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提及文人,眾讀者往往醉心於文人們風月野史,卻很少有人關注這些文人死亡前後的悲涼和滄桑,翻開史卷,讓人驚訝的是十個文人大概有六個都死得不太正常,本書為此遴選了40位古今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之歸宿。希冀能夠憑借一己之力分析他們“不得好死”的原因。

據我非專業化研究,這些非正常死亡的文人總結下來大概有十種死法。

其一,愚笨而死的。

文人總是以為自己很聰明,但處人與事往往笨拙幼稚。這本書中,我認為最笨的代表性人物莫過於李清照和方孝孺。

18歲的官二代李清照就嫁給官二代趙明誠,慶幸的是丈夫不是紈絝子弟,他們象牙塔裏的愛情抵不上亂世的摧毀,趙明誠後來竟然拋下李清照獨自一人私奔了,愛情有什麽用,終究都是自私的男人。如果這次教訓也算無奈的話,那麽後來她閃婚嫁給騙子張汝舟就是十足的愚蠢之舉,閃婚閃離,百日婚姻,自己還因為檢舉張汝舟入獄,最終國破家亡,無依無靠,貧困憂苦,流徙飄泊,寂寞地死在江南。一生“尋尋覓覓”,終究還是“冷冷清清”,笨到“人比黃花瘦|”。

知識分子愣頭青代表方孝孺,雖是讀書種子,但是愚笨如一隻老年憤青,誤了建文帝不說,自己還跟朱棣堂前辯論,不識時務倒罷了,還拉著847個親戚與他陪葬,以此留得青史名,我認為終究不光彩。

其二,狂驕而死的。

文人狂驕,自古使然,有才之人,必有個性。然有才之人,狂傲得忘記自己是誰,必然也沒有什麽好下場。

謝靈運太狂了,最終成了政治的犧牲品,臨刑一刻,他還不忘為自己的人生最後秀一把,要求把他的胡須剪下來,施舍給南海袛洹寺,作為塑維摩詰羅漢像時用。隻可惜,到了唐朝,**的安樂公主互發奇想,一把揪下了他那保存在羅漢下巴上苟活了幾百年的胡須,用來“鬥草”。不知道狂妄的詩人,地下若有知,是否揪毛自悲?

李白,敗盡家業,幾度更妻,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進入仕途,甚至他身上的狂放的氣息都不由得讓人懷疑。這種氣息,是他故意營造的,還是與生俱來的,也許他自己也無從知曉。詩人的死,應該是浪漫的。後人們自然不會讓李白死在**,一說他醉酒泛舟江上,俯身追月,一去不回;一說他看到江上的月影,以為九霄雲外的天庭有使者來接他,躍入江中,有去無回。——看來附會如此傳奇的後人,也覺得李白這一生作詩一流,做人投機吧。

其三,慚愧而死的。

文人手無縛雞之力,但文人似乎都有強烈的自尊心,文人更是亂七八糟矛盾的綜合體。

62歲的吳梅村死了,死於病,死於沒完沒了的驚懼,死於內心的“崇禎情結”。他一生都被推著走,崇禎是他的知遇皇帝,他吊死在景山之後,他本來是以身殉主的。一念之差,苟活下來,在南明弘光政權下做事。到了順治九年,又被推薦入京。一身事三主,是他一生的糾結和汙點。他如此壓抑得活到了花甲之年,悔恨和自贖讓他鬱鬱寡歡,罪夠他受的。

最沒出息的我認為是李煜,雖然他是被宋太宗牽機藥慢慢毒死的,但我始終認為他應該死於慚愧。作為一個男人,寫上那麽多風花雪月,卻保不住自己心愛的女人。美豔絕倫的小周後,不是每天晚上侍奉在他的床旁,而是一頂翠轎,抬入行伍出身的土豹子宋太宗的房裏遭其**。這樣的屈辱和偷安活著還有何意義?

