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笑傲死神,閔恩澤院士感動中國1

石油,億萬年形成於地殼深處的液態烏金,它們在我的靈魂裏奔湧、燃燒! ——閔恩澤2008年2月17日,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CCTV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揭曉,獲獎者中有一位84歲的老者最為引人注目,他就是1月8日與著名植物學家吳征鎰院士一同獲得2007年中國科學最高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閔恩澤。

感動中國組委會在給閔恩澤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這樣的評價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無疑是最高的讚譽,閔恩澤當之無愧。

在頒獎現場,已過八十高齡的閔恩澤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很有領袖風範,然而,鮮花與掌聲背後,閔恩澤說起他身患多種絕症,一生與死神鬥爭的點點滴滴,讓人無不動容……留美博士夫婦學成歸來,逆境不屈病魔何懼

閔恩澤1924年2月8日出生於四川成都市。1942年,18歲的閔恩澤就讀於重慶的中央大學。起初,閔恩澤學習土木專業,他的理想是在全國修很多的橋。大二的時候,身為銀行家的舅舅對他產生了影響,要改他改學化工。在化工係,他遇到了一生的伴侶陸婉珍。陸婉珍是上海人,和他同班,這一對才子佳人的相戀曾引起學校很多人的忌妒。

1946年底,畢業後的閔恩澤和陸婉珍一同到當時中國印染界的龍頭企業——上海第一印染廠當上技術員,這在當時也算是一份比較體麵的工作了。

1947年初,閔恩澤和陸婉珍商量,兩人一同到國外去發展。於是,當年4月,陸婉珍在外公、外婆的資助下,先行一步來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工程係讀碩士。1948年3月,閔恩澤也來赴美和陸婉珍就讀於同所一大學。當年,閔恩澤就拿到了碩士學位,又繼續攻讀博士;不久,陸婉珍也拿到化學工程係碩士學位,並繼續攻讀該專業的博士學位。

1950年6月,閔恩澤和陸婉珍雙雙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後,兩人都在美國找到了專業對口的工作。

1951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不久後的第三個國慶日,兩人在同學好友的祝福聲中舉辦了一個中洋結合的婚禮。

當時,閔恩澤夫婦在美國的待遇相當優厚,差不多兩個人一個月的工資就能買一輛小汽車。然而,閔恩澤卻一直在計劃著回國。促使兩人下定回國決心的是在美國所受到的歧視。當時,兩人在美國租房受盡了委屈,房主一聽說他們是中國人,連忙不問由來地拒絕,甚至當麵說一些有損中國人尊嚴的話。當年的閔恩澤雖然是博士,心中仍有些許孩童般的頑劣之氣,受了房主的委屈之後,他竟然在三更半夜打電話給房主,自己卻不吭聲,聽著電話裏的“hello?hello?……”的聲音,小夫妻倆相擁著笑得前俯後仰。

因為工作的便利,閔恩澤和陸婉珍能夠經常看到美國石油工業的先進生產流程,當閔恩澤看到美國石油化工廠利用催化劑將原油直接分解成汽油、柴油、航空油的時候,他簡直驚呆了。因為他很清楚,中國根本就不具備原油分解技術,石油提純技術純粹依靠蘇聯。解放初期中蘇關係開始緊張。“假如有一天蘇聯人不再支持中國。那中國豈不是連飛機都無法起飛,連汽車也無法奔跑?這太可怕了,我們必須回國!”閔恩澤對妻子陸婉珍說。

當時,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中國留美學生號召大家離美報效祖國,閔恩澤夫婦是最積極的響應者。去辦回國手續的時候,當時的美國使館工作人員很訝異地說:“年輕人,你們想清楚,在中國,目前連吃飯都成問題,況且,你們回去,共產黨,會相信你們嗎?”

1955 年底,閔恩澤和陸婉珍繞道香港,輾轉回到祖國。然而,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政治鬥爭的狂熱期,回國效力的留學人員被懷疑是特務,連找一份工作都很難。

1956 年中旬,在時任石油工業部部長助理的徐今強親自過問下,閔恩澤夫婦被分配到正在籌建的北京石油煉製研究所。閔恩澤夫婦以為在這裏可以實現自己進行石油催化劑研究的夢想,誰知,迎接他們的竟是一浪高過一浪的政治運動。

陸婉珍出自上海名門,祖上產業不小,她首先被揪出來成為被批鬥的對象。而閔恩澤因為說過一句“搞科研還是要靠專家學者”的話,與當時“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指示相違背,他也被關進了“牛棚”。一直到1959年,陸婉珍生下了他們的寶貝女兒,對她的批鬥才有所鬆勁。

當時,陸婉珍對於自己回國的舉動感到有些後悔了,閔恩澤就開導她說:“我們是搞科研工作的,我們不管政治,我相信這種混亂局麵隻是短時間的,你相信祖國,也要像相信我閔恩澤一樣!”從美國回來的時候,閔恩澤帶回了一把上好的小提琴,陸婉珍情緒不好的時候,閔恩澤就給他彈琴。陸婉珍最喜歡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那時而激越時而低沉的琴聲讓她能暫時忘掉眼下的一切煩憂。那時,女兒還沒有取名,陸婉珍就提議給女兒取名叫閔知琴。

