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亂世雄2

每個時代都會產生出相應的偉人,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時代就會把他創造出來。

59、

在朱元璋的一生中,能相信的人並不很多,馮國勝就是其中一個,朱元璋不但相信他的才能,也相信他對自己的忠誠。他這次之所以要把打南京這麽大的重任交給他,一方麵是相信軍師和徐達諸將能拿下南京,更主要的是,這時的朱元璋不僅是想要打下南京,而是想到將如何來治理這個城市。

南京,是他朱元璋一路征戰,馬上要占領的最大一個城市。對此朱元璋非常激動,也非常茫然,因為對於城市的治理,他差不多是一無所知。他盡管也從未打過仗,結果竟然是神鬼差使一般,將乞討時的許多方法用上,竟然每每得手。這一回,當他思考得了這個城市將如何治理時,卻茫然了。不過,這已經難不倒他,經過這幾年戰爭的磨練,他明白了一件事:

許多事情可以請別人來做。而請人這種事,不能都象原來請馮國勝那樣,派個人去就行,他認為得到馮國勝是天在幫他,但他不能隻等天來幫他,還得自己更主動些,更努力些,去找些更有能耐的人。此時的朱元璋已經非常明顯地感到,他需要更有能耐的人來幫,他應該親自去做這件事情!

把攻戰南京的事托咐給馮國勝等人之後,朱元璋喚來沐英與吳良,讓他們跟著自己一道走出軍營,踏上登山的小道。

“我這是帶你們去進攻另一座南京城。”他微笑著告訴他們,見沐英與吳良似乎是不相信的樣子,便笑著問道:“你們說我們有了今天這一片領地,誰的功勞最大?”

“當然是元帥您呀。”沐英與吳良幾乎是同聲說。

“唉,除我以外?”

“我看就數常將軍。”沐英說。

還有徐將軍。”吳良說。

“還有誰?”

“湯和將軍、李文忠……”

“你們呀……怎麽就忘了馮國勝軍師?”朱元璋說:“要成大業,文武都要,武能打天下,文能治天下,兩種人才必要相等,邊打邊治,這才能穩步發展。如今我不止需要武的將,更需要文的臣,待奪了南京之後,這個問題就更突出了:有了虎踞龍蟠之地,沒有真的虎龍,又如何踞得了?蟠得成?”

“是,是,是!”沐英與吳良似懂非懂。朱元璋不管他們,接著說:

“告訴你們吧,就在前麵山中,有位大謀士,叫李善長,是馮國勝在路上給我說的,我曾邀他同來拜請,他說要等取了南京之後,看來他是在吃醋。因為提到李善長,他頗是自愧不如,而我,不是正需要這樣的人嗎?我真等不急了。”

這深山裏,難道真有這麽有能耐的人?沐英與吳良都有些不信,朱元璋告訴他們:熟話說英雄識英雄,軍師敬服的人,應該是沒錯的。沐英聽了不由問道:“這李善長既然能埋頭治國學問,一定家境頗豐,如何不坐南京城裏,反到這深山裏來落腳?”

“埋頭學問的人,家境一般都不很豐厚。”朱元璋說:“這李善長,雖有些田地,請了些雇工,也就鄉下一般有錢人,從小讀書,鑽究學問,不免就難流俗。學問鑽究得越深,越博大,在這動亂之際,無人重用時,便隻有鑽進深山等待時機了。”

正說著,隻見兩位白發老者慕立於道前,恭聲問候:

“元帥,兩位小將軍一路辛苦,我家主人讓我們在此恭候多時了。”

朱元璋及沐、吳二人皆吃一驚。

“你家主人是誰?”

“正是元帥你要找的人,他正家裏候著您。”

“他知道我朱元璋要前來拜訪?”

