。此刻,她不是沒有了話說,而是她已經知道,朱元璋既然有殺人的理由,她怎麽說也沒有用處,但她還是絕望地問道:

“你還要一直殺下去?”

朱元璋點點頭說:“是的,如果不殺盡那些可能謀逆的亂臣賊子,朱家的江山是穩定不了的。

“徐達,李善長都不放過?”馬秀英的聲音顫抖著,雙眼乞求地望著朱元璋。對於朱元璋的想法,馬秀英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驚奇與恐懼。他同情徐達,同情李善長,同情差不多所有朱元璋已殺或者準備殺的人。在馬秀英看來,這些人都是忠於朱元璋的,都是大明王朝的功臣。他們不該死,實在是不該殺死他們。如果可能的話,馬秀英完全願意跪下來向朱元璋求情。可是,她深深地知道,朱元璋決定了的事情,任何人求情都是沒有用的。馬秀英絕望了,就在她絕望時又聽到朱元璋說:

“他們確實都是功勳卓著,名聲顯赫的人。朕要殺他們,也得有足夠的理由。當然,如果他們不首先謀反,我很難找到殺他們的理由……”

馬秀英聽著皇上的話,知道一切都完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話朱元璋曾經給她說過,如今可能已經忘記了,馬秀英卻一直記得非常清楚。這麽些年來,她不斷地看見朱元璋就是這麽殺人的。很明顯,如今她的皇上,對殺人的事已經考慮了許久,也考慮了許多,為了朱家的天下,他是一定可以找出十分充足的理由來殺人的,看來,人是一定要殺的,而且還會要殺很多,或許要殺盡……

馬秀英不願再想下去,她也沒有勇氣再想下去。在當時,不僅誅殺功臣讓馬秀英受不了,就是對朱元璋重刑貪官,馬秀英也很有看法:

這個人犯了法,殺死就成了,為什麽還要讓他受這麽多苦呢?這,是馬秀英與朱元璋的一個大分歧。這分歧,他們很早就有了。

209、

那是一個月色很好的夜晚,已經夜深了,朱元璋來找馬秀英。她同樣沒有睡,正憑窗眺望皎潔的月亮。他來了,踏著祥和的銀輝,臉上卻有些怒色。

她匆忙迎上去,喚人端碗參湯來,他止住了:

“我來,隻想與你說說話。那個通州府真不是個東西,我讓人將他梟首、剝皮示眾。”

“他……所犯何罪?”

“貪髒六十兩白銀。”朱元璋發狠地說:“今後,我要明文規定:凡贓款達六十兩白銀以上的,就要將犯者梟首、剝皮示眾。”

“為什麽要梟首、剝皮?殺了不就行了?”馬秀英嚅嚅地問道。

“哈哈,這你就不知道了,朕處亂世,不得不用重典。殺一儆百,不梟首、剝皮,怎麽會讓這些貪贓枉法的人害怕。朕還要下嚴旨,在縣、衛附近都設一土地廟,作為剝皮行刑場所,就喚它作‘皮場廟’。朕要令人將剝下的案犯人皮,其中填滿稻草,懸掛在官府公堂座旁,讓那些地方官每日都看著,以示警戒。”

“這不是讓他們辦公時也心驚膽顫?”

“我就是要讓這些官史在辦公時,無不觸目驚心。”朱元璋十分自豪地說:“為了使這些官吏害怕,朕最近還看了曆朝曆代的刑法,朕還想了許多妙法。除淩遲處死之外,朕還想到了洗刷之刑。一個就是,將犯人裸置在鐵**,沃以沸湯;另一個就是,將犯人裸置在鐵**,用鐵掃帚掃去他的皮肉。另外還有梟令,就是用鐵鉤鉤住犯人的脊骨懸掛起來。再還有就是稱竿,名稱很有味道。”朱元璋說到這裏,停了一下,看看默然不語的馬秀英,又繼續說道:

“這個稱竿,就是將犯人捆綁在木竿的一頭,讓他半懸掛起,象稱秤一樣。再有就是抽腸,也是把犯人掛在架子上,但必須用鐵鉤鉤入他的穀道掛起來。此外,還有挑筋、剁指、刖足、斷手、刑臏、去勢等酷刑,朕都要一一用之,讓那些貪官汙吏,聞風喪膽,不敢再行貪樅之事。”