其四,殉道而死的。

盡管“羅王交惡”是讓王國維生活無所依托,但眼花繚亂的革命已經讓單純書生無法適應,他覺得時代變化太快,已經丟掉了靈魂。那樣,活著對他就是一種折磨,不如帶著舊記憶,永遠沉靜到湖底。

海子的死則是殉詩,他經曆了最壞的時代,經曆了最好的時代,再回到一個莫名其妙的時代,不想再和這世界糾纏下去了。

其五,憤怒而死的。

也許,殉道而死是一種懦弱,那麽憤怒而死的,則是文人的一種天性和抗爭。

仲夏的一個淩晨,年近古稀遍體鱗傷的老舍先生獨自走出了生活了16年的百花小院,來到德勝門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在太平湖邊坐了整整一天和大半個夜晚,然後步入湖水自盡。沒有人知道,在老舍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坐在太平湖邊都想了些什麽。但我想,他死時胸中是充盈著憤怒,於是決定不再羅嗦,從此與陽世所有的醜惡決裂。

傅雷和夫人也是這樣的心情吧,寫下最後一封家信,交待了身後事。初秋的淩晨從從容容、坦坦****地含恨離世。“世道蒼涼,再玩下去又有何意義!”

其六,被生活逼死的。

為家庭生活計,詩人朱湘在外留學,學業未完,就匆匆回國,後又飄泊輾轉於北平、上海、長沙等地,以寫詩賣文為生。終因生活窘困,憤懣失望,於1933年12月5日晨在上海開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殺。自殺前還朗誦過德國詩人海涅的詩。——理想和生活總是差距甚遠。

顧城在中國是寵兒,去了新西蘭則成了棄兒,生活拋棄了他,他向妻和自己舉起了斧頭。

其七:為女人而死的。

古往今來,例子太多。

被譽為“三百年來第一人”的龔自珍死亡方式是“暴卒”,被人下了鶴頂紅。終究是**得罪了那個戴綠帽子的人。

徐誌摩死的浪漫,但也是為了女人,為了陸小曼的不斷上漲的開支,他需要輾轉南北教書授課,為了捧場林微因,最終機毀人亡。

甚至雨巷詩人戴望舒,從來就沒遇到過一個丁香般的姑娘,他一生被三個女人耍來耍去,悲苦一生,致命傷害,最終早早棄世。

其八:不良生活習慣而死的。

吳研人一生匆忙,經他手辦起來的刊和報,名目繁多,就有數十種之多,每天估計工作時間也要超過16個小時,生活習慣也不好,要麽不死,一死就猝死。

蘇曼蘇死得更有個性。死因竟是飲食無節製,吃糖過多所致。即使在住院期間,醫生對他的飲食嚴加控製,不準吸煙(他一天竟能吸大雪茄二三十支)、不準吃糖和喝牛奶可可。幾天下來,他難以忍受,終於逃出醫院,去街上大吃八寶飯、年糕、栗子和冰淇淋,結果導致腸胃病加劇。死後,在他的床下,枕旁找出不少糖果紙。

其九:庸醫致死的。

和許多其他百姓一樣,曆史上死於庸醫之手的文人也是數不勝數。

36歲高齡的廬隱因為難產子宮破裂而死。她的死完全是由於庸醫所誤,當她生命垂危之際,卻勸阻丈夫不要告庸醫:“算了,不要去告了,人已死了,告他又有什麽用呢?”

蕭紅也遭遇了類似倒黴事,因庸醫誤診而錯動喉管手術,致使蕭紅不能飲食,身體衰弱。終於臨終在紙上寫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等遺言,31歲與世長辭。

其十:懸疑而死的。

把所有很多搞不清怎麽死的文人都歸在這一類,三毛究竟怎麽死的沒有一個明確答案,張愛玲一人孤獨地死在異鄉的小屋裏,又有怎樣的臨終思緒,大概都不得而知,大概還要爭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