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電話印象

第一次見到電話時是在父親所在的連隊。

當時年幼,並不知道那個玩意兒是個什麽東西,有什麽用途。那天,我正在隊部辦公室附近玩耍時,忽然聽到父親大聲地“喂”了幾聲。聲音很大,把我嚇了一大跳,忙扒著門框偷窺。隻見他一個盡兒地大聲“喂”,並不停地搖著什麽東西。後來從父親的口中得知,那個玩意是電話,是和遠處的人講話用的,搖手柄是為了撥號。其實,記憶裏的理解還是模糊一片,譬如什麽是撥號,為什麽手柄一搖就撥了號?對方怎麽知道你找他?當時隻有一件事弄明白了,就是打電話要搖手柄。

第一次撥打電話是在1992年,那時的我已經工作了一個多月。打電話是因為需要和一位家長取得聯係。當年小學的辦公室不少,卻隻有一部電話,隻能撥打內線。撥打時需要人工轉換,非常麻煩。那時的電話機已改進成轉盤式了,轉盤在聽筒旁,上麵有很多小孔,隻夠插入一個手指。小孔的裏麵是一個個數字。打電話時,隻需將手指放入小孔中轉動便可撥號。當時我卻並不知道怎麽撥打,後來在老教師的幫助下,終於學會了撥打電話。之後,常常對自己的拙笨忍俊不禁。

工作幾年後,大概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有一同事用了一部磚頭大的電話機,可以隨時隨地撥打電話,名字也很響,被稱作“大哥大”,而且價格不菲,據說是一萬多。那時,我們的工資每月才兩三百。很多同事談論這事時,我曾想,一個電話那麽貴,我們一般人怕是一輩子都買不起。沒想到幾年後,同事中有人開始買手機了,體積比“大哥大”小很多。更沒想到的是,2003年我也買了第一部手機,價格並不太貴,一千多。拿著新買的手機,我又想起了當年的感慨,更覺時代發展太快。從感歎一輩子買不起隨時撥打電話的“大哥大”到真真切切擁有手機也不過幾年的時間。

96年結婚時,正流行安裝程控座機電話,當時安裝費比較貴,大都是1000元左右。電話機已經變成了按鍵式的,隻是樣式比較單一,白色和紅色是主流色係,功能也很簡潔。兩年後,此類電話機漸漸出現了壁掛式、翻蓋式、無繩、子母機等款式,增添有來電顯、錄音留言等功能。樣式翻新、功能齊全價格卻越來越便宜了。盡管如此,隨著手機的普及,座機已漸漸被一般人淘汰。更有許多同事把以前安裝的座機拆除。到近幾年,電信上為了鼓勵用戶安裝座機,在安裝寬帶時免費贈送一部座機,並每月贈送10元話費,依然有人拒絕安裝座機。

前不久,我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是遠在農村的婆婆打來的。看到陌生的號碼,我順口詢問她用誰的手機打來的,沒想到她居然說是自己的。這讓我吃驚不小,家住農村的婆婆今年已經70多歲了,居然也用起了手機。農村的巨變可見一斑,看來手機不僅僅是中青年的專利品了。

是啊,近幾年來,手機等電子產品層出不窮,攝影、攝像、聽歌、看電影、手寫、上網瀏覽……功能數不勝數,款式愈發精美時尚,更新換代快得讓人感歎跟不上時代步伐。手機用戶也逐漸從城市普及到農村,從工薪階層、老板級人物普及至收廢品、撥弄黃土地的廣大人群……此時,靜坐電腦前敲打著文字,撫今追昔,突然發現在不經意間,我們的生活已發生了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