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7:為什麽人類不能完全控製自己的行為

“單向表達不分析”說明了刺激源的重要性。那麽,為什麽在有效刺激的前提下,人類不能100%控製自己的行為呢?這要從我們的大腦開始解釋。

大腦的結構

按照目前人類對腦的研究,我們大致將人類的整個大腦分為三個中樞。

皮質:理性中樞

第一個中樞是感知和思維中樞,由皮質來擔任。皮質包括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等。其中:

額葉負責控製軀體運動、感官信息整合以及高級思維決策;

頂葉負責接收軀體感覺,構造對世界的認知,比如空間感和方向感等;

枕葉主要負責處理視覺信息;

顳葉負責處理聽覺信息、語意情節記憶,以及處理和控製聽覺相關語言。

人類獨有的語言功能,其管理中樞全部集中在皮質中。聽覺性語言中樞位於顳葉;視覺性(讀書看報)語言中樞位於頂葉,而其視覺信息有的來自枕葉;說和寫等運動語言中樞,則位於額葉。再看一看圖1-1和注解說明,額葉主要負責的一項功能是“高級思維決策”,這也是為什麽在微反應的體係中,將語言的表達列為經典社交表現,即最能被主觀意誌所控製的表達方式。此外,額葉還是運動中樞,控製所有刻意的軀體運動。

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皮質的作用是,“想明白,做出來,說出來”。皮質控製的行為最容易作假,在觀察是否說謊的時候最不能相信。全身所有的骨骼肌運動,都是可以被皮質準確控製的;說話之前思考的內容,說話時聲帶的震動,也是可以被皮質控製的。這就是為什麽在微反應的體係裏“單向表達不分析”。

邊緣係統:情緒中樞

最接近皮質的腦結構是邊緣葉,也被稱為邊緣係統。邊緣係統負責控製情緒;控製與物種生存相關的行為,比如戰、逃、性等;參與控製生物的部分自主功能,比如饑餓感、汗液分泌和心跳等;還與人類的行為動機、學習和記憶等功能相關。

邊緣係統是由若幹腦結構構成的一個集合統稱,是根據其相似的主管功能來定義的(7)。這些功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能或幾乎不能用主觀意誌來控製,皮質所下達的理智決策最多能夠進行幹預,而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

人類大腦的所有活動都是整體運轉的,而不是每個部分之間獨立運轉,所以不同區域之間一定會有信息的傳遞和相互影響。但是,像邊緣係統這樣特征明確的區域,可以比較明顯地解釋,人類的行為中,很大一部分不是由意誌來掌控的。特別厲害的人,最多也就能做到憑借“想法”來間接幹擾,而不可能進行直接的行為控製,比如情緒行為。這是由生理結構決定的客觀規律。這也是情緒行為能夠非常準確地用以解讀行為人真實感受的科學理論基礎。

邊緣係統介於“理性腦”(皮質)和“生物腦”(小腦和腦幹)之間,恰如情緒行為介於社交行為和生理行為之間一樣,既貼近生物的本能需求,又需要靠皮質的認知和思考來做出判斷。

情緒中樞控製的行為可能摻雜社交行為的掩飾,所以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來過濾。

可以用什麽方法過濾呢?那就是用恰當的刺激源,把他們逼回到像動物一樣的原始自我保護狀態,這種狀態是真實心理反應。這一類行為在觀察過程中可信度的優先級最高。

小腦和腦幹:動物中樞(或稱為生理中樞)

維持人類基礎生理活動的腦結構是小腦和腦幹,腦幹又包括中腦、腦橋和延髓。

小腦負責運動和平衡。例如,體操、武術、廣場舞等複雜的肢體運動,不需要人每個動作都單獨去想、去控製相應的肌肉如何運動就可以完成。盡管這些參加比賽或者江湖紛爭的肢體動作是可以隨時被大腦的皮質管控的,但更多的場景中,無須“思維”的參與。

腦幹負責調節複雜的反射活動,包括調節呼吸作用、心跳、血壓等,對維持機體生命有重要意義。人類的12對腦神經之中,除了嗅神經和視神經外,腦幹含有剩餘的10對處理腦神經訊息的神經核(8)。因此,醫學常將“腦幹死亡”作為一個人失去生命的標準。人不需要操心的基礎生理活動,都在這裏進行著不間斷的管理。

人的行為過程,從神經係統的角度來描述,可以分成四個過程:認知、評估、決策、實施。

基礎生理活動

由自主神經係統控製的基礎生理活動,完全無須皮質的思考和指揮,沒有任何情況發生也會自動持續進行,比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環、汗液分泌、食物消化、內分泌、瞳孔的縮放等。

簡單地說,就是這些基礎生理活動不需要靠“想法”來指揮。他們的正常維係通常不需要前麵三個過程,也就是不需要大腦思考與判斷,直接由自主神經係統管理完成。

但是,皮質的認知和評估判斷會影響基礎生理活動的狀態。

當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比如驚嚇或者喜悅,大腦顯示接收感覺器官傳來的刺激源信息,然後做出評估和判斷,包括有意誌的行為決策和外顯行為。但是,通過皮質的理性認知和評估所產生的判斷結果,也會對自主神經係統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基礎生理指標。

例如,對於學生而言,考試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刺激源,往往意味著最重要的利弊得失。當學生看到自己成績單的時候,其實皮質套用了非常複雜的規則進行判斷,可能包括數值判斷、排名比例、評獎升學、父母反應、同學評價、禮物懲罰等。這些純社會規則的判斷結果,會使高興的人瞳孔放大、血壓升高,使恐懼的人瞬間一身冷汗,使悲傷的人頹廢無力。

所以,基礎生理活動的日常維係不需要意誌的參與,但理性評估和判斷的結果可能嚴重影響其指標變化。

情緒行為

情緒行為的主管中樞是邊緣葉,位置和功能都介於生理中樞和理智中樞之間,所以情緒行為一邊要以皮質的判斷為依據,一邊又引發生理行為的變化,以及不易受皮質約束的肌肉運動。情緒產生之後,除了心跳、血壓、呼吸、瞳孔、汗液、胃腸道蠕動等基礎生理狀態會受影響外,諸如眼動、肌肉緊張或鬆弛、麵部表情、軀幹姿態等行為也會隨之產生變化。這些行為可能在後期被皮質所控製,實現自我抑製或掩飾,卻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出現。這就是微反應的來源。

每一個情緒行為的背後,都具備人類作為生物個體的一條最簡單的決策邏輯,都有著最直接的保障個體生存利益的生理意義,和動物的情緒反應沒有差異。

比如:

驚訝了,就要多看多聽多感受,用以判斷刺激源的利與弊;

厭惡了,就要遠離或者排斥,用以減少和阻斷負麵刺激源的持續影響,但不值得戰鬥;

憤怒了,就要動用體力和腦力去鬥爭,消滅和減少刺激源對自己的利益威脅;

恐懼了,就要躲藏或逃跑,保證在無法戰勝的前提下還能繼續生存下去;

悲傷了,就要接受這個結果,不再無謂地浪費體力和能量,放棄對結果的挽回;

愉悅了,就要耗費好大的能量來笑和興奮,盡快平複積極刺激帶給神經係統的高度興奮。

也正因此,我們才可以通過解讀情緒反應,來推導當事人的真實感受和認知。

綜上,人類的生存和繁衍受到威脅時,應對刺激的處理機製會退回到動物的水平。在這種時候,人的動物性反應將取代人的理性“做作”而獲取控製權,通過種種微小的反應,將內心的情緒和想法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