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東灰山,西灰山

從山丹開始,我們考察的史前遺址主要是四壩文化分布區。民樂縣東灰山、西灰山也是這個文化類型。

7月16日上午,汽車出山丹縣城,背負陽光,在柏油路上快速行進。兩邊白楊樹從窗前閃過,連成墨綠的一道屏風。

從考察團成員交談中得知,大家對四壩灘的印象非常好,昨晚興奮難眠。據說易華兄強拉葉舒憲、劉學堂兩位先生交流感受,後來他激動難抑,到院子裏轉圈。足球明星欣喜時也常常跑圈,裸奔,狂呼。葉舒憲先生淩晨3點就起床到衛生間寫文章,以免影響別人休息。我提醒葉老師,要注意休息。葉老師說,睡不著,躺著浪費時間。

離開綠洲,進入戈壁灘。藍天,長城,雪山,公路,鐵路。烽火台。火辣辣的陽光。大家同易華就胡基與磚的問題再次爭論一陣,誰也說服不了誰。

經過一段狹窄地帶,長城就橫亙在鐵路與公路中間,眼見得祁連雪山也近在咫尺。大家欣悅,下車,拜謁飽經滄桑的長城。這段長城係黃土夯築。不見“胡基”不見“磚”,唯有殘垣對長天。長城時有倒塌處、斷裂處,但雄風猶在。其中一處斷開處,狀若猛獅,引領一帶土龍,匍匐在地,蓄勢待發。

張掖境內的漢長城,主要在山丹、張掖市、高台、臨澤。還有一段從金塔沿黑河北通居延。山丹一段完整的土築長城,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專家譽為“中國的露天長城博物館”。漢長城建於前121~前101年,因地製宜,就地取材,起沙土夯牆,夾雜紅柳、胡楊、蘆葦和羅布麻等,異常堅固。外側取土處形成護壕,內側高峻處燧、墩、堡、城連屬相望,雖經曆2000年風雨滄桑,英姿不減,似矯龍蜿蜒,橫空出世,氣魄宏大,是河西走廊一道舉世矚目的亮麗風景。漢武帝還在黑河下遊的居延設都尉,歸張掖郡太守管轄,再在其地築城設防,移民屯田,持續200多年,留下大量漢簡,內容涉及科技、軍事、農業、經濟、養老製度、撫恤製度、吏製等。尤其是農墾屯田記載細致到屯田組織、農事係統、屯墾勞力、田倉就運、田卒生活、剝削形式和剝削量,以及農具、籽種、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內銷、外運、糧價、定量等。居延漢簡掩埋於城牆廢址和大漠流沙之中,20世紀被中外學者發現,譽為20世紀中國檔案界“四大發現”之一。(插圖7)到前麵岔路口,山丹文廣局朋友返回,民樂文廣局局長王登學、副局長陳之偉等人迎接。汽車駛進鋪展在大馬營灘上的砂路,顛簸著,一路向南。兩邊大片大片的荒地不像戈壁灘,似乎是古代廢棄農田。偶爾可見桀驁不馴、孤傲挺立的烽燧。在河西走廊,這種烽燧墩台比較密集,它們的設立、建築、使用、廢棄都牽扯到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幽怨哀傷與悲歡離合。但這一切都隨風飄散,歸於塵埃,永遠失憶。古時候,烽火台由地方官吏管轄,最高長官以下還設有不同等級的官吏,如都尉、鄣尉、候官、候長、燧長等,並且,還按照各烽火台遠近大小,分別配置若幹兵卒。遇有敵情,白天舉煙,夜晚放火,迅速傳遞軍事情報。如今,那曾經牽動過多少代人神經的“警報器”早已失去使用價值,那些管理過的各級官吏戍卒也遁入歲月深處,烽火台卻一如既往地守望著,這是怎樣的忠誠和執著啊。河西發展旅遊事業,何不將它們開發利用,定期舉煙放火,豈不更有邊塞風味?特別希望那些行為藝術家能夠采納這個綠色建議。(圖0-12)(圖0-13)民樂縣城位於祁連山南坡,曾以廣袤天然牧場和險要軍事重地聞名遐邇。汽車接近祁連山坡地,接近綠洲,接近潺潺流水和茂盛莊稼地,明顯感覺到清涼和潮潤。逍遙享受一陣,汽車又拐向**、炎熱、幹燥的戈壁荒灘,搖搖晃晃一陣,便到了六壩鄉辦林場東側的東灰山。說是“灰山”,並非天然形成,而是史前人們丟棄垃圾而形成的巨大山堆。所以,大家看到平緩的戈壁灘上忽然凸起一帶荒涼山丘,並不覺奇怪。

如果說龍首山、祁連山、胭脂山環繞的山丹四壩灘是一首田園抒情詩,東灰山就是一折雄強熾烈、熱情過火的秦腔大戲。大家淋著陽光,穿過田壟,穿過荒灘,躬著身,一步步走向東灰山人的領地。

這麽大的一座灰山!

如果能將褶皺的歲月拉開、捋平,能夠還原多少年的生活和細節!

