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勝利原因
三總管本來都是實力派人物,為什麽他們的敗亡會如此迅速?有三點原因。
第一,三位總管外強中幹,而楊堅確實精明強幹。尉遲迥等人確實都擁兵自重,是實權派人物,但是王謙本來就以庸懦著稱,而司馬消難則是文士出身,在軍事方麵並不見長。唯一軍事經驗豐富的尉遲迥當時已經年過七十,無論是在智力還是體力方麵都過了黃金時期。
另外,尉遲迥雖然軍力強大,但卻缺少得力的參謀。據史書記載,他的主要謀士崔達拏是一個白衣秀士,隻會紙上談兵,這樣的高參當然沒法給尉遲迥更多的幫助。
反觀楊堅這邊就不一樣了。楊堅在這場戰爭中,得了三個滿分。
第一個滿分是用人。
第二個滿分是納諫。
第三個滿分是統戰。
先看用人。楊堅用了什麽人?武有韋孝寬,文有高熲。這兩個人可都是一時之選,韋孝寬沉穩善斷,高熲文武雙全,有這樣的將軍和謀士,沒有打不贏的仗。所以說楊堅在用人上可以打一百分。
再看納諫。楊堅最有價值的一次納諫,是接受了李德林的建議。當時前線戰場上傳來了將軍有二心的消息,楊堅本來打算臨陣換將。而李德林以一介書生的身份,建議楊堅不要更換將領,而是派遣監軍,這可是一個有風險的提案,而楊堅居然能夠信任有加,不折不扣地采納他的意見,這需要怎樣的判斷力和胸懷!
而事實上,被指控的三位將軍最後都在戰場上立了大功,特別是崔弘度,算是親手斬獲了尉遲迥。這是楊堅納諫結出的善果,當然可以打一百分。
再看統戰。對誰統戰?楊堅統戰的最經典範例就是懷柔李穆了,而且,通過李穆,又懷柔了一大批北周元老,確立了自己的政治優勢。
確實,論軍功,楊堅可能不及三位總管,但是,他當領導人的素質卻遠勝於三位總管。當年劉邦說得好:“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意思是說,在營帳裏出謀劃策,在千裏之外戰勝敵人,我比不上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發餉饋贈,使糧道不得斷絕,我比不上蕭何;聯結百萬士兵,凡作戰就能勝利,凡攻擊就能取得城池,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豪傑,我能任用他們,所以才能取得天下啊!
這段話不僅是劉邦的寫照,也是楊堅的寫照,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大事者的共同寫照。換言之,兩方麵的素質差異已經決定了楊堅的優勢。
第二,除了領導能力占有優勢之外,楊堅方麵還具備政治優勢,而最大的政治優勢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尉遲迥、王謙和司馬消難說楊堅謀權篡位,而他們則是要匡扶周室,但是,那隻是他們的一麵之詞,不足以號令天下;而楊堅說這些人是叛臣,一定要剿滅,那可是打著皇帝的名號說的。臣子和皇帝誰說話管用?當然是皇帝,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重要力量。事實上,李穆等老臣最終決定投靠楊堅,和這種政治態勢有著直接的關係。
第三,扶助北周其實並沒有那麽大的號召力。
本來,北周當時建國剛二十四年,還不足以讓人形成絕對的忠君意識,而北周宣帝統治時期,又凶殘暴虐,這使得很多大臣對這個政權失去了信心。
相反,楊堅輔政後,修改法令,厲行節約,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並不願意為北周賣命。
事實上,就連這三個起兵的總管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個人野心,並非真的要匡扶北周。領袖尚且如此,那還怎麽號召全天下的人?
正因為有軍事、政治和人心方麵的多重因素影響,所以三總管叛亂雖然來勢洶洶,但是很快也就偃旗息鼓了。
那麽,這場戰爭對於北周、對於楊堅,究竟意味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