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3:微反應的“微”字是什麽意思

人的行為可以分為三類:生理行為、情緒行為、社交行為。

人類在受到有效刺激後,會產生能夠代表其真實認知和感受的生理行為和情緒行為,但又不甘於被他人識破,便試圖用意誌管控的社交行為來進行自我抑製和偽裝,這時的生理行為和情緒行為就會形態減小或消失,持續時間縮短或停止,不易被察覺,故而取“微”字。但這些生理行為和情緒行為仍然存在,仍然能夠突破社交行為的抑製和偽裝,即使形態很小,持續時間很短,也仍然能表達出大量寶貴而有效的信息。

社交行為

社交行為的最典型特征是行為向別人負責,雖然最終都是為了自己,但直接的關聯都是做給別人的事情。比如:

晨間問候,要讓人家聽到或看到;

工作陳述,要讓人家聽懂或認可;

行為舉止,要讓人家感覺到善意;

聚會聊天,要讓人家認可甚至喜歡自己;

購物消費,把錢給人家才能拿回貨物。

入職麵試、宣誓表態、傾訴衷腸、發飆罵人、追趕公交、排隊等候、尋醫問藥、學習考試、訓練比賽、戀愛結婚、談判競合、偵查訴訟等,都是做給別人的事。這些事情,遵循不同的社會規則,具體步驟和表現方式可能簡單,也可能複雜,人們必須經過學習才能掌握。同一件事情的另一麵就是,能掌握也就意味著理論上可以完全控製自己如何表現。

列舉一個經典的社交行為——語言。

語言是現代文明社會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既包括口頭的言語,也包括書麵的文字。語言必須經過學習才能使用,其存在的作用就是告訴別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真的,當然也可以是假的。語言經過磨煉,可以運用得得心應手,麵對麵訴說時可以做到邏輯完整且自洽,語音平穩且流利,無論行為人說的是真情還是假意。而事實上,很多人說真話恰恰因為控製得不那麽精準,而表現得匆忙、焦急、激動或淡漠。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大腦中控製語言的中樞在皮質位置。皮質特定部位受損,語言功能會產生嚴重障礙甚至破壞。人類的皮質負責“想”事情,是最高級的認知中樞,能夠進行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負責有控製的行為。也正因為此,人類的皮質在大腦中所占的比例要遠高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換句話說,你看到的所有文字,聽到的所有言語,理論上100%都是別人刻意為之,就像要說給你聽、寫給你看的產物。既然這樣,可以聽到、看到之後,就當作“真相”嗎?

其他的社交行為,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再贅述。

生理行為

生理行為的最典型特征是行為僅向自己負責,有可能客觀結果會涉及他人,但直接的關聯都是做給自己的事情。比如:

吃,解決饑餓感,為身體提供能量和養分;

喝,解決口渴感,為身體提供水分;

拉,食物代謝的最終環節,排泄掉身體不需要的廢料殘渣;

尿,水分代謝的最終環節,排泄掉身體裏多餘的水分,保證體液常新;

睡,神經係統和肌體的休息過程,緩解緊張,增強同化作用(生產細胞結構),降低異化作用水平(分解細胞結構),等等。

這些做給自己的事情,是保證個體生存的必要行為,除了在極端情況下,沒有人可以對這些行為做出完全的控製。恰恰相反,這些生理的內在需求對人的行為能產生強大的驅動力,甚至使人失去理智和尊嚴。

事實上,包括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消化係統、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泌尿係統、生殖係統和運動係統在內的人體的八大基礎係統中,能夠靠皮質的邏輯思維意誌(2)來進行管控的,隻有運動係統和負責呼吸的橫膈膜(3)及相關輔助肌肉,而橫膈膜的日常運動卻不需要意誌來管控,全部依托於自主神經係統的管理,由腦幹中的延髓和腦橋共同負責(4)。

所以,生理反應能夠非常準確地映射行為人的神經係統變化。測謊儀正是利用了這一原理,測試被試的皮電、心跳、呼吸、血溶度等生理指標,再分析指標異常變化與所提問題之間的匹配關係,做出異常心理活動(說謊)的判斷。

情緒行為

情緒在學術定義中被描述為針對內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產生的突發反應,一個主體對同一種事件總是有同樣的反應。情緒持續時間很短,產生的情緒包含語言、生理、行為和神經機製互相協調的一組反應。(5)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情緒也是動物進化出的一種生存機製,在進化的過程中被不斷積累和強化,因為情緒可以為一些遠古人類提供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產生恐懼並決定逃離(6),或者產生憤怒並決定戰鬥。

