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方唱罷我登場——哈叭來了

這篇課文,其實隻是《臘八粥》原文的前半部分。在後半部分,作者沈從文還寫到一位可愛、忠誠的家庭成員,名叫“哈叭”。“哈叭”是何許“人”也?

我來描述,大家來猜猜哈叭的身份吧!它是一種會叫的動物,“盡到別人腳下鑽”,還喜歡撿大骨頭啃嚼。它是誰?沒錯,它是一隻可愛的小狗。在文中,沈從文和我一樣,也沒有指出哈叭是一隻小狗,而是通過描述它的行為讓你慢慢發現,這種描寫方法有趣、生動,大家在寫作時,也可以先不指明人物身份,而是通過動作、事件的描寫,慢慢揭開他的麵紗。

這位可愛的家庭成員,鑽到八兒腳下搶骨頭吃,八兒媽扔給它一塊骨頭,終於把它打發走了。爸爸笑著對八兒說:“再不知趣,就賞它幾腳!”一家三口開始就哈叭是否嘴饞、聽話爭執起來:

“賞它幾腳,你看到它欺負八兒,哪一次又舍得踢它?八寶精似的,養得它恣刺得怪不逗人歡喜,一吃飯就來桌子下頭鑽,趕出去還得丟一塊骨頭,其實都是你慣死了它!”這顯然是對八兒的爹有點揶揄了。

“真的,媽,它還搶過我的鴨子腦殼呢。”其實這也隻能怪八兒那一次自己手鬆。然而八兒偏把這話來幫助他媽說哈叭的壞話。

“那我明天就把哈叭帶到場上去,不再讓它同你玩。”果真八兒的爹的宣言是真,那以後八兒就未免寂寞了。

然而八兒知道爹是不會把狗帶到場上去的,故毫不氣餒。

“讓他帶去,我寶寶一個人不會玩,難道必定要一個狗來陪嗎?”以下的話風又轉到了爹的身上,“牽了去也免得天天同八兒爭東西吃!”

八兒和媽媽聯手曆數哈叭搶東西吃的罪狀,就爸爸一個人護著哈叭,寡不敵眾,難道哈叭真的要被送走了嗎?這時爸爸靈機一動,搬出隔壁家的小黃,轉移八兒媽的注意力。小黃是誰?

小黃是怎麽一個樣子,乃值得八兒的爹提出來同哈叭相較呢?那是上隔壁梁家一隻守門狗,有的是見人就咬的一張狠口。梁家因了這隻狗,幾多熟人都不敢上門了。但八兒的媽,時常過梁家時,那狗卻像很客氣似的,低低吠兩聲就走了開去。八兒的媽,以為這已是互相認識的一種表示了,所以總不大如別人樣對這狗防備。上月子,為八兒做滿8歲的生日,八兒的媽上梁家去借碓舂粑粑,進門後,小黃突然一變往日態度,毫不認賬似的,撲攏來大腿腱子肉上咬了一口就走了。這也隻能怪她自己,頭上頂了那個平素小黃不曾見她頂過的竹簸。落後是梁四屋裏人為敷上了止血藥,又為把米粉舂好了事。

爸爸有一妙招,隻要八兒和媽媽生哈叭的氣了,他就拿隔壁小黃當擋箭牌,還跟媽媽開玩笑說:“比梁家小黃就不如了!”“那你喜歡小黃吧?”“我這哈叭可惜不會咬人!”哈叭呢,它像聽懂了主人的話似的,配合地顯出一副乖巧樣兒:

八兒不著意的把頭轉到門簾子腳邊去,兩個白花耳朵同一雙大眼睛又在門簾下腳掀開處出現了。哈叭像是心裏怯怯的,隻把一個頭伸進房來看裏麵的風色,又像不好意思似的(尾巴也在搖擺)。

在這篇文章中,沈從文沒有寫一家三口麵對冒著熱氣的臘八粥如何大快朵頤,而是通過一家三口討論哈叭的鏡頭,展現了溫馨、熱鬧、歡快的家庭氛圍。而且大家發現了嗎?沈從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哈叭的外貌,也沒有正麵描寫哈叭的事跡,他通過家人之間的聊天以及哈叭與小黃的對比,側麵襯托出哈叭的惹人疼愛、乖巧、善良,可以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啊!大家在描寫人物的時候,也可以不寫其人,而是通過別人的回憶、複述、討論等方式側麵描寫這個人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