東灰山遺址位於民樂縣,在洪水大河與大都麻河之間、洪水河下遊沙灘河東岸高台地上,南北400米,東西600米。從山頂向四周了望,視野非常開闊。當年,這一帶土地肥沃,水草豐茂。因為臨近祁連山,還可狩獵、采集。但由於人類的長期活動,生態遭到破壞,最後不得不廢棄,隻留下一大堆生活垃圾。西北高原的大風長期吹刷,吹走遺址表層灰土,暴露出陶片、石器和獸骨,與地表稀疏分布著的一些鹽生草本植物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文化表層。世代居住在當地的農民稱這裏為“灰山子”。上世紀50年代初,農民開荒種地,常挖取灰土當肥料,陸續發現殘破的彩陶器和石器等。1958年9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民樂東灰山、西灰山進行考古調查,發現“灰山子”原來是一處古人類活動的聚落遺址,初步認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屬四壩文化類型。當時,參與調查的寧篤學先生撰寫《民樂縣發現兩處四壩文化遺址》,發表在《文物》(1960年第1期)上。1973年,農民在東灰山東側挖出一條南北走向水渠,暴露出遺址文化層。1975年,張掖地區組織文物普查隊進行詳細調查。1985年7月28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李璠在遺址灰層找到炭化麥粒和一些石器、陶片。1986年7月,李璠先生再次調查,在遺址剖麵文化層內采集到石器、陶器及牛、羊、豬等家養動物牙齒的碎骨、青礫石磨製的石祖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璠采集到數百粒小麥、大麥、高粱、粟和稷等炭化糧粒。考古資料證明,東灰山文化應從新石器時代末期開始,屬早於青銅器的砷銅時期,具體年代為公元前近5000年,超出了夏紀年。小麥、大麥、黑麥、高粱、粟和稷等五種農作物遺存在同一遺址中發現,在全國還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屬罕見,意義重大。1987年夏,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與吉林大學北方考古研究室對東灰山遺址進行保護性發掘,清理墓葬249座,出土各類遺物627件,其中包括斧、鋤、犁、刀、鑿、磨盤、磨棒、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器和夾砂紅陶壺、罐、盆、鼎、盤、器蓋、陶塤、紡輪等陶器,另有銅刀、錐、管飾、耳環等銅器和金耳飾。

東灰山好像一座天然古文化博物館,展示著大約5000年前人們的生活圖景。我們瞻仰一陣,進入開挖在遺址中的水渠。兩側剖麵展現出大約300米長的文化灰層帶,從中可看到灰坑、灶坑、柱洞、硬化地麵、草泥土、木炭和各種石器、陶器殘片、獸骨、骨器等。

考古發掘與研究表明,東灰山人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采集和畜牧,農業生產水平相當高。他們會製造多種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並在陶器上繪、刻、貼、紋飾,製作佩飾品,紡織,縫衣,奏樂,盡情表達自己的審美追求……據介紹,東灰山人主要生活在夏代。商代,六壩灘逐漸斷水,土地荒廢,大部人遠遷隴東環江流域(今慶陽地區),少部分遷至山丹四壩灘。到西周、東周、戰國,史書明確記為虞氏、禺知(即月氏)了。秦始皇病死前後,月氏攻滅烏孫,東部以永固城為月氏城,西部以臨澤昭武為國都,在綿延2000公裏的廣大地域上建立了河西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曆史文獻與考古資料終於開始互相印證了!

大家不懼酷暑,認真閱讀每一個散落在灰山坡上的史前文化符號。劉學堂教授說,他的同班同學、考古學家趙賓福1987年曾在東灰山考古。那時,他也在哈密碰地考古,東西遙相呼應,如同大、小月氏在曆史長河中激起兩朵浪花,呈現另外一番壯美。

參觀完東灰山,考察團成員到民樂縣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現藏8000多件文物,涵括各式各樣的錢幣、陶瓷、書畫、青銅器、玉石器、金器、竹木牙角等,尤以四壩文化和漢代陶器最具典型,有東灰山、西灰山遺址出土的打製石斧、石刀、石鐮、石鏟、炭化糧籽及紅色陶片等,另有八卦營漢墓群出土的薄胎陶罐及木馬、弩箭、盔甲。博物館珍藏明嘉靖年間和清康熙年間用金銀粉、石青、石綠、朱砂等礦物顏料繪就的絹、布本水陸畫116幅。水陸畫是寺廟舉行水陸法會時懸掛的宗教畫,與敦煌壁畫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學者稱之為“可移動的敦煌壁畫”,蘊含著非常豐富的人類學信息。甘肅省共有明清時期水陸畫528幅,主要收藏在武威、古浪、山丹、民樂和高台縣博物館。葉舒憲先生當即表示,將來要讓碩士、博士來河西走廊調查,寫論文。

之後,考察自古以來就是漢、羌、匈奴、突厥、吐蕃等民族聯係河西走廊與青藏高原的大通道——扁都口道。扁都口原名大鬥拔穀、達鬥拔穀、大鬥穀,為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羌中道進入河西的重要幹線,其走向與今國道227線略同,新修的蘭新高鐵也從附近通過。經扁都口古道,南可抵湟水穀地,北出山口,東通涼州,西通甘州。霍去病第一次遠征匈奴,東晉法顯西行求法,張騫首次出使西域,隋煬帝西巡張掖、東還,走的都是這條道。唐時吐穀渾、吐蕃出入河西多取此道,727年,吐蕃大將悉諾邏出大鬥穀進攻甘州。唐朝反攻,以及涼州與鄯州往來,也多取道此道,並於該道設大鬥軍鎮守。民樂縣城距離扁都口大約7公裏,兩邊的田野裏,油菜花開得正歡,遊人如織,擷美攝影,異常歡快。(圖0-14)自扁都口東望,遙見胭脂山的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