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8:什麽是基線

行為分析是否具備強大的功效,取決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否能夠過濾表演行為。

假設,有一種智能程序可以100%準確地告知一個人是否在表演。那麽當你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耳機中傳來程序的提示音,“他是真的”,或者“他在表演”,會不會感覺輕鬆很多,感覺自己可以像神一樣洞悉他人的每一個虛偽之處?

反正我會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欺騙,都直來直往、坦誠相對。這樣,至少不用費心地猜來猜去,最後還猜錯了造成損失。

但實際上,就連父母對待還不懂事的孩子,都會善意地設法做出“最合理”的表達,而不會100%有什麽說什麽,更何況是社會上萍水相逢的兩個人呢?

隻要人的行為動機中有“這樣做最好”的決策成分,就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表演。表演不一定都是惡動機和惡結果。

研究微反應的任務,不包括評價惡與不惡,隻是希望找到表達與認知之間的差異,以及這當中存在的規律。要完成這項任務,必須從一個步驟開始——找基線,這個步驟是繞不過去的。

嚴肅地說,沒有基線的分析都是嘩眾取寵。

什麽是基線?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有一個人說實話從不眨眼,一說謊話就必定連續快速眨眼10次,那麽這兩個固定的規律就是該行為人的兩條基線。當你看到他不眨眼的時候,就知道他在說實話,而當你看到他連續眨眼10次的時候,就是在說謊話。如果眨眼的次數介於1—9,因為既不符合實話基線,也不符合謊話基線,所以不判斷。

你是不是認為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固定的基線?

是的,對於人類而言,這隻是一個不可能成立的例子,不要當真,雖然世界上有很多研究機構一直在努力尋求著“××行為特征=說謊”這樣的公式。這麽穩定的判斷準則隻可能出現在計算機程序的反應上,因為程序員會設定下麵的規則:

if a=不眨眼 then print true;

if a=眨眼10次 then print false。(9)

但是,人類的確是有基線的。

基線,是指行為人不“裝”的時候所具備的行為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體檢各項指標數值

這是純生理指標的基線,數值位於正常區間,表示健康;超出正常參考區間,表示存在病症。一個人第二次體檢白細胞數值比第一次體檢高,且高於正常參考區間,那麽他可能生病了。

2.平靜態基線,平靜狀態的行為特征

不張狂、不沮喪、不興奮、不低沉的時候,一個人在鬆弛狀態下,言談舉止是什麽樣子的,包括其麵部表情、呼吸、語音,以及肢體動作的形態規律,可以作為一種基線,可以稱為“平靜態基線”。

完全鬆弛的狀態會出現在兩種情況下:一種是獨處;另一種是身處安全和輕鬆的交往環境中。獨處的行為特征很難被外人所見,除非偷拍,否則不可獲知。安全和輕鬆的交往環境中,需要所有和行為人交往的人都不值得他“操心”,能夠完全信任,行為人就會流露出上述基線。

獲取這些基線特征往往是需要長時間觀察的,而非一朝一夕可成。很多姑娘對自己的男朋友就有這樣的感覺——“我就覺得他今天哪裏不對勁兒,肯定有事”。通常,這種“哪裏不對勁兒”的感覺,用專業數據講就是“捕捉到了違背基線的行為特征”,隻不過姑娘們沒學過微反應,無法準確又清晰地列舉出這些內容。

3.情緒態基線,真實情緒支配的行為特征

無所顧忌、情緒高漲的時候,會突破社交行為規則的自我約束,為所欲為。這時候呈現出的表情、呼吸、聲音、肢體姿態和動作特征,也是一種基線,可以把這些真情流露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征稱為“情緒態基線”。

情緒態基線較之平靜態基線更難獲得,因為現代社會的文明規則,已經很少允許行為人動輒大喜大悲、大驚大怒了。獨處時自不必說,有相關人共處的時候,也很難收集到行為人強烈的驚訝、厭惡、憤怒、恐懼、悲傷等情緒,甚至開懷大笑也頗為少見。不過,這六種基礎情緒有很多程度相對較弱的變種,列舉如下:

