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最飽滿的悲傷反應——痛哭

哭是悲傷情緒的最典型動作反應。人在什麽心理狀態下才會哭呢?

我專門觀察過3歲以下的小朋友,他們在懂了一些事情之後,有一段時間特別愛哭。根據記錄結果,我發現所有引起哭的原因,都是小朋友認為“沒辦法”了。舉個例子,小朋友已經吃過一些零食,而且和父母商量好了不再多吃,但他的實際心理是還想再吃一些。

小孩子明白,父母是肯定不會再允許他繼續吃更多零食了,知道此事無望,就會開始哭。除了吃零食外,看動畫片、買玩具等相似事情,都會引發相同的結果。深入探討小孩子的心理可以發現,樸素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是壞結果,與父母達成的一致和他們的監管則超出了小朋友能改變事情的能力。

簡單地說,就是壞的結果發生,但又沒有辦法改變,結果就是心生悲傷,用哭來表達。

能讓成人心生悲傷並哭出來的事情,也是一樣的。

8.2.1 嬰兒的痛哭表情

很小的孩子在遇到負麵刺激的時候(饑餓、疼痛、恐懼等),本能反應就是大聲哭喊,因為這樣可以引起大人的關注,從而保護自己。在嬰兒的哭喊中,聲音大非常重要,因為如果聲音不大,很有可能會被父母忽視。

嬰兒痛哭的表情很難抓拍到,我們用一張素描畫作來進行表情形態特征的說明。如圖8-1所示。

圖8-1

摘自The artist's complete guide to facial expression,by Gary Faigin

嬰兒痛哭的表情形態特征如下:

①皺眉肌收縮,雙眉強烈皺起。

②眼輪匝肌強烈收縮,上下眼瞼緊閉,上下眼瞼相互擠壓,雙眼中間出現皺紋。

③提上唇肌收縮,上唇緊繃,同時造成臉頰隆起,在鼻翼至嘴角間形成鼻唇溝。

④嘴角向兩側咧開,嘴唇被拉長、變薄。

⑤降口角肌和降下唇肌同時收縮,將下唇向下拉低,在下唇兩側接近嘴角處形成接近垂直的下落唇形,近似方形,露出部分下齒。這個口型可以幫助發聲。

⑥頦肌收縮,將下唇中部向上推起,擋住中間部分的牙齒。

圖中這個純粹的哭喊表情,以發聲為核心需求,每一個器官形態都有其生理意義。

1.緊閉的雙眼

眼睛在痛哭的時候,一定會緊緊閉起。眼輪匝肌和皺眉肌共同收縮,造成雙眼緊閉、雙眉下壓。這種天然的聯動有著生理結構方麵的原因,因為痛哭過程中的劇烈呼氣和血液循環改變,會增加眼眶內的毛細血管壓力和眶內眼球內壓,客觀上要求眼輪匝肌收縮,以使眼周圍皮膚縮緊,這樣可以緩解部分壓力,保護眼球。哭的程度越大,肌肉的收縮力度越大。這樣的肌肉運動也是哭喊過程中的自然反應,同樣的原因,也會導致在大笑、打噴嚏、咳嗽的表情中出現雙眼閉緊的動作。

2.咧開的嘴

哭喊時,提上唇肌收縮,向上提升上唇,同時造成臉頰隆起,在鼻翼兩側到嘴角之間形成鼻唇溝。同時,眼輪匝肌的收縮也會一定程度上提升臉頰,與提上唇肌共同造成臉頰隆起,並在一定程度上幫忙把上嘴唇向上提升。頸闊肌收縮,向兩側拉伸嘴角,使嘴變寬。降下唇肌收縮,向下拉低下唇。頦肌收縮,使下巴肌肉拱起,將下唇中部向上頂起。這五組肌肉共同作用,使嘴唇咧開,形成近似方形的輪廓線。