這一夜,馬秀英一直默默地聽著,再不言語。她並不是害怕,隻是無話可說。朱元璋說話算話,沒過多久,他就將這晚與馬秀英所言的,都一一付諸於實行,而且做得有過之而不及。朱元璋的這些淩遲處死之外的洗刷、抽腸、剝皮以及挑筋、剁指、刖足、斷手、刑臏、去勢等酷刑,一時間,使得大明王朝的朝廷衙役如人間地獄一般。

特別是天天到朝廷上的大臣們,久而久之,對於朱元璋的一些細節也研究得很透了。每日上朝之後,隻要看一看朱元璋穿戴,就知道他心情好不好。朱元璋上朝的時候,如果把玉帶係得高高的,這天他殺人就會少;如果他腰間的玉帶被按得很低,這天他就一定會殺許多人。於是,這天來朝的大臣們,就會麵如土色,惴惴不安。

對這樣的狀況,朱元璋生在其中,似乎渾然不知,久而久之,竟然還漸漸習慣起來。隻可憐作為旁觀者的馬秀英,感到實在是受不了。她不知道朱元璋打下了天下,怎麽會是這樣一個結果?馬秀英已經深深地感到:對於皇上濫殺功臣,對於她的丈夫不斷地造孽,她沒有一點力量來阻止他。於是,她隻有讓自己遠遠地離去,去到那可以看不見血腥場麵的地方。

馬秀英有了這樣的願望之後,立刻就病倒了,她不願意服藥,更不要任何醫生來替她看病,她一心一意的想離開,離開這血腥的朝廷,離開差不多每天都在造孽的朱元璋。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朱元璋當然是理直氣壯的,他本想以自己認為的充分理由,來說服與他漸漸遠去的皇後。他真心地希望這個唯一與他共患難了一生的妻子,能夠就醫服藥,養好身子。然而,他根本無法了解,馬秀英決定一死的念頭是這麽的堅定。

朱元璋離去以後,馬秀英不但不就醫服藥,而且悄悄的拒飲拒食,病情迅速惡化。等到第二天朱元璋再來時,這位賢惠善良的皇後,已經離開了人世間,這一年她剛滿五十一歲。朱元璋萬分地傷心,在馬秀英的臥塌前,他哭得悲悲切切,久久不肯離去。人生真是短暫,朱元璋明明白白的記起了他與皇後馬秀英以往的經曆:

馬秀英是皖北宿州人,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出生,在家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到馬秀英十二歲時,父親因為支持郭子興被元人殺死,郭子興收養了她。到二十一歲時,就嫁給了朱元璋,與他渡過十五年艱難困苦的走向皇權的生涯。朱元璋稱帝後,被冊立為皇後。馬秀英本是位極為智慧、博覽群書、頗具反叛精神的女子。她出生亂世,膽識過人,在艱難險境中,從不畏懼,總是舍身忘己的幫助朱元璋成就帝業,數次救朱元璋於死地。馬秀英做了皇後,雖富貴之極,仍不嬌矜,不辭辛勞地忙乎於後宮,為朱元璋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序。“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朱元璋不止一次地向人稱她。隻可惜她對朱元璋的濫殺功臣反感之極,終憂鬱至死。

在朱元璋悲痛之時,大臣們許多因曾得到皇後的恩惠,受到皇後的庇護,也在為失去了這樣一個善良的人而感到難過和痛心。朱元璋發誓以後再也不立皇後,溢馬秀英為孝慈高皇後,將她葬在鍾山的東麵,後來朱元璋死後,與馬秀英合葬在這裏,稱為明孝陵。這是後話。

作為貧苦出生的朱元璋,對貪官汙吏深痛惡極,“人在政舉”,他借助自己的崇高威望,想方設法,用了極其殘酷的手段來嚴懲貪官汙吏。其決心之大、力度之強、措施之精確,空前未有。曾經一時,也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在他統治的一段時間裏,貪官汙吏受到強烈震懾,也曾有所收斂。可是,在家天下的皇權製度下,做官隻是從上麵來的任命,這本身就是貪官汙吏的溫床,皇上再下決心,又如何能將貪官汙吏消滅幹淨。這是皇權的宿命,也是皇帝的無奈。

朱元璋從建立大明王朝以後,他一直都在大搞“殺盡貪官”的運動。令人遺憾的是,一直到朱元璋壽終正寢,貪官汙吏們還是比較猖狂。以至到朱元璋臨終時,不得不哀歎說:

“天啊!這是為何,貪官如此之多?早晨殺了一撥,晚上又生出一撥!”這是後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