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帶 著 夢 想 啟 程

世上沒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境。帶著幾分憧憬,帶著幾分夢想,2008年冬天,我走向北京做了專職律師。

首次到北京,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當時我在鄉鎮人民政府任副鎮長,集鎮拆遷可謂風生水起,那年十月,縣裏安排小城鎮建設工作位次靠前的四個鄉鎮主要領導,去北京參加“全國小城鎮建設成就展”,我所在鄉鎮的黨委書記從關心和鼓勵的角度,把這趟美差讓給了我。北京,祖國的首都,可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從乘上飛機的那一時刻起,我的心就飛向遠方。在北京的六天,我們遊覽了八達嶺、頤和園、天安門廣場等著名景點,切身感受到這裏井然有序的運行秩序、厚重的文化氛圍及淳樸的鄉風民俗,所到之處無不給我脆弱的心靈以震撼和感動,以至於我回到家中好長時間,思想平靜不下來。

此後,我再次投進首都懷抱的夢想,一直在延續……2008年10月初,一位在北京政法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壽縣籍小老鄉,專門打電話給我,邀我加盟他即將成立的律師事務所,並承諾提供較好的發展平台,當時我的思想很矛盾。誠然,北京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到北京發展不是每一個人想做就能做到的,尤其是注冊律師,沒有碩士研究生以上的學曆和全國統一的律師資格證書,北京的一般律師事務所是不大情願接收的,而我僅是雙本科,並無更高的學曆,那位小老鄉邀我入盟顯然是高抬了我,我沒有理由拒絕;但轉念一想,我年逾四十恰如四季輪回之仲秋,且身體狀況一直不佳,隻身一人在外摸爬滾打的季節早已過去。同時,從業務考慮,本地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人脈,這筆資源棄之可惜。雖說律師接案不受地域限製,人在北京仍能代理家鄉案件,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畢竟兩地相距兩千裏地。我請一位有學問的長者替我拿主意,他說:“恕我直言,一個人如果在14歲時,沒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他一定空虛得可怕;但如果一個人年逾41歲,仍然雄心勃勃地做著青澀之夢,未免又有些幼稚可笑,我建議你三思而後行。”

幼稚就幼稚吧,我來試一試。盡管我很認真地聽著長者講話,並不停地點頭,從穩當的角度考慮,他的觀點是對的,但我終究沒有采納他的意見。我辦理了調動手續,近十趟的奔走於兩地之間,全程持續了四個多月,簡直比考大學還累。

如今,我已注冊成為一名北京執業律師,跟許多北漂的人們一樣,乘著地鐵,擠著公交,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出發,披著西天邊最後一抹晚霞而歸。生活是充實的,心理負荷也不是太重,每天接待著來自祖國各地的或多或少的谘詢者,谘詢之後,有些人便成了委托人。不像我們家,律師所接之案並非是當事人的首選,而是來源於熟人的居中介紹,中間環節多,牽扯的精力多,經濟成本也大。在北京執業,麵對的多是北方人,粗獷的性格,淳樸的氣質,坦直的秉性,寫在臉上,吐在唇齒之外,體現在舉手投足中。對待他們,律師沒有理由不拿出十二分的努力,為他們盡心盡責。

許久沒有在這黑色的鍵盤上留下吟風弄月般的心情文字了,今日性起,任汩汩情感在屏幕流淌,算是對久違的文友一次交待。人生長逝水常東,在匆匆的人生舞台上,請相信,我的心不會老,我的筆不會澀,我的腳步永遠不會停!

永遠有多遠,誰能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