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有才之人千萬不能過於外露,否則就會倒黴。王勃一生中倒黴的次數其實非常多,可能最終還是和他詩人性情的性格分不開吧。

乾封初(666年)王勃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這種陪公子讀書的好差事,王勃沒幹太久就出了件大事。

當時的皇宮風行鬥雞的遊戲,諸王間也以鬥雞取樂。一次,適逢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王勃畢竟年輕,他開玩笑地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雞,以此為沛王雞助興。不料此文傳到高宗手中,聖顏不悅,讀畢則怒而歎道:“歪才,歪才!二王鬥雞,王勃身為博士,不行諫諍,反作檄文,有意虛構,誇大事態,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並立即下詔廢除王勃官職,當天斥出沛王府。

——這就是王勃的幼稚之處,皇權之爭曆來就是在為皇帝的心頭病,結果你在幾個小王子之間討伐來討伐去的,簡直是太不講政治了,盡管唐高宗本人也不講政治,他最後把皇位弄到了老婆武則天手裏,但那是後話。

被高宗怒逐出府後,少年得誌的王勃經過這樣的打擊,心情自然是沉重的。他在《夏日諸公見尋訪詩序》中說:“天地不仁,造化無力,授仆以幽憂孤憤之性,稟仆以耿介不平之氣。頓忘山嶽,坎坷於唐堯之朝;傲想煙霞,憔悴於聖明之代。”可以看出他當時的淒愴悲苦和不爽。

總章二年(669)五月,王勃悻悻離開長安,南下入蜀,開始了他將近三年的蜀中漫遊。在蜀期間,朝中曾先後征召過王勃,但是王勃畢竟是小年輕,玩孩子氣,都稱病辭謝。鹹亨三年(672年)王勃返回長安,裴行儉、李敬玄同典選事,聞王勃文名,又數次召用,但王勃恥以文才受召,作文述誌,結果觸怒了裴行儉,被斥為“才名有之,爵祿蓋寡”。——王勃此舉再次孩子氣,你不能因為自己受氣,就轉移到欣賞你人的身上。

第二年,王勃聽友人陸季友說虢州多藥草,由於他學過醫,他很想去,便設法做了虢州參軍。這是王勃第二次走上仕途。但誰能想到,等待他的卻是第二次沉重的打擊。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參軍任上與同僚的關係搞得很僵。不但如此,他還做了一件直接關係到他命運的蠢事——當時有官奴曹達犯了死罪,王勃不知為什麽卻把他藏到自己府內。後來他又害怕此事泄露出去,就私下把曹達殺了。事情很快被發現,王勃被判死刑而入獄。後又巧遇大赦,免除了死刑。但王勃的父親卻因此事而從雍州司戶參軍的位置上被貶為交趾令。

至於王勃擅殺官奴的具體情況,史無詳載,是非莫辨。不過,王勃沒有象第一次廢官後那樣寄情於山川煙霞,而是更珍惜這劫後餘生。“富貴比於浮雲,光陰逾於尺璧。著撰之誌,自此居多。”——我們也認為他是嚇怕了,一生做了兩次官。第一次,觸怒龍顏,第二次成了殺人犯,差點被現場鎮壓掉。雖然第二年朝廷雖恢複王勃原職,但他決計棄官為民而不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