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早餐時間。語文辦公室內,劉老師坐在椅子上,他麵前站著一個學生,劉老師問:“你昨晚幹什麽去了?為什麽不上晚自習?為什麽不回寢室就寢?”學生梗著脖子,把臉歪向一邊,劉老師接著問:“是不是去網吧玩遊戲了?”學生還是沉默。劉老師提高了嗓門:“夏超,我問你呢,為什麽不回答?”夏超沒好氣說:“吼什麽吼,你不是知道了嗎?還問我幹什麽?”劉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夏超,你現在正是學習的黃金季節,要學點知識,不能沉迷於網絡遊戲,這樣會害了自己的。社會競爭那麽激烈,你不學點本事將來你憑什麽在社會立足啊?”

“你有本事為什麽還要來當老師呢?你還真把自己當盤菜了?”夏超一臉不屑地頂了一句。

劉老師的臉由白變紅,再由紅變青。他的手在顫抖,他在努力克製自己。停了一會,他說:“所有的老師都希望學生比自己強,所以老師又叫人梯,明白嗎?”

“我不明白,你知道我爸是誰嗎?你算老幾,還來管我?我玩我的遊戲,礙著你了嗎?你狗捉老鼠——多管閑事。”夏超振振有詞。

劉老師從椅子上一下子彈了起來:“就算你爸是李鋼,我今天也要管管你!”他揚起了巴掌,他的臉被怒火燒得通紅,夏超騰地從旁邊操起一把椅子,準備朝劉老師的頭上砸去。

這時坐在一旁的陳老師一個箭步衝了上來,她慌忙拉住夏超舉起的椅子,一麵顫抖著聲音喊著:“劉老師,莫生氣,孩子不懂事。”劉老師氣得渾身發抖,無可奈何地放下了揚起的巴掌,頹然坐在椅子上。陳老師奪過夏超手中的椅子,向劉老師使了一個眼色,朝夏超這邊努了努嘴,劉老師怒氣衝衝地點了一下頭。

陳老師說:“夏超,你去吃飯吧,就要上課了。”夏超轉過頭怒視著劉老師,足足有一分鍾,然後昂起頭,大模大樣地離開了辦公室。

年輕的劉老師很苦很無奈坐在那裏,兩眼通紅,閃著淚光。

陳老師說:“你別太生氣了,慢慢來吧,急不得。”

“我真不明白,現在的孩子為什麽這樣難管,老師這樣難當。不管吧,一是不忍心看著孩子墮落,二是怕把班風帶壞了,害了其他的孩子。管吧,又管不住,好話聽不進,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我真不知該怎麽管。”

“是啊,當老師難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怎樣塑造靈魂,怎樣把一個迷路的孩子從歧路上拉回來。時代變了,打和罵真的起不了什麽作用。其實每一個孩子變壞總是有某種原因的,我們要找到原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算找到了原因,孩子一旦形成了某種壞習慣,糾正起來也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並且還必須是孩子主動配合,否則都是徒勞。所以,必須想盡辦法走進孩子的心靈,找準心弦,調準音調,學生接納我們了,愛我們了,教育才有效果。古人說‘愛其師則信其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怎樣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怎樣才能調準音調,彈出一曲扣人心弦的高山流水呢?”劉老師追問。

“教無定法,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靈魂,這一切都得慢慢摸索,沒有哪一種辦法可以複製。”

吃完早餐的老師們已經陸陸續續回來了。黃老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劉老師繼續說:“是什麽材料,施何種辦法來教,我們總得有一個摸索、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出錯,可是家長不能理解我們,社會不能理解我們,甚至我們的娘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不能理解我們,奈之何?”

陳老師苦笑:“隔行如隔山,他們不幹我們這一行,很難體會到我們的苦衷。”

黃老師接過話頭感歎道:“現在一部分學生厭學嚴重,學生來學校本來就是學知識的,他們一旦不學知識了,怎麽熬時間?當然是上網玩遊戲、講話、睡覺,五花八門。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學生,現在獨生子女多,嬌生慣養,吃不得一點苦,而讀書恰恰又是一件吃苦的事。還有部分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生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孩子剛剛會講話,就逼著他們背唐詩宋詞、數數、做加減法,讀幼兒園就開始做作業,這種揠苗助長的做法徹底違反了教育規律,使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了可怕的陰影——視讀書為洪水猛獸,他們還沒開始上學就開始厭學了。本該快快樂樂地玩耍的嬰幼兒時期就急著學知識,而該好好讀書的青少年時期卻在教室呼呼大睡,或玩遊戲,甚至幹脆在校外流浪。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呢?”

“黃老師你說得真好,我表妹的一個孩子才兩歲因為不會數數就打手板了,是我親眼見的。我表妹還讓我教她的孩子背唐詩。我說孩子太小了,就沒教他,我勸表妹不要過早逼孩子讀書,她不聽,她說這是開發智力。”塗老師迫不及待地補充說。

華老師說:“我姨媽的孫子,今年剛上小學。他本是住在鄉下的,但為了孩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我姨媽到縣城租房住,帶孫子讀書,我表哥表嫂去外地打工掙錢。結果縣城的學校已經是超負荷了,根本報不上名,又隻得四處托關係,總算是進了學校,可是沒有一個班能再放得下一張小小的書桌,最後隻能把書桌放在講台上。一年級一個班八十多人,老師哪能管得過來?自覺的就上來了,不自覺的就掉隊了,這部分掉隊的學生如果老師有精力去管,應該是跟得上來的,無奈老師沒有三頭六臂。還沒上路就掉隊了,到了二年級掉的隊就更遠了,如此下去,到了中學落下的學業有多少?隻怕是債台高築無力償還了。”

劉老師恍然大悟似的說:“難怪我們班有些學生基本筆畫都不會,漢語拚音不會認,音調也不知標在什麽地方。原來是這樣啊,也難怪我們的學生了。那為什麽不多開幾個班,把班辦小一點呢?”

陳老師說,:“鄉下孩子送到縣城來讀書,而縣城學校的規模一時跟不上來,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

預備鈴響了,有課的老師迅速走出了辦公室,沒課的老師開始忙碌起來,辦公室重新回到了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