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們對解縉的了解,其實並不多,但解縉的文采,其實不輸於其他各大文豪。在曆史上最值得記載的就是,他在文化史上登峰造極的地位,34歲時,榮任《永樂大典》“總編輯”。盛世出書,隔朝修史,中華幾千年文化史,有這個實力主持像《永樂大典》這樣總編工作的,算來算去,大概就隻有宋朝的歐陽修、司馬光,明朝的解縉和清朝的紀昀。不過,解縉的主要精力並沒有放在文學和曆史上,他更看重的可能是政治,這也注定了他後來的悲劇。解縉,與楊慎、徐渭並稱“明代三大才子”。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鑒湖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洪武二十一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至永樂五年二月任內閣首輔。解縉的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年)進士,在元末戰亂中死於亂兵;父親解開,二魁胃監,五知貢舉。解縉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自幼穎敏絕倫,有“神童”之稱。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縉18歲,這年他第一次參加江西省鄉試,一舉奪得第一名,所以人們很有意思地稱呼他為“解解元”(鄉試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列為第七名,經殿試,被錄為二甲進士。他的哥哥解綸和妹夫黃金華也同榜登進士,真正是一門三進士。會試第七名,其實還是有原因的,解縉本來是狀元。他所作文章氣勢磅礴、文筆犀利,本來主考官要點他為一甲,擬為“狀元”人選。為什麽不能列為狀元,據說和他的名字有關。朱元璋因為是農民出身,所以對選拔人才還是有其一套策略的。他看到解縉文筆雄健,立論新穎,切中時弊,殿試中又見他才華出眾,也想欽點他為狀元。但有權臣進言道:“首開科甲,為國掄元,當取吉祥以順民心。解縉字大紳,點為狀元,‘縉’、‘紳’俱‘解’,於國不吉。”朱元璋聞言默然無聲,念及國祚,便忍痛割愛,舍卻解縉,欽點取名較吉祥的任亨泰為狀元。說到底,沒評為狀元,就是因為名字沒取好。雖然不是狀元,但從此以後朱元璋自然對他印象頗深,認為他有治國安邦之才,常讓他侍奉左右。對於這個20剛出頭的青年才俊,朱元璋曾經說出這樣一段不合常理的話:“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一下子把解縉架到了天上。從此,解縉沒事就找朱元璋談人生,陳述他自己的政治見解,雖然多有冒犯,但朱元璋似乎從來沒有怪罪過他。從文學史上來說,解縉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他主持了《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明成祖即位不久,命解縉編纂《文獻大成》,企圖把曆代文獻分門別類地搜集起來。但由於人手少,時間倉促,一年成書,成祖閱後,認為所纂尚多未備,過於簡略,不符合他的原意。於是決定增派太子少師姚廣孝、禮部尚書鄭賜等協同解縉為監修官,又征召2000多人參加編輯、校訂、錄寫、繪圖、圈點等工作,重新進行編纂。經過3年多的艱苦努力,這部大類書終於編成,取名為《永樂大典》。全書共有22877卷,凡例、目錄60卷,裝訂成11095冊,共3.7億字左右,“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輯入經、史、子、集、釋藏、道經、北劇、南戲、平話、醫學、工技、農藝、誌乘等各類著作七八千種,按《洪武正韻》的韻目排列次序。這是我國最大的一部類書。在世界文化史上,《永樂大典》被譽為編纂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廣的百科全書。不過,令人痛心的,這部書在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大部分都已經燒毀,沒有燒掉大概隻有800多冊,全部給各國侵略者帶到自己國家的圖書館中,而中國隻有可憐的數十冊。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