驚訝就是驚訝,鮮有變種,也不需要;

厭惡的變種,可以包括惡心、反感、討厭、鄙視、不喜歡、輕蔑、不屑一顧等;

憤怒的變種,可以包括急眼、生氣、暴躁、發脾氣、不高興、嚴肅、威嚴等;

恐懼的變種,可以包括害怕、擔心、憂愁、不安、惶恐、尷尬、憂愁、顧慮、忌諱等;

悲傷的變種,可以包括難過、沮喪、低落、失落、愧疚、後悔、無奈、委屈、鬱悶等;

愉悅的變種,可以包括滿意、得意、開心、喜悅、興奮等。

上述這些情緒狀態,每個人每天都可能會在相對自然的情況下,呈現出一種或者數種,因為沒有對抗和偽裝的必要,這些相對“弱”一些的情緒狀態就可以作為行為人的情緒態基線。但是需要注意,因為這些狀態不是純粹的情緒狀態,所以很有可能摻雜了大量無意識的幹擾,比如習慣、禮儀或者修養等。采集情緒態基線數據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幹擾形態。

舉例而言,如果一個人真笑的時候,左右兩側的嘴角高度是不平衡的,那麽這就是他的情緒態基線,將來在分析的時候,不能將之認定為帶有輕蔑情緒的笑。

雖然收集情緒態基線難度較大,但好在人類作為一種動物,有高度文明的社交規則時間還不超過1萬年。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讓人類作為一個物種,保留了大量動物習性,也包括情緒行為的共通性特征。情緒作為一種單層邏輯的生存策略,驅使著身體的各部分做出更加原始的行為。這些行為都具備生理意義,所以規律呈現高度的穩定性和共同性。

非常多的科學證據表明,人類的情緒行為特征跨越地域、種族、社會、教育、年齡、性別等差異而客觀存在。

這些寶貴的具有生理意義的特征,也正是本書的主題內容,將會在下文各章節中逐一論述。

無論是平靜態基線還是情緒態基線,都可以從以下若幹方麵進行觀察和記錄:

表情的五官形態和位置;

呼吸頻率和幅度;

聲音的頻率和音量;

脊柱彎曲的形態;

頭和下巴的角度;

手的習慣性位置和動作;

站姿和坐姿;

雙腿的姿態和角度;

有沒有突出的常態動作,比如抖腿、晃腳等。

4.穩定的社交行為特征

盡管社交行為不能作為微反應的分析對象,盡管社交行為的背後存在著不可窮盡的決策和動機,但是社交行為卻可以作為非常重要的行為基線,用來分析行為人的異常反應。

行為人日常呈現出來的社交行為,也可以從上述若幹細節之處進行觀察。與記錄平靜態基線和情緒態基線不同的是,社交行為基線需要記錄的是行為人在特定社交情境中所呈現的特征。

例如:

行為人在開會時發言的言行特征;

行為人見上級時的言行特征;

行為人見下級時的言行特征;

行為人聲情並茂背詞時的言行特征;

行為人故作神秘講八卦時的言行特征;

行為人認真發表觀點時的言行特征;

行為人得意揚揚批評指點時的言行特征;

行為人頂住壓力進行辯解時的言行特征;

……

這些情境下行為人的行為特征都是他們的社交行為基線。社交行為基線的數據容易獲取,行為人一旦出現違背基線的異常反應,就會被察覺。在遇到特定刺激源之後出現異常,我們就可以迅速與其平靜態基線和情緒態基線進行比對,尋找吻合的特征線索,進而進行推導和分析。

所以,前文中提及的姑娘們感覺男朋友“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大部分都是因為男朋友的反應違背了自己的社交行為基線,而那些不對勁的地方,通常是情緒所支配出來的情緒行為,可以按照規律找到是哪種情緒屬性。最後,關聯一下可能的刺激源,也許能夠建立起明確的因果關聯。

愛情需要以誠相待,需要找融洽的感覺。技術分析有風險,且不論分析得對錯,隻是動了分析的念頭,你就已經輸了。不過,你完全應當用科學武裝自己,防止被人渣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