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致讚普座下2
聰慧通達明察秋毫的讚普座下:直到現在,卑職仍然不能完全信服初生嬰兒用多種語言敘述內容繁雜之《寧布桑瓦》,並同聲傳播到遠近各地,且被唐人一字不漏地紀錄到馬蓮紙上。此前,我們從唐朝軍隊中繳獲很多此類紙張,因為易燃,不予重視。沒想到,俘虜在吐蕃新征服的土地上,用他們的傳統方式記錄了尚修羅口述內容。令人萬分懊惱的是,經悉心比對,流行於世的多部《寧布桑瓦》與密藏在赤伽蒙約山穀的《寧布桑瓦》內容竟不差隻字!卑職不能斷然否認兩種版本之真實性,也不敢盲目相信這些無法解釋的奇異現象,隻能暫時稱之為“玄密之物”。卑職派遣心腹往四處地毯式搜繳馬蓮紙質《寧布桑瓦》,當場燒毀。可是,馬蓮紙太多了。據調查,唐軍每次出征,上到將帥,下至士卒,都備有記述軍功的毛筆與紙張。他們互相傳抄。因此,繳不完,燒不完,《寧布桑瓦》反倒像野草般蔓延。種種努力都是徒勞。卑職萬般無奈,便想辦法讓大家忽略其事。因為,以尚修羅代替小王子作質子乃是王室機密,隻有少數人清楚端倪。或許,尚息東讚、尚結息、論泣藏也蒙在鼓裏,倘若他們知道內情,怎麽敢揪住《寧布桑瓦》不放?如此糾纏下去,真相泄露,勢必損傷聖王聲譽,若心懷叵測者圖謀不軌,乘機興風作浪,將在吐蕃朝野間引起內亂,吐蕃與回紇結盟共同對付唐朝之宏大謀略也將功敗垂成!基於一係列類似擔憂,卑職隱瞞實情。其後,烏蘇米施可汗受唐朝**,違背盟約,拒送小可汗“忽”到邏娑作質子,又不交還“倏”。他們甚至不承認吐蕃遵守承諾、送出質子之事,更由於奸佞小人搬弄是非,使聖王心生迷瘴,誤以為卑職陽奉陰違,蔑視王令,藏匿尚修羅……嗚呼!讓卑職承擔烏蘇米施突發變故之罪責,實在冤枉!盡管尚修羅剛出生就無師自通多種語言並且精神飽滿,連續口述,表現得違反常理,靈異奇怪,但他確實在石堡城降生,且在七天後更名為“倏”,送作質子。卑職願以多年征戰所獲財富與榮譽作證。如今,蒹葭已死,尚修羅杳無音信,其存在過的可靠證據乃是版本雖多、內容卻完全相同的《寧布桑瓦》。因此,卑職將寫在六十四張黑犛牛皮上的《寧布桑瓦》分為八卷,是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呈送今秋之大協商會議,請聖王與諸大臣裁決。
機敏圓通料事如神的讚普座下:毋庸諱言,尚修羅所有行為都讓卑職難以置信,對其口述《寧布桑瓦》更是疑慮重重。這簡直是燙手山芋,食之傷人,丟棄可惜。卑職對它猶如老虎之於刺蝟。既不能信其有,也不能信其無,更不能信有也信無。不過,也許正因為目前狀態如此膠著混亂,倒顯示出某種不可辯駁的真實性,可排除人為造假之嫌疑,足以證明尚修羅確實存在過、敘述過及曾被交付給王室密使的堅實證據。
《寧布桑瓦》內容玄密,涉及吐蕃王族曆史發展,部落間紛爭、往來及和親事,對吾國衛茹、約茹、葉茹、藏茹、千戶府、下千戶府、元帥、副元帥、百戶長、千戶長、萬戶長、大將、副將、判官等設置及兵員布置無不述及;同時,還詳細敘述唐朝,吐穀渾各部,突厥默啜、特繭俟、葛邏歌布邏等各部,奚人,上頦垂於胸口、食人肉之高麗部落,平素不著衣衫之百濟部落,吃狗肉部落,住在樹上之林中野人部落,肌膚黎黑、頭發如水馬鬃毛之南蠻部落,恒居水中之魚人部落等等。卑職以為,《寧布桑瓦》中弘揚吐蕃王族文化精神部分內容值得稱道,其它虛無玄妙、光怪陸離之事,變化多端,龐雜繁複,令人腦昏目眩,可視為滑稽之夢語或混亂之風語。