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悠然為官的日子學琴師襄1
52、
春日的天空還是這麽晴朗,曲阜的街道還是這麽熱鬧。在這晴朗的熱鬧中,孔子、懿子還有南宮容,他們的心情卻象蒙上了一層陰雲,都不太好,儼然若三條串在一起的魚,木木然朝季府走去。已經看到季府宏偉的大門時,南宮容首先站住了,呼喚孔子說:“夫子,請停一下。”
孔子停住了,回過頭來,望著南宮容,關切地問道:“有什麽事嗎?”
“容認為,這樣的事,夫子可以不去,由我與懿子去向宰相說一聲就可以了。”
“對,既然不替他做事了,夫子用不著去聽他訓斥。”懿子附合南宮容說。
“對啦!我也正想說這件事。”孔子點點頭說:“不過,我的看法與你們的正好相反。現在,我得去,你們倆可以不去,你們何必跟我一道去聽他的訓斥,馬上就回去吧。”
南宮容和懿子,都不解地望著孔子。
“做事得有始有終,我得去向宰相大人辭行。而你們,則沒有這個必要。”孔子平和地說。
看著南宮容與懿子走了,孔子謹慎恭敬地走進季府。他進門時將身子縮得很緊,好象那宏闊的大門容不下他似的。進了大門以後,他不走中間,靠邊兒往裏走去。在過門坎時,他總是高高地抬起腿來,仿佛那門坎有刺。遠遠地,孔子看見季平子坐在上堂,他的臉色莊重起來,加快了腳步,向他走去。到了上堂,孔子提起禮服下擺,更加地謹慎恭敬,屏住氣好象不呼吸的樣子。
“聽說,你不願為我操持泰山的祭祀?”季氏鷹樣的雙眸一直盯著孔子,也不等他行禮,就開門見山地問道。
“不是不願意,而是實在不敢為。”孔子說。
“不敢為?是因為什麽?”
“但凡君子,都有三項敬畏:一敬畏天命、二敬畏有道德的人、三敬畏聖人的話。此行聽聖人說隻有天子和諸侯才可以祭祀名山大川,丘因此不敢違背。”
“是啊,是這樣,你不敢違背聖人。”季氏狠狠地瞪了孔子一眼,把頭猛地扭向一邊。
“孔丘告辭!對不起了!”孔子低聲說完,行過大禮,退下堂來。他一路憋著口氣,小步匆匆,一直走下台階,到了外麵,這才長長地籲了口氣。適才肅然的一張臉,這才舒展開來,顯出和悅的樣子。就在這時候,陽虎迎麵走來,看見孔子,雙手一揖,譏諷道:“恭喜、恭喜,夫子離開季府,不知要到哪裏去?”
孔子對他笑笑,心想:你走小道,自然可得眼前之利;我走大路,終究會達到目的。你看我實在倒黴,我看你實在可憐。不管是你笑我還是我憐你,都是因為我們不同道。這麽想著,也不願去看陽虎一眼,加快了腳步,像鳥兒展翅一樣迅速地飛去。
孔子在曲阜繁華的大街上緩緩地走著、走著,突然聽見從很遠的地方傳來陣陣樂曲的聲音,禁不住停住腳步,抻耳聆聽。隻聞那聲音沉著,似雷動魚龍,弦弦頓挫;又如江空月出,清輝滿地、飄飄入心。聽著、聽著,孔子感到渾身清爽,浩然之氣,盈胸充沛。
天啊!天下竟有這般美妙的樂曲!孔子在心裏喊著,忘了要回家去,隻循了音樂傳來的方向,匆匆尋去。他又回到了剛剛離開的宮門,受了孔子冷落的陽虎還在那兒漚氣。見孔子突然又轉身回來,還誤以為是向他來道歉的,臉上立即露出冷笑,凶巴巴地等著,想好好地給孔子一個下馬威。奇怪的是孔子象似根本就沒有看見他。仔細地辯聽了一下聲音,孔子發覺音樂是從宮門的左邊傳來的,這才又匆忙地向左邊走去。在綠樹掩映的一條小道上,他一直往裏走去,不知不覺來到師襄的府地。
師襄是魯國最有名氣的樂官,善擊磬,也稱擊磬襄。原來是師襄子在彈奏,難怪這麽好聽啊!孔子在心裏說。他此時什麽也看不見,己經是如醉如癡了。他想去敲門,又擔心妨礙了師襄子的彈奏,於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門邊等著。
日頭慢慢的滑下山去,天漸漸地黑了,音樂也不知什麽時候停下來,孔子卻還在門邊站著。一個清秀的女童開門出來見到孔子,吃驚地問道:“你是誰,為什麽站在我家門前。”
孔子清醒過來,看了看女童,說:“我是孔丘,因為喜歡音樂,想來求教,故而站在這裏。”
“我的父親從不教人,你還是回去吧。”女童認真地說。
“請你去告訴他,孔丘求見。”
“好吧!”女童說完,轉身小心地關好門。沒過多久,師襄出來,熱情地迎了孔子進去。到了正屋,孔子倒身便拜,說:“還請師襄教我學習彈琴。”
師襄連忙上前,說:“夫子願意學琴,是師襄子的榮幸,還請夫子快起。”
“這麽說,你是答應了?”孔子似乎有些不相信地問。
“當然是答應了,而且我一定盡力。夫子這麽聰明,不出半月,一定能學成。”
從此以後,孔子每日準時來到師襄家裏,跟他學琴。在孔子的要求下,師襄子教了孔子聽到的那首曲子。先從一個音節的練習開始,直到學會整首曲子,孔子花了不到半日的時間。接下來的一連十日,孔子每日彈奏整首曲子,日複一日,越彈越有興趣,手法也從生疏臻至於熟練。師襄子來聽了,非常高興,愉快地對孔子說:“夫子已經諳熟這首曲子,今天我再來教你一首新的曲子!”
