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殷鑒不遠
說到這裏,恐怕有讀者會意識到一個問題。恰恰就在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死後不久,出現了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明君唐太宗。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麽聯係?或者說,隋煬帝到底給繼之而起的唐朝帶來了什麽?
毫無疑問,這兩者之間太有關係了,沒有隋煬帝,恐怕也很難有後來的唐太宗。因為隋煬帝給唐太宗送了一份最難得的大禮——教訓。如果沒有這教訓,沒準兒唐太宗也會是第二個隋煬帝。因為這兩個人太像了。
像到什麽程度?曆史學家胡如雷先生說過一句話,“李世民之於楊廣如影隨形,但不是相似的形影,而是一個頭腳倒立的水中倒影。”既然叫倒影,可見兩個人確實很像。甚至可以說,方方麵麵都像。
第一,身份像。兩個人都是關隴貴族集團的成員,隋煬帝的母親獨孤皇後正是唐太宗的姨奶奶,唐太宗見了隋煬帝,還得叫一聲表叔。
第二,經曆像。這兩個人都是皇帝的二兒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則,都沒有資格接班。但是他們早年都功勳卓著,因此也都野心勃勃,為了能當上皇帝,兩個人都搞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隋煬帝搞了“仁壽宮變”,唐太宗更是搞了大名鼎鼎的“玄武門之變”,當皇帝的來路,都不怎麽正。
第三,理想像。兩個人都自視甚高,都想青史留名,為此,當皇帝也都當得兢兢業業。
可是,就是這麽兩個極端相似的人,後人對他們的評價卻天懸地隔。唐太宗成了明君中的明君,流芳千載;而隋煬帝則成了暴君中的暴君,隻能遺臭萬年。兩個相似的人,為什麽結局會判若雲泥?關鍵的原因就是隋煬帝給唐太宗提供了教訓。有兩個教訓至關重要。
第一,人民值得尊重。
第二,君主需要節製。
先看第一個教訓。要知道,唐太宗親身參與過隋末農民戰爭,親眼見識過人民力量的強大。所以,他對老百姓的看法和隋煬帝截然不同。他知道,單個老百姓看起來固然軟弱,但是,把一個個老百姓匯到一起,就會成為一股巨流。正因為認識到老百姓這種令人畏懼的力量,所以,唐太宗認可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他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皇帝怎麽當?第一要素就是愛養百姓,如果靠損耗百姓的利益來成全自己的利益,那就如同割大腿上的肉來填飽肚子,肚子填飽了,人也就該死了。
把這兩句話和隋煬帝那句“天下人不欲多,多則相聚為盜”放在一起,精神境界高下立判。正因為有這種認識,唐太宗才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興工役、不奪農時、休養生息,這樣一來,隋末流離失所的老百姓才能在唐初迅速安定下來,才會捧出一個君明、臣賢、民安的“貞觀之治”。
再看第二個教訓,君主需要節製。節製什麽?節製欲望,節製權力。隋煬帝就是因為超邁周漢的欲望太強烈,權力又太大,所以才會不停地大興工役,東征西討,直至最終走上逆天虐民的道路。
怎樣才能節製欲望?唐太宗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就是自律。他說:“安人寧國,惟在於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一個國家治理得好壞,起決定性作用的人物其實是君主。君主如果有很多欲望,老百姓就會痛苦,君主如果沒什麽欲望,老百姓就會快樂。
正是隋朝的教訓讓唐朝的皇帝知道,一個君主,不僅要節製窮奢極欲的欲望,還要節製建功立業的欲望,至少,要把這種欲望約束在老百姓可承受的範圍之內,否則,超出了人民的承受力,連政權都保不住,還怎麽能夠再奢望建功立業?怎樣才能節製權力呢?唐太宗給出的答案是納諫。貞觀二年(628),唐太宗問魏徵,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這就是著名的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來曆。隻有多方采納意見,才能避免君主唯我獨尊,剛愎自用,也才能夠充分做到群策群力,避免行政失誤,這就與隋煬帝的恃才傲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唐太宗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隋朝勃興速亡的反差有多強烈,隋煬帝這個反麵教材的力量就有多大。正因為有了隋煬帝這麽銘心刻骨的教訓,唐太宗才能謹身節欲,求才納諫,成為頂天立地的一代聖君,而隋煬帝,則隻能是水中的一個倒影,一個反麵。
隋煬帝一心想做超邁前古的好皇帝,最後卻成了筆記小說裏荒**無恥的反麵典型,頂著一個“煬”字蓋棺論定。平心而論,這種評價並不十分公正。但是,在他身後,卻崛起了一個既威武雄壯又溫柔敦厚的大唐王朝,而在史書中,隋唐聯稱已成定局,以自身的教訓給盛世奠基,這也算是曆史給隋煬帝這個悲劇人物的一點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