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還魯施教聚眾講學2
81、
第二天照例是個難得的好天氣,孔子真想上山去打獵。但是,來了太多的新生,他隻好壓抑住自己的那點興趣,心靜神逸地走進講堂。這一堂課講的是教育的培養目標,孔子端正地站在堂前,目光久久地打量著他的學生,特別是剛來的幾個,冉求、子貢、顏回、高柴、宰我、商瞿等,他都非常喜歡。
“我們今天來學習,主要是培養我們具有仁義之心,做一個於國家、社稷有用的、堂堂正正的君子。”說到君子這個話題,孔子因為思考得太多,說得特別起勁,一口氣說了兩柱香的時間,這才停下來讓學生們自己討論。
“怎樣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君子呢?”十幾歲的子貢,首先站起來提問。
孔子聽了,開口便答:“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夠得上是一個君子了。”
“夫子是說,作為君子,不能隻說不做,而應該先做後說。是這樣嗎?”子貢說。
“是這樣,正是這樣。你理解得很正確。”
“是夫子講解得很到位,我非常認同。”
“可是,我還是要問你,為什麽應該先做後說呢?”孔子追問道。
“因為隻有先做後說,才可以取信於人。”子貢脫口而出。
“這樣,是這樣的!”孔子點點頭說。
“我還有一個問題,不知能不能再問老師?”子貢說。
“可以,當然可以,在討論時什麽都可以問,隻要有疑問就可以提。”孔子說。
“天下事,老師都能回答嗎?”
“肯定不能,但說出來,有這麽多人在這裏,我們可以討論啊。上次我不是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話,難道就隻有我師,沒有你師?”說到這兒,孔子笑了,許多學生都笑了。
子貢沒笑,嚴肅地問道:“現在,我們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廟都要用一隻活羊,我們能不能不用這隻活羊。這樣一來,不就可以節省一隻活羊了嗎?”
按照周禮的規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際,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給諸侯,諸侯把曆書放在祖廟裏,並按照曆書規定每月初一日來到祖廟,殺一隻活羊祭廟,表示每月聽政的開始。當時,因為魯國君主已不能親自去祖廟,但仍然殺一隻活羊祭廟。所以,子貢提出不用這隻活羊。孔子聽了,心想,魯君雖走了,能祭祖還是好事,為什麽就舍不得一隻羊呢?這子貢,聰明固然聰明,隻是太精於算計了。這麽想著,孔子提高聲音說:
“賜啊!你愛惜那隻羊,我卻愛惜那種禮。今後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定要想想屬重屬輕啊!”
子貢聽了,點點頭,稍停一會又問道:“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這樣的人怎麽樣?”
“這也算可以了。”孔子回答說:“但是,這與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還是不及的。”
子貢聽了,認真地想了想,說:“《詩》上說,對待學生,‘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老師剛才這麽教我,就是說:做人要象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又象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就是要精益求精,是這個意思吧?”
孔子聽了,非常高興地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能夠在學習中舉一反三,我已經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子貢,複姓端木,諱賜,字子貢,時年剛剛16歲。孔子見他小小年紀,所思所想非常的有見地,不由得分外喜歡。從此,孔子對子貢一直非常欣賞。公元前484年,齊國大將田常欲舉師伐魯,地微人寡的魯國危在旦夕,孔子為了拯救自己的祖國,需派一名得力的弟子前去說齊救魯。孔子在眾弟子中選來選去,最終選上了子貢,派他去說齊救魯。子貢不辱師命,大智大勇,先後多次周旋於齊、吳、越、晉、魯之間,以高超的外交辭令,在十年出使之中,成功地製造了“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千古佳話。
後來,又因孔子的推薦,子貢長期擔任了魯、衛兩國的宰相之職,在魯國和齊國國君的會議上,說服了齊國國君歸還了當初奪占的魯國城池,立下赫赫功勞,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