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死亡
你想過自己21歲時會做什麽嗎?是不是漫步在大學校園裏,與好友讀書、談天、旅行,蹦蹦跳跳地享受美好的生活?可是史鐵生在21歲時,卻遭受了巨大打擊。過完21歲生日的第二天,史鐵生的父親就攙扶著他,走進了友誼醫院神經內科的病房。當時他還滿懷康複的希望,認為最多三個月,自己的身體就能恢複如初了。
但是三個月後,史鐵生不僅沒能出院,反而病得更厲害了。在散文《我21歲那年》裏他寫道,整個冬天他的“雙腿日甚一日地麻木,肌肉無可遏製地萎縮”“拄著拐杖都走不到院子裏去了”。平時愛好讀書的他,這時也沒有了讀書的興致。他整天躺在**一言不發,“心裏先是完全的空白,隨後由著一個‘死’字去填滿”。雙腿既然不能走路,活著還有什麽意思?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就要摧毀他生存的希望了。他“曾在沒人的時候雙手合十,出聲地向神靈許過願:‘上帝如果你不收我回去,就把能走路的腿也給我留下!’”
史鐵生三進三出友誼醫院,但是依然沒能康複。後來他漸漸地明白了,有些事不是靠個人努力就能改變的。想通這個道理後,史鐵生對自己的苦難遭遇釋然了。
世間有那麽多美好的人和事讓史鐵生留戀,生命卻以疾病的形式給了他沉重的打擊,生是美好的,卻也是沉重的,那種沉重讓他無法忍受。他時時想到死,常常一邊在地壇裏漫步,一邊專心致誌地思考關於生與死的事。他想了好幾年,最後終於想明白了: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隻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他看透了“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從此,他放棄了死亡的念頭,終於沒有做出令他最愛的媽媽害怕的事情,他決定要活下去。
在癱瘓8年後,史鐵生開始了文學創作,從此,他在文學的山峰上攀登得越來越高,他說:“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孤獨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溢出來要衝湧出去,便渴望有人呼應他、收留他、理解他。”讀史鐵生的作品,既有深深的痛惜,又有絲絲的溫暖,他讓我們心靜,讓我們知足,讓我們以超越的眼光去看待生與死,讓我們看到當身體被困住時,靈魂依然可以飛翔。
史鐵生在38歲時找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陳希米,他和這位可愛的姑娘結婚了。對於生與死,他有了新的看法,他給妻子寫過這樣的詩句:“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夠坦然赴死,你能夠坦然送我離開。”
史鐵生對死亡、疾病的看法,有沒有讓你產生新的認識?他的故事也許啟示我們:人生中自會有風雨,風雨中,我們也要努力去飛翔,去愛,去笑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