例如,與唐人羈縻多年之突厥,其先世源自葉尼塞河上遊牧部之丁零、鐵勒,後南遷至高昌博格達山,又受柔然部逼迫,遷阿爾泰山,以漠北為中心,在鄂爾渾河流域建立突厥汗國,轄地劃分為“突利”(東部)、“達頭”(西部),其疆域最盛時東到遼海, 西瀕西海, 北至北海,南臨阿姆河南。其汗國官製有葉護、吐屯等28級,最高首領為“可汗”,子弟稱“特勤”,將領稱“設”。後來,突厥汗國分裂,東、西突厥以阿爾泰山為界,西突厥有十姓部落,分為五弩失畢部(置五大俟斤)和五咄陸部(置五大啜)。東突厥可汗王室為原突厥可汗正支嫡係之後,故被直呼為“突厥”。尚修羅對這些曆史、掌故、人名記載詳細,但對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李淵等唐人霸主向突厥北麵稱臣、接受其可汗號事卻隻字不提,何故如此?另外,還有很多謎團目前尚未破譯:尚修羅為何要在突厥、回紇大小可汗名字前加上“幽都王”作為識別符號?他所謂的“三身”究竟指什麽東東?神鳥羲和所產之十顆巨卵“混沌”與常羲所產十二顆巨卵“倏忽”(據舍人考證,羲和是十位太陽神之母,常羲是十二位月神之母,他們共同調和陰陽;也有舍人堅持認為兩者暗喻唐人十天幹與十二地支。這兩種說法僅供參考)純屬子虛烏有,尚修羅為何要津津樂道?如果說尚修羅敘述中某些內容與曆史事實偶然重疊,那麽,他預言的未來之事竟如戲劇情節般展開,如何解釋?難道那小子剛出生就曉得赤德祖讚將於十年後遇刺身亡?明明是尚息東讚、尚結息、論泣藏在河曲俘獲“倏”、“忽”,然很快又讓哥舒翰搶走,為何卻將事主換上卑職名字?難道“倏”、“忽”果真是失蹤多年的尚修羅與回紇小王子?難道他們具備跨越時空刺殺赤德祖讚的能力?他們何故作出不虞之舉?……《寧布桑瓦》多處文字如野馬狂奔,塵埃飛揚,荒誕不經,類於《山海經》《占夢書》,時見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當然,其中也不乏崢嶸高論、浩**奇言,且最大程度體現客觀真實,舉凡所涉唐朝相關曆史,經舍人考證,多有巧合,非臆想推演所能為,實在疑惑!例如,武則天太後61歲時,唐朝就在正月初一將弘道元年改為嗣聖元年,二月初七,改為文明元年,九月初六,再改為光宅元年,令人目不暇接。另外,盡管唐軍不堪一擊,但軍事設置卻變化無常,唐朝皇帝在西域設立安西四鎮節度使,總部設安西都護府,次年,安西大都護領四鎮諸蕃落大使。兩年後,安西都護領四鎮節度使,支度經略使;副大都護領磧西節度、支度經略使、總部設西州;又十三年,伊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合並為安西四鎮北庭經略、節度使;又十年,安西四鎮北庭節度使分成北庭節度使、安西節度使,安西節度使仍設安西都護府;又十六年,安西四鎮節度使改名鎮西節度使;又十年,更名安西節度使。如此反複無常,足以讓鳥雀迷路,狐狸忘家。令人費解的是,唐俘對《寧布桑瓦》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在牢獄、修築城堡工地、草灘牧場、兵器修補坊、鎧甲鍛造坊、牛羊屠宰地、釀酒坊、磨麵坊等處紛紛傳誦,且賦予另外一個名字《野馬》,將尚修羅稱為“野馬王子”,簡直是信口雌黃! 盡管自《寧布桑瓦》誕生之日起,唐俘再未發生過暴動、嘩變、逃亡、抗命之類突發事,吐蕃軍因此全力以赴,東征,戰果輝煌,盡管因其獨特的的歸化作用,雪域神軍得以牢牢控製隴西之地,收獲唐朝土地、人口越來越多,而《寧布桑瓦》也將在教化方麵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也不能越位將尚修羅稱為王子啊?