“如果身邊發生的事都不知,又何以知天下大事,又怎能讓元帥親自來請。”

朱元璋聽到這裏,很是興奮,不再言語,邁開大步,跟著兩位白發老者沿著條青石砌成的小道,往前走去。

60、

這是一所小巧別致的四合園子,周圍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生活其間,果然是其樂融融。“如不是世道如此之艱,太平時節,能爭得這等生活,也就不枉一世為人了。”朱元璋觸景生情。

園子裏,有一男子正聚精會神地讀書,聽到腳步忙把書放在一旁,起身迎來說:

“承蒙元帥大駕光臨,未曾遠迎,還請恕罪。”

朱元璋連忙還禮,走上前去,打量著這裏的主人:隻見他四十出頭年紀,五短身材,健壯精神,督智的雙眼,透著和善之氣。“真是我要找的人哪!”朱元璋想。

“能找到先生,真是老天爺可憐我朱元璋啊。”

李善長聽朱元璋開口便出此言,不免心頭一熱,問道:

“元帥放著攻占南京之大事不去領導,卻反來深山找我,所為何事?”

“南京已是囊中之物,取之甚易。”朱元璋說:“隻是取得之後,無能人治理,我之奪取天下,是為天下人造福,如其不然,奪之豈不是犯罪之事?正為此事,我朱元璋冒昧前來,一是為求治國平天下之道,二是請先生看在苦難百姓的份上,隨我下山,救民於水火。”

“元帥真是太抬舉我了,想我李善長有何德何能,竟蒙元帥如此厚愛。”李善長望著眼前這位比自己小去十餘歲的壯年男子,心裏非常敬佩,問道:

“元帥是濠州人罷。”

“正是濠州鄉下人。”

“濠州往東北不遠,便是沛縣,秦未大亂時,沛縣劉邦,用五年時間,統一了天下,成就了帝業。”

“漢高祖何等人物,我朱元璋怎敢與之相提並論。”

“漢高祖也就是沛縣鄉下人。”李善長說:“視其自身能力,遠不及元帥你。”

“先生此言,朱元璋實在羞愧不已。”

“我說的全是實話,並無半點不實之詞。”李善長嚴肅地說:

“我雖不深知元帥,但也聽說一二。元帥智救五河之圍,勇奪元軍糧草,智勇無比;取定遠、奪滁州,得濠州,均是上謀伐之;攻城掠地皆以妙計奪之,奪之後安之撫之,深得民心民意,尤其是巢湖水師歸降、曹良臣部下臣服,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樁不可與劉邦相比?”

這是朱元璋第一次聽人將他與一個有為的皇帝對比,早已是熱血上湧,興奮不已,卻還是強作鎮定,問李善長說:“劉邦尚不及元璋,何以五年而成帝業?”

“劉邦自己說過,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裏之外,不如張良;掌握國家資源,安撫百姓,使作戰時供應充足,不如蕭何;集結百萬雄師,戰必勝,攻必克,指揮戰鬥的能力,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世間少有的奇才,劉邦不如他們卻能用他們,這便是他所以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項羽連一個範增也不能用,當然為其所敗了。”

“依先生之見,我之用人之道,差距在何處?”朱元璋問道。

“我看元帥用人之道,並不遜於劉邦。”李善長說:“元帥能獨立用兵,也不過一兩年,現在文有馮國勝,武有徐達、常遇春。也可算是人才濟濟了,更難得的是,元帥能禮賢下士,如我這等平庸之輩,元帥尚能親顧。而今天下,不滿蒙古人所為,避之藏之深陋處的棟梁之才,又何止千萬。”

“先生可告之元璋,馮國勝、徐達,可與蕭何、韓信相媲美?”

“我看足可相媲美。”

“好,天憐百姓苦於戰亂,天憐元璋無能為力,請先生受我元璋一拜。”朱元璋說罷便要跪下,李善長慌忙扶住:

“元帥有何吩咐,盡管開口,我李善長遵命就是。”

“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朱元璋喜形於色:“我就枉自作大一番,屈就先生隨我下山,為我之張良。”

“是我李善長作大了,元帥隻需續前繼下,努力為之,無論氣度、勇謀皆非現在各路義軍領袖可比,奪取天下,隻是遲早之事。我李善長能追隨元帥,是為天憐我麵壁三十餘載也。”

