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篇第一
共十六則
(主要講“務本”的道理,引導初學者進入“道德之門”)
1·1 子①曰:“學而時②習③之,不亦說④乎?有朋⑤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⑥,而不慍⑦,不亦君子⑧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然後時常應用溫習,不也很高興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正是君子嗎?”
◎注釋
①子,即孔子。《論語》中“子曰”中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時,時常,經常。王肅《論語注》中認為,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朱熹在《論語集注》把它釋為“時常”。此處以後者為佳。
③習,通常理解為“溫習”,但在古書中還有“實習”、“演習”的意思,如《禮記·射義》中的“習射”。《史記·孔子世家》中雲:“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即為演習、演練之意。孔子所說的學習內容,一般都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相關,如禮、樂、射、禦等,都需時常演習。所以這理解為實習應用較好。
④說,同“悅”,高興、愉快。
⑤有朋,古本有作“友朋”。古雲:同門為朋,同誌為友。同門就是同一師門,即為同學之意。宋翔鳳在《樸學齋劄記》中說,“朋”字即指“弟子”。譯文此處釋為“誌同道合之人”。
⑥人不知,即人家不了解我。原句沒有賓語。有注家理解為是接上句,意為“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種說法略牽強,若釋為“人家不了解我”更恰當。可參見《衛靈公篇》的“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意相同。
⑦慍,yùn,怨恨。
⑧君子,《論語》中的“君子”,可理解為“有德者”或“有位者”,這裏是指“有德者”,即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1·2 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③上者,鮮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務本,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⑦與⑧!”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人很少;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未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吧!”
◎注釋
①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學生。《論語》記載孔子的學生一般稱字,僅曾參和有若稱“子”(另,冉有和閔子騫偶爾稱“子”,又當別論),因此很多人疑心《論語》是由他們兩人的學生所纂述的。而有若稱子,可能是因為他在孔子死後曾一度為孔門弟子所尊重的緣故。
②孝,孝順父母,奴隸社會時期認為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同“悌”,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舊雲: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封建時代也把“孝弟”作為維持社會製度的基本道德力量。
③犯,抵觸,違反,冒犯。
④鮮,xiǎn,少。
⑤未之有也,倒裝句式,即為“未有之也”。古代的否定句中,賓語若是指示代詞,一般放在動詞前。
⑥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思想體係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⑦“仁”,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也有人認為,“仁”就是“人”字(宋人陳善《捫虱新語》始作此語),古書“仁”“人”二字多有混用。這裏說“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勉強也能說通。
⑧與,同“歟”,表示疑問語氣。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滿口花言巧語,麵貌偽善,這樣的人實際上很少有仁德。”
◎注釋
①巧言令色,即花言巧語,麵貌偽善。巧、令,均為美好之意。朱熹注雲:“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為人謀而不忠③乎?與朋友交而不信④乎?傳⑤不習⑥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與朋友交往是否誠信?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複習了?”
◎注釋
①曾子(公元前505—前435),孔子的學生,名參,字子輿,南武城(在今山東平邑縣附近)人。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②省,xǐng,自我檢查,反省,內省。“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上加數字,表示動作頻率,而非實指。而“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數多。
③忠,即盡心竭力。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④信,誠也。即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
⑤傳,老師的傳授。
⑥習,複習。
1·5 子曰:“道①千乘之國②,敬事③而信,節用而愛人④,使民以時⑤。”
◎譯文
孔子說:“治理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工作,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愛護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農閑時節。”
◎注釋
①道,動詞,治理的意思。一本作“導”。
②千乘之國,指強國。乘,shèng,古代用四匹馬拉著的兵車。每乘車上甲士三人,車下步卒七十二人,後勤人員二十五人,共計一百人。春秋時代,打仗多用兵車,所以國家實力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春秋初期,大國都沒有千輛兵車,譬如城濮之戰時,晉文公隻有七百乘兵車。後因戰爭頻繁,各國都致力擴充軍備;而侵略者兼並弱國,發展速度極快,晉國在平丘之會時,據說已有四千乘兵車。千乘之國,在孔子之時已不算是大國。
③敬,一般用於表示工作態度,常和“事”字連用。如《衛靈公篇》中“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④人,此處指各級官吏。古代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狹義的“人”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此處“人”與下文的“民”相對,用的是狹義。
⑤使民以時,役使老百姓要在農閑時節。古代以農業為主,“使民以時”與《孟子·梁惠王上》的“不違農時”意同。
1·6 子曰:“弟子①,入則孝,出則悌②,謹③而信,泛愛眾,而親仁④。行有餘力,則以學文⑤。”
◎譯文
孔子說:“後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開家便敬愛兄長;寡言少語,說話則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注釋
①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指年紀幼小的人,二指學生。這裏用的是第一種意思。
②“入”是“入父宮”,“出”是“出己宮”。古代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禮記·內則》中說:“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這裏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
③謹,即寡言少語。
④仁,即“仁人”。古代常用某一具體人和事物的性質、特征甚至原料,來代表該類具體的人和事物。
⑤文,即古代文獻,包括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1·7 子夏①曰:“賢賢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③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看重賢德,而不以容色為重;侍奉爹娘,能盡心竭力;侍奉君主,能夠貢獻出自己的生命;與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這樣的人,盡管他說自己沒有文化,我也一定會說他已經學過了。”
◎注釋