簡單地說,情緒機製是動物對外界刺激進行認知和評估後,所產生的行為驅動力。它有著最簡單的邏輯,就像最直爽的莽漢一樣,想到什麽就做什麽,根本沒有顧忌。

沒想到又希望知道,那就通過驚訝情緒來驅動行為,加強信息搜集;麵對負麵刺激,先判斷一下實力。不如自己的,厭惡地遠離或驅趕;和自己差不多厲害的,憤怒地進攻以保障自己的利益;比自己厲害的,恐懼地逃跑或躲藏;已經造成損失且不能挽回的,就此放棄努力。

如果麵對的是積極刺激,那就非常興奮。

動物們進化出的這種簡單機製,就能保證它們適應環境並生存和繁衍下去。而人類也是如此。

例如,當你躺在牙醫的治療台上做拔牙手術的時候,麻藥已經生效了,不會有痛覺,醫生拿著電鑽、鑿子正在給你拔病牙。

理智地想,你絕對信任的醫生有經年累月積累的專業技術,不會引發太多痛苦,未來也一定會取得好的結果,整件事情完全是積極而有益的。所以,你很配合,不會亂動,不會拒絕,不會表現出不高興或害怕,甚至有可能笑著表示不疼,讚揚醫生的醫術高明。

但是,請注意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手指是不是緊張的?手臂是不是在不經意地用力?整個軀幹是不是無法完全鬆弛下來?

這就是由恐懼情緒所引發的情緒行為。你的皮質告訴你,沒有什麽可怕的,這是好事。但你的大腦其他區域以及大部分神經係統不會思考,它們會因為這樣的刺激而產生恐懼類情緒,然後引發身體做出對抗或逃跑的準備。這樣的反應在小朋友身上特別明顯,因為小朋友的社會知識少,更接近小動物的天然反應。

試想一下,給清醒的獅子拔牙,會是什麽結果?

隨著社會文明的演進,很少有人可以僅使用簡單的一層邏輯肆意而為。更多可以自主表現的行為遵循的是社會規則。但是,人類的情緒對行為決策的影響力仍然很大。

與動物的情緒不同的是,人類的情緒絕大多數是由社會事務引起的。人們每天經曆很多事件,大腦需要首先將紛繁複雜的社交行為作為刺激源,在懂得社會規則的前提下進行認知和感受,進而引發內部的評估與情緒驅動。但情緒畢竟是更貼近動物屬性的生存機製,遵循一層邏輯鏈的判斷和決策機製,所以它會引起大量生理行為的變化。盡管皮質在認知和決策的過程中,會幹預決策的生成和執行,但還是有很多生理反應和行為無法被理智所約束。

例如,憤怒情緒產生之後,視線會集中於刺激源上,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劇,毛孔張開,汗液分泌增加,肌肉會收縮蓄力,特別強烈的憤怒,會讓毛發炸起,同時消化係統工作減弱,唾液減少分泌,腸胃蠕動減緩。這樣的狀態更加適合奔跑、搏鬥、對抗,更能幫助本體在戰鬥中取得優勢,至少是不增加生理負擔。

現代文明社會中的人類個體,即使遇到非常憤怒的事情,也要考慮相關的社會規則限製。例如,不能隨便打架,因為打架可能會引發公安機關按照治安事件的標準處理流程介入,耽誤更多的時間,甚至要接受社會懲罰。在老板麵前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就算心裏很憋屈憤怒,也不會像獅子一樣衝上去撕咬,最多就是用怨恨的眼光盯著他看,或者捏緊拳頭,或者提高音量和語速,但語言和整體舉止仍然符合社會規範,甚至是一種取悅和服從的態度。那些微小的視線變化、肌肉用力的變化以及能量表現的變化,卻都和最原始的憤怒表現特征相同,通過捕捉這些痕跡,可以了解當事人的真實感受。

現在來回答問題:“微”字非常重要。我們不能看行為人的社交表現,因為那些都是有備而來的“表演”,甚至可能經受過專門的訓練。我們隻看沒有被社交行為掩飾住的微小反應,盡管它們形態微小,持續時間短,卻能夠表達出行為人的真實感受和認知,也就是生理狀態和情緒狀態。最後,特別重要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單向表達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