說罷,倆人都哈哈大笑,良久才止。山高路遠,倆人又談得來,便繼續談著。李善長吩咐準備了一桌豐富的晚餐,用過之後,朱元璋讓沐英和吳良住在隔壁,自己與李善長徹夜交談,直至天明。為著朱元璋著想,李善長便不再言語,佯作睡去。或許是山裏的空氣特好,或許是與李善長的一席長談令朱元璋所思甚多,朱元璋竟無半點睡意,見李善長不再言語,便悄悄起身,走入庭院。

61、

別致的小院,滿園的翠綠,朱元璋深吸著清新的空氣,聞著陣陣的花香,頭腦異常地清醒,一時萬千的思緒:

初入濠州城,他隻是為了尋條生路;同那些將軍元帥久了,便產生不過如此的想法,有了這樣的想法,便有了自信,隨著自信的潛滋暗長,即產生了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的狂念;結果這念頭竟然實現了,朱元璋終於成了一路諸侯;這一變故的果實,是又偷偷地萌發著一個更為狂妄的念頭,戰勝他們,一一戰勝那些將軍元帥、大王皇帝。“大丈夫當如是耶!”成了他豪氣中的一語。

原來,朱元璋的這個念頭還很模糊,還很不堅定,因為那些將軍元帥、大王皇帝,實在是太強大了。然而,從昨天到今晚與李善長的一番談話之後,朱元璋清楚了這個念頭,堅定了這個念頭。我朱元璋一定要戰勝他們,要一一戰勝這些將軍元帥、大王皇帝。我完全有能力象漢高祖那樣,奪取天下!取而代之!

朱元璋這麽想著,渾身感到燥熱,他讓吳良打來一盆清泉,從頭上辟頭蓋腦地淋下來。

“走,跟我爬到山頂上去。”朱元璋說。他還是化緣時養成的習慣,遇上事情,總喜歡爬上山頂,眺望四圍遠方。

太陽已經噴薄而出,把那殷紅的光芒四射開來,遠山連綿起伏,烏雀在身邊歡快地歌唱。

“太美了,太美了!”朱元璋說。

“不知南京戰況如何。”吳良在心裏想道。他實在不明白,大戰之前,元帥竟有心思帶著他們出來遊山玩水。要求賢人,也要等到攻占了南京之後啊!吳良雖然這麽想,但卻相信朱元璋之所以這麽做,一定有他更好的道理,因為從過往的事情來看,他實在太崇敬他的元帥了。

要不是李善長與沐英尋上山來,朱元璋還在遠眺凝思。多年的習慣難改,隻是他如今凝思的內容不同罷了。以往他想的主要是如何得到些食物充饑,能夠繼續活下去;如今他想的主要是如何得到權力和榮譽,能夠統治更寬闊的領地。其實,一個人無論他想要什麽,隻要能夠得到了,他都會一樣的快樂。

用過早餐,李善長簡單地安排了一下,立即帶上百餘位家丁,隨朱元璋下山。快到山下時,沐英實在忍不住了,不由脫口問道:

“不知此時南京戰況如何?”

“我已經與李先生談妥了,我的任務是如何論功行賞,你們到時也可以幫我參謀參謀。”朱元璋爽朗一笑,說:“至於李先生,我要請他幫我立法建製,布告安民,製定管理南京城的方針政策,製定今後的軍事方略。唉!要做的事情真的是太多太多!”朱元璋說著,得意地一笑。

吳良聽了,大吃一驚,問道:“李先生,難道南京已經攻克了?”

“今日不克,明日一定可以攻克。”李善長說。

“真的?”

“絕對假不了。”李善長非常認真地說。

“你在山上,怎麽會知道?”

“我……”李善長還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他要不知道,我會帶你們上山來?”朱元璋點了點頭,微笑地望著吳良。

吳良望望沐英,然後又望望李善長,再望望朱元璋,一付困惑不解的樣子。

朱元璋見了,哈哈大笑,笑出了眼淚。然後高興地說:“其實,我已經攻克一座南京城了。”言罷望著李善長,又一陣哈哈大笑。

沐英似乎明白了什麽,若有所思的看著李善長,就剩了吳良似乎什麽也不清楚,差點急出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