起初,卑職非常清楚這種目無王法之稱謂足以導致死罪,斬殺唐俘,堅決製止,但效果不佳。尚息東讚、尚結息、論泣藏之所以密告卑職圖謀造反,以此為首要罪證。其實,二尚一論的真是意圖乃是借機改變王廷攻克唐都長安之戰略,調轉吐蕃大軍,指向西南,徹底征服南詔全境。眾所周知,南詔地多高山大川,急流險穀,行軍極其不易,放牧更難,富庶怎比河西、西域?何況,唐朝在劍南布置重兵,取之何難也!當前,蕃軍士氣高漲,人心歸一,若乘勝出擊,攻取河西,切斷西域同中原聯係,再分而取之,以河西為吐蕃襟帶,在沙州佛都敦煌建立與邏娑遙對之“德嘉沐”,就能實現讚普之藍圖構想,豈不快哉?
聖明智慧的讚普啊,吾高原鐵騎之所以勢如破竹,節節勝利,貴在精誠團結,密切配合,如若互相猜忌,發生內訌,實則助唐力而削蕃威也!是為此,尚讚摩在大協商會議之前,特遣飛鳥使將舍人最初書寫在牛皮上之《寧布桑瓦》原件星夜送達王宮,以期冰釋前嫌,與二尚一論同心同德,謀取河西、長安乃至全唐;同時,卑職發誓抓獲“倏”、“忽”,探明究竟。
在吐蕃大軍節節勝利之際,也祈望讚普明察。至於誣告卑職蓄意謀反,誣陷目前身份及行跡尚未確定之尚修羅,則純屬無根無稽之談。
陛下!擔任囊日倫讚讚普宰輔之尚囊曾經如此歌唱:
去年、前年、更早之時,
殺死雄性的野犛牛,
南方的樹木以竹子為最佳,
如果不用鐵器劃開竹子,
竹子永遠射不穿,
如果不用鷹翎來裝飾,
野犛牛永遠獵取不到。
埃布雖然是出山羊的地方,
做口袋以豹皮為最佳。
如果不用針來刺,
牛筋永遠不可能穿過。
如果牛筋不穿過,
皮口袋永遠不會自己做成!
以前,卑職參加曆次大小協商會議,都要深情歌唱。今冬,由大論尚多熱在丹瑪岩大日如來佛堂廟召集的冬會中,卑職對自己命運難以預測。無論如何,請聖王允許唱完這首聖歌。之後,若處死,則請在貝溝受刑;如沒收全部財產、草場與奴婢,則請同意族人及近侍在文成公主主持雕刻之佛像前或金城公主派人修飾加固之殿堂中潛心修行,朝朝夕夕,為赤鬆德讚、悉勃野王室及萬民眾生祈福!
若蒙明察是非,則一如既往,效忠王朝,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吐蕃文代筆舍人:虛空蘊
唐文代筆舍人:馬昭武
時間:玄宗天寶十三年
吐蕃文抄錄者:益西央
唐文抄錄者:王 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