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怕,不怕,我能行——安慰反應

人在受到批評、壓力、否定等負麵刺激時,經常無意識地表現出一些尋求安慰的身體微反應,以減緩內心的不適感。當這些細微動作出現時,說明這個負麵刺激源非常重要,具有繼續深挖和分析的價值,也許能成為獲取真相的關鍵線索。

解讀意義:安慰反應映射了兩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是行為人心理出現不適感,可能是慌亂、緊張、尷尬等,但尚未到達害怕到不知所措的凍結程度;第二個要素是行為人在努力地進行自我調整,希望恢複到平靜態。

當你還是嬰兒的時候,被媽媽緊緊抱在懷中,身體的前側貼著母親暖暖的懷抱,身體的後側被溫柔的手輕輕撫摸,安全又溫馨。餓了的時候,嘴裏有最美的味道,慢慢吞咽,耳邊還傳來溫柔的、有趣的歌聲。睜開眼睛,滿眼都是母親關愛的笑容。

一直到長大成人,幼時種種幸福的感受,盡管沒有清晰的記憶,卻都深深銘刻在大腦裏。長大後麵對不適和困境的時候,美好的記憶會引導著身體尋找甚至創造這些感受來安慰自己。

什麽因素能讓一個人自己感到舒適呢?適當的溫度、濕度、力度、頻率、撫觸,會讓人產生舒適感;上述種種舒適的刺激都沒有的話,減少或停止負麵刺激,本身也會讓人產生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