①子夏(公元前507—?),孔子的學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死後,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②賢賢易色,用敬重優秀品德的心來改變愛好美色的心。陳祖範的《經咫》、宋翔鳳的《樸學齋劄記》等書中說,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關係;那麽“賢賢易色”也應該是指某種人事關係,而非一般的泛指。“易”原意為交換、改變,也有輕視、簡慢之意。《漢書·李尋傳》顏師古注中,把“易色”解為“不重容貌”。
③致,有委棄、獻納之意。
1·8 子曰:“君子不重①,則不威;學則不固②。主忠信③。無④友不如己⑤者。過,則勿憚⑥改。”
◎譯文
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兩種道德為主。不要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注釋
①重,莊重。
②學則不固,此句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意思相連,即為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為人見聞少,學了就可以不固陋,思想暢達。
③主忠信,以忠、信兩種道德為主。《顏淵篇》中也說,“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④無,通“毋”,不要。
⑤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為“類似”,即“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後一種解釋更符合孔子的原意。
⑥憚,dàn,害怕、畏懼。
1·9 曾子曰:“慎終①,追遠②,民德歸厚矣。”③
◎譯文
曾子說:“對待父母的去世盡致其哀,追念遠代祖先,民眾自然會日趨忠厚啊。”
◎注釋
①慎終,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盡致哀悼。鄭玄的《注》中有雲:“老死曰終。”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意指對父母的身後事,包括附身(裝殮)、附棺(埋葬)等事必誠必信,免得日後悔恨。
②追遠,追念遠代祖先,具體是指“祭祀盡其敬”。
③南懷瑾對此有不同的解釋,更形似引申意譯:凡事追本溯源,找到事情的原始起因,才能把事情做好。
1·10 子禽①問於子貢②曰:“夫子③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④異乎人之求之與?”
◎譯文
子禽問子貢道:“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得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國君主動給予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注釋
①子禽,即陳亢,字子禽。鄭玄注《論語》和《檀弓》都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並無此人。從《子張篇》中所載來看,恐怕並非是孔子的學生。
②子貢(公元前520—?),孔子的學生,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人。
③夫子,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用這一稱呼。孔子曾為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稱他為夫子,後來沿襲以稱呼老師。在一定場合下,也特指孔子。
④其諸,語氣詞,意為大概、或許。如洪頤煊《讀書叢錄》中雲:“《公羊》桓六年《傳》,‘其諸以病桓與?’亦是表不肯定的語氣。
1·11 子曰:“父在,觀其①誌;父沒,觀其行②;三年③無改於父之道④,可謂孝矣。”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還活著時(其時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誌向;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為;若他之後很久依然能保持其父良善的為人之道,可以說他盡到孝道了。”
◎注釋
①其,指兒子。
②行,xìng,指行為舉止等。
③三年,虛指,用於表示一個很長的時間段。同前文注釋。
④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的名詞,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表示善的好的東西。此處為後者。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①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②,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
有子說:“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貴。過去聖明君王治理國家,可貴處就在這裏;無論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如其分。若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以恰當為上,不用一定的規矩製度來加以節製,也是不可行的。”
◎注釋
①和,恰到好處之意。《禮記·中庸》中有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的《論語疏證》中雲:“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說文》雲:‘龢,調也。’‘盉,調味也。’樂調謂之龢,味調謂之盉,事之調適者謂之和,其義一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
②有所不行,若有行不通的地方。皇侃《義疏》中雲:“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把“和”解為音樂,而且認為“小大由之”的“之”是指“禮”,有些牽強。
1·13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①也。恭近於禮,遠②恥辱也。因③不失其親,亦可宗④也。”
◎譯文
有子說:“遵守的約定符合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兌現。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的都是關係親近的人,這個人也就可靠了。”
◎注釋
①複,即兌現。《左傳》僖公九年荀息說:“吾與先君言矣,不可以貳,能欲複言而愛身乎?”“複言”意為實踐諾言之義。《論語》同此義。
②遠,yuàn,使動用法,使之遠離的意思。此處可意譯為避免。
③因,依靠,憑借。
④宗,可靠。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工作勤勞敏捷,說話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注釋
①就,靠近。
②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③正,匡正、端正,此處做動詞用。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①?”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②,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③’,其斯之謂與?”子曰:“賜④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⑤。”
◎譯文
子貢說:“貧窮卻不諂媚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麽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然貧窮卻樂於道,富有卻謙虛好禮啊。”
子貢說:“《詩經》上說:‘要像雕琢美玉一樣,先開料,再糙銼,細刻,然後磨光。’是這個意思嗎?”孔子道:“子貢啊,我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一件事,你能據此發揮,舉一反三了。”
◎注釋
①何如,怎麽樣。《論語》中的“何如”,都可作此譯。
②貧而樂,皇侃本“樂”下有“道”字,應為之後衍沒。鄭玄《注》雲:“樂謂誌於道,不以貧為憂苦。”所以譯文增加“於道”二字。
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為雕琢美玉。語見《詩經·衛風·淇奧篇》。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則不能成器;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用在此處,兩種說法均可說通,側重點有些許區別。
④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名。
⑤告諸往而知來者,可知其一,而知其他,即會舉一反三。“諸”,同“之”。“往”,過去的事,可指已知的事;“來者”,未來的事,意指未知的事。譯文用意譯法。孔子稱讚子貢能運用《詩經》打比方,有所長進。
1·16 子曰:“不患①人②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別人不了解我,我不擔憂;我擔憂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注釋
①患,擔憂。
②人,指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而非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