孔子聽了,從琴桌前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對襄子一揖,說:“我現在隻能夠熟悉地彈出曲譜,卻根本沒有掌握彈奏的技巧,讓我繼續練習下去好嗎?”
師襄子非常高興,點點頭說:“好吧,就按夫子說的這麽去做吧。”
於是,孔子還是每日準時來到師襄家裏,繼續練習那首曲子,越彈興趣越是濃厚。又過了十日,孔子的手法已經很熟練了,樂曲彈奏得非常和諧悅耳。師襄子再一次來到孔子的身邊,認認真真地聽他彈完一首曲子,然後說:“夫子,你現在對彈奏的技巧已經輕駕就熟,我可以再教你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聽了,仍然搖搖頭,說:“我的彈奏技巧雖然已經輕駕就熟,可是我自己感到還沒有能夠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你讓我繼續練下去吧!”
襄子聽了,對孔子說:“你是個天生的音樂奇才,我非常敬佩你。我相信,你的琴聲,會比我彈得更加動聽。”
孔子聽了,笑著問道:“老師,能說說理由嗎?”
襄子說:“道理很簡單,無論學什麽,隻要能充滿興趣地學下去,就會一直提高。隻有你的興趣開始降低時,你的學習才會減緩速度。如今,對一首曲子你竟然能夠保持這麽長久的興趣,這在別人、包括我也是沒有過的。所以我說你今後的琴聲,會比我彈得更加動聽。”
“謝謝你的誇獎,但願能夠如此!”孔子說完,對襄子一揖,又興趣盎然地去練習彈他的那首曲子。
53、
春意越來越濃了,一陣大雨過後,遠山似一匹綠綢,水歡歡地流淌,鳥悠悠地鳴唱。孔子又練習了許多天,琴聲多次留住了師襄子的腳步。師襄子終於忍不住了,來到孔子的身旁,看著他如癡入迷的樣子,高興地說:“來吧,夫子!從頭到尾地彈一曲給我聽!”
孔子聽了,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對襄子一拜,說:“孔丘遵命!”說罷,孔子坐下,熟練地彈琴。
古曲行雲流水般地從琴弦上飄出來,開始的空弦低音,莊嚴而宏偉。琴聲讓人仿佛進入古公亶父、軒轅黃帝直到文王武王盛世時期。那讓人敬仰的亶父、軒轅、武王、文王,一個個多麽響亮而又偉大的名字,出現在聽者的眼前。這都是些值得人們崇拜和敬仰的人,是一些讓人們聽了名字都會熱血湧**、蕭然起敬的人。他們就像一座座高山,永遠駐立在人們的心中。聲如天籟之音的空弦,洪博厚重、色彩清悅,讓人聞之平和中又有幾許精彩的興奮。
師襄被這精妙的彈奏迷住了,他閉著眼睛,頭微微地朝上仰著。“美哉、壯哉,讓人情動於中而癡醉於心矣!妙!妙啊!”他在心裏不停地讚美著。
孔子雖然聽不到師襄的讚美,卻分明地從氣氛中感覺到了師襄心底的聲音,一絲微微的笑容,在臉上流露出來!迷啊!醉啊!多美妙的感覺!孔子繼續彈琴,比原來更加地入迷。一種柔和而親切的旋律接著原來莊嚴而宏偉旋律出現了,那鳥語般的奏鳴,讓人直想敞開桑子隨著音樂高唱起來。琴聲中流露出溫暖而率真的感情,讓人想到了山川日月對人類無私的愛。
“真到位啊!”師襄子感慨地說:“對愛的理解,夫子啊顯然比我更深。他的彈奏讓我看到了一種發自內心對人世萬物的摯愛,讓我看到了夫子寬廣博大的心懷。”想到這裏,襄子不由得睜開眼來,去看孔子。
孔子仍然沒有聽到襄子對他的讚歎,仍然是從氣氛中聽到了襄子心底的聲音,仍然是繼續地、如癡如迷地演奏他的曲子。隨著孔子手指的輕挑慢撥,旋律漸漸地變化發展,一幅幅人類生活的美好圖景,展示出來。山川江河是這麽的美,日月星辰是這麽的無私,人性與人情美得讓人陶醉……人生在世,世間萬物,真美!!