因為當時石油催化劑的研究迫在眉睫,組織上要求他們以閔恩澤為主,一邊配合政治鬥爭,一邊進行科研工作。那時,研究用的實驗室都是向北京石油學院借的幾間平房;而對於這一領域的研究,包括閔恩澤在內,沒有一個人經曆過催化劑從實驗室到工廠生產這一過程,很多人之前連催化劑是什麽樣子都沒見過。

1959年,蘇聯援建的我國現代化100萬噸/年蘭州煉油廠投產,其中有一套移動床催化裂化裝置是核心,它把重油二次轉化為航空汽油。所用的移動床小球裂化催化劑一直從蘇聯進口。20世紀60年代初,中蘇關係緊張後,蘇聯開始以次品供應我國,後來幹脆停止供應。當時,中國石油部所儲存的小球裂化催化劑僅能維持4個月的供應,情況十分緊急。果然如閔恩澤當初所擔心的那樣,中國將麵臨飛機無法起飛的危險。這時,石油部決定在蘭州建設一個小球矽鋁裂化催化劑生產廠,組織會戰,閔恩澤被任命為技術負責人緊急派往蘭州。閔恩澤帶領大家吃住在工廠車間,每天8點開始工作,一直忙到夜裏1點多,接著開碰頭會,一開就是一兩個小時,所以通常都是淩晨兩三點才休息。

1964年3月,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克服了一個個難關之後,終於生產出了我國自己的小球催化劑,及時地保證了我國航空汽油的生產和供應!

這在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奇跡。當時一直嘲笑中國自己在用“小茶壺煉油”的蘇聯更是十分震驚。閔恩澤的名字,在世界石油催化劑領域漸漸被提起。

幾個月的封閉式工作,讓閔恩澤異常思念陸婉珍和女兒。9月13日晚上,他終於可以給妻子打電話了。可是,電話一接通,閔恩澤就不停地咳嗽,聲音也很虛弱,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恩澤,你怎麽啦?沒事吧你?你快回北京來檢查身體吧!”閔恩澤連連說“沒事”,人卻一頭暈了過去……當晚,閔恩澤被緊急送往蘭州市立第一醫院搶救。經初步診斷,閔恩澤患上了肺癌,必須到技術強的大醫院進行手術,否則有生命危險。一個禮拜之後,閔恩澤被送往北京解放軍總醫院準備手術。

接二連三病魔來襲,有愛在我們決不趴下

閔恩澤的肺癌發現不是太晚,解放軍總醫院為他組織了最權威的專家進行會診,初步決定采取手術的方式將其身體右側的兩片病變肺葉切除,同時須取掉一根已經病變的肋骨。得知此情,陸婉珍向醫生表示,自己願意捐獻健康的肺葉給丈夫。然而,此技術當時隻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才有可能,中國當時還不具備器種移植的技術。但陸婉珍對丈夫的深情厚誼,讓醫生十分感動。

手術定在9月18日上午9時進行,陸婉珍一直守在手術室門口,手術室的門每開一次,她的心就會緊縮一次。

下午4 點,從麻醉中醒過來的閔恩澤陷入了劇痛之中,但他強忍著任汗水濕透了衣衫。陸婉珍說:“恩澤,你要痛就呻吟吧,我在你身邊呢,要不你就咬我的手吧……”“那朗個行嘛?就隻有穩(蚊)子兒咬的差不多,不要緊的!”閔恩澤用四川話風趣地說。

身體剛剛好轉,連走路都會出一身大汗,閔恩澤就開始過問催化劑的科研進展情況。隨後的3年間,閔恩澤攻克了噴霧幹燥器形成微球的粒度大小分布難關,開發出建設了我國大型、先進的250萬噸/年煉油廠所需的微球矽酸鋁催化劑;解決了高純度氧化鋁擔體製備難題,生產出了提高汽油辛烷值和生產芳烴的鉑重整催化劑……一批催化劑工廠、車間相繼建成了,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能生產各種煉油催化劑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而陸婉珍也有不菲的成果。在20世紀60年代初,世界上色譜技術剛一露頭,陸婉珍便拿出了中國人自己的色譜儀。接著,她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逐步建立了光譜、質譜、電子顯微鏡等各種化學、物理分析技術和手段,全都達到了當時的世界水平。

然而,命運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真誠付出而對他們格外垂青。1968年,“**”在全國全麵展開,陸婉珍這個大資本家的後代首先受到衝擊,她被迫帶著年幼的女兒前往湖北潛江“五七幹校”接受改造。造反派要閔恩澤站出來和她劃清界線,他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你們這是胡鬧,我們夫妻好好地在一口鍋裏吃飯,在一個**睡覺,劃清什麽界線?”為此,閔恩澤又被關進了“牛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