這種口型比其他口型更適合發出具有穿透力的聲音,傳播得最遠,音量最大。

另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哭泣的過程中,呼吸並不是均勻平緩的,而是呈**狀。配合著這個呼吸特征,頦肌和頸闊肌共同負責嘴部形態的頻繁改變,形成下顎和下唇的**式運動。兩者共同收縮,下唇中部噘起,嘴角向兩側拉直;兩者共同鬆弛,下唇和嘴角就放鬆。要注意,這是我們第一次強調頦肌的作用,因為頦肌隻有在悲傷的表情中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8.2.2 成人的痛哭表情

成年之後,因悲傷情緒引發痛哭時,臉上的表情形態和嬰兒時的表情形態沒有任何差別。悲傷的情緒能夠調動能量,自動地觸發眼部和嘴部的肌肉做出劇烈運動,完成痛哭的表情。如圖8-2所示。

圖8-2

我們拆分一下成人的痛哭表情形態特征:

①眼輪匝肌和皺眉肌共同收縮,造成雙眉下壓,眉頭間出現縱向皺紋。但是,額肌中部收縮,輕微向上提升眉頭,整個眉形趨平,在內側1/3處呈現扭曲向上眉形。特別需要注意,這種扭曲的眉形也會出現在恐懼類表情中,但因為悲傷時眼輪匝肌的收縮,眉毛扭曲的程度要比恐懼表情中的嚴重。

②眼輪匝肌的收縮,造成眼瞼的有力閉合,在眼內側角擠壓形成皺紋,在眼外側角相互擠壓形成魚尾紋(圖中可以看到單條深紋)。

眼輪匝肌收縮和部分皺眉肌的收縮,共同形成緊閉的眼睛。這個變化的生理意義已經在講解嬰兒的哭喊時介紹過。哭得越劇烈,眼球周圍的收縮就越緊。

③提上唇肌收縮,在提升上唇的同時,與眼輪匝肌共同使臉頰位置提高,隆起的臉頰與下眼瞼相互擠壓,形成下瞼下方的凹陷區域,並在鼻翼兩側形成鼻唇溝。

④頸闊肌收縮,將嘴角向兩側拉伸,使嘴的水平寬度比平常大,拉伸的嘴角與臉頰之間擠壓形成法令紋。

⑤降口角肌收縮,向下拉低嘴角,降下唇肌同時收縮,將下唇整體下拉,試圖露出下齒。

⑥頦肌收縮,將下嘴唇中部向上推起,並在下巴上形成表麵凹凸不平的肌肉隆起。下嘴唇中部的推起將原本可以露出的部分下齒遮住,兩側嘴角處還保留向下,因此能夠露出嘴角位置的下齒。下嘴唇曲線呈W形。這樣的口型,是痛哭表情所特有的。如圖8-3所示。

圖8-3

可以注意到,在下唇靠近兩側嘴角1/4處,因為這幾組肌肉的協同作用,會形成一個比較陡的轉折角度,使口型大體上近似倒梯形。這個口型最有利於發出尖利且氣息充沛的聲音。不信,你可以在沒有悲痛情緒的時候,大聲喊“哇”,體會一下“哇”的口型是否與哭喊的口型非常相似。

哭喊的嘴比放鬆的嘴更寬(水平方向),這是頸闊肌拉伸引發的。倒梯形的唇形來自上唇的提升和下唇的側拉。嘴唇的邊界拉緊、變薄。上唇的提升會造成臉頰同時提升,除了鼻唇溝外,結合降口角肌在嘴角下方形成的皺紋,還會產生一道從鼻子到下巴貫穿的縱向紋路。如圖8-4所示。

圖8-4

鑒於哭的動作的複雜程度,偽裝起來難度很大。真正悲傷的失聲痛哭,下嘴唇會在頸闊肌、降下唇肌、降口角肌、頦肌的協同作用下,形成W形;而偽裝的大哭,則很難實現這麽複雜的肌肉運動,也就不會形成這種波瀾起伏的形狀,眼睛的緊閉程度也無法準確模仿,除非能夠調動起悲傷的情緒。實際上,情緒會調動很大的能量來做出正常的哭的動作,不但讓五官的動作幅度和力度到位,而且還會使其自然地相互匹配,這種協調一致的匹配,是偽裝難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