襄子聽著,心醉了。作為一個著名的樂師,他第一次聽到這麽美妙的曲子,這是他親手教出來的學生彈奏出來的曲子。他癡醉中露出對孔子的敬佩,也露出一種自豪,一種老師的自豪。這天底下,除了父子對兒子,就是老師對學生,隻有這兩種人,才會最真心地希望對方超過自己,而且能夠因此自豪。這時的旋律,暫時地進入了低音區,給人以一種醇和而溫厚的感覺,正好讓人不要完全入醉,能留一份清醒,在暫時的逗留中回顧一下剛演奏的激越高昂與雄闊,在對比中來領略樂曲的美妙。
美是一種感覺,存在於現實中,更存在於心裏,而存在於心裏的,比存在於現實中的似乎更加重要。心中如果有美在,在生活中更隨處可以拾到美了。真正的音樂人,無論是演奏者還是欣賞者,如果心中沒有美,是欣賞不了音樂的。美是種感覺,也是一種存在,而且是一種對比的存在。在美中陶醉得時間長了,更能發現現實中美的東西,於是便會提出種種的詰問。這詰問借著旋律和節奏表達出來,使樂曲變得低沉,象是陰雲深處的雷鳴,一種帶著沉思的抑鬱,有些重,有些悶。人世間也如大自然一樣,有光明和黑暗,有陽光與陰霾。跌宕的節奏,吟誦的語調,自由的旋律……襄子聽著,想著,仿佛是看見了孔子仰對蒼天,在思考著人生,思考著動亂的社會,思考著百姓的苦難。
“夫子是赤城的。”襄子在心裏說:“他關心自己的命運,更關心天下人的命運,隻要他能活著,他就會為天下人去盡力做他認為值得做的事情。”
樂曲在襄子的思考中,在孔子的彈奏下,進入了一種豁然清曠的情境,仿佛是突然天開雲散,柳暗花明一般,讓人看到了很遠,看到了很美的東西。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途!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沒有什麽絕境,一切都有待於人的努力。天行健,大自然一直都在自強不息,從來沒有突破不了的黑暗和困境。黑暗來了,太陽被迫離去,可是她並不就此罷休,而一直在努力著,不久,她終於又出現在山頂,日複一日,年年歲歲,需要多大的毅力,又需要多大的勇氣。然而,她就是這麽抗爭著。自強不息,這才使得人類不乏光明。
樂曲越來越舒暢、柔美,音色對比更加鮮明,給人以撒脫、清新的美感,讓人進入一個非常美妙,非常向往的境遇。讓人看到了仙山瓊閣,看到了悠閑幸福的人群,四處是祥雲輕舞、仙鶴歌唱、麋鹿哺乳、青鳥相親。
孔子笑了,一臉無比向往的笑;襄子也笑了,也是一臉無比向往的笑。他們的笑聲中,蘊含著對美好社會的向往,也展示出他們改變眼前社會的決心。美好是人的追求,人之所以活在這個世上,就是要追求美好。如果你還認為自己是個君子,你就有責任去追求美好,不僅為自己,而應該是為更多的嚐嚐眾生!
孔子與襄子都這麽想著,臉上露出靜穆而安祥的笑容。樂終於在他們安祥而靜穆的笑容中,結束了。倆人卻一動也不動,似乎都感到這美妙絕倫的音樂仍然在耳畔響著,一直響著,根本沒有消失。
曲尾的泛音終結句使整個樂曲複歸於靜穆、安祥。這種狀態讓人的心靈得到升華,享受著溫馨的美妙,就象是喝酒到似醉非醉、做夢到似醒非醒的時候一樣。一時間,孔子與襄子都象是進入仙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