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楊素之死
楊素在大業二年(606)七月二十三日死去了,享年六十二歲。怎麽死的?史書有不同的記載。
第一種記載說,楊素是被隋煬帝毒死的。《大業雜記》中記載:“初,太子之遘疾也,時與楊素同在侍宴,帝既深忌於素,並起二卮同至,傳酒者不悟是藥酒,錯進太子,既飲,三日而毒發,下血二鬥餘。宮人聞素平常,始知毒酒誤飲太子,祕不敢言。太子知之,歎曰:‘豈意代楊素死乎?命也!’數日而薨。後素亦竟以毒斃。”大意是說,有一天,楊素和隋煬帝的太子楊昭一起侍宴,隋煬帝就想趁機毒死楊素。於是他讓人調製了一杯毒酒,命宮女傳給楊素。可是,宮女並不知道這是毒酒,誤傳給了太子。結果,三天之後,太子中毒發病了,吐了兩鬥血,楊素倒是什麽事都沒有。這時候,宮女才知道,自己把酒傳錯了。太子聽說這件事後,長歎一聲說:沒想到我倒替楊素死了,真是命啊!隋煬帝一看,自己沒毒死楊素,倒先把太子毒死了,惱羞成怒,隻好再接再厲,二次投毒,終究還是把楊素毒死了。而且,按照相關史料,楊素之死和太子之死,中間隻差一天的時間。
第二種記載則是說,楊素是病死的。根據《隋書·楊素傳》的記載,大業二年(606)夏天,楊素生病了,而且,病勢比較危重。楊素是當時隋朝頭號大臣,對他的病況,隋煬帝表現得相當關心。為了讓他早日康複,隋煬帝天天派禦醫來探望楊素,而且把禦用藥品也拿出來,賜給楊素吃。總之,對楊素關懷備至。但是,每次禦醫回宮,隋煬帝必定都要問他一句:楊素到底什麽時候能死啊?
隋煬帝那邊是天天探視,唯恐楊素不死,楊素對皇帝的用心也是心知肚明,他知道,皇帝這麽天天來打探,自己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就要不得好死,而且死無葬身之地了。怎麽辦呢?楊素把自己的心腹,也是當年一起為隋煬帝效力的弟弟楊約叫來了。對他說:“我豈須更活邪!”皇帝這麽巴望我死,我還活著幹什麽?從此幹脆就不再吃藥,而且故意折騰自己,導致病情加重。到七月二十三日,楊素終於一命嗚呼。
這兩種說法,一個說投毒,一個說病死,到底哪個更貼近事實?個人覺得,應該是第二種更為合理。
第一,《大業雜記》是一本筆記小說,而《隋書》屬於正史,一般來說,正史的史料可信度超過筆記小說。
第二,《大業雜記》的記載多有不合情理之處,而《隋書·楊素傳》倒是完全符合邏輯。試想,皇帝如果想要毒死首席大臣,那一定要經過周密策劃,精心準備,誰放藥,誰送酒,事成如何處置,事敗如何補救,都應該安排得清清楚楚。怎麽可能出現皇帝冒險投毒,送酒的宮女渾然不覺,居然誤送到太子手裏這樣的荒唐事?這是不合情理的。
相反,《隋書·楊素傳》的說法倒是入情入理。楊素受到皇帝猜忌,自然心理負擔沉重,鬱鬱成疾。他既然生病,隋煬帝當然是滿懷期待,天天盼他死。楊素一看皇帝表現得這麽迫切,也覺得心灰意懶,幹脆不吃藥,加速了自己的死亡。這樣的心理,這樣的做法,都非常符合邏輯,也非常符合人情,可信度相當高。
第三,《大業雜記》之所以這樣記,其實是因為隋煬帝的太子恰好死在楊素前一天,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哪有這麽無巧不成書的事,再加上隋煬帝猜忌楊素這一客觀事實在先,於是就炮製出這麽一個故事來。
這樣綜合來看,楊素確實應該是病死的,但是,在病死的前前後後,都有隋煬帝製造的巨大精神壓力。這樣看來,說楊素是隋煬帝逼死的,也未嚐不可。
不管怎麽說,到大業二年(606)夏天,楊素終於死去,隋煬帝除去一個心腹大患,總算可以睡一個好覺了。要怎麽安葬這個還算懂事的老臣呢?隋煬帝下令:務必厚葬。隋煬帝追贈楊素為光祿大夫、太尉公、十郡太守,這是政治待遇。另外,給他轀車、班劍、鼓吹,這是提高葬禮規格。還有,賜給楊素家人粟麥五千石、布帛五千段,這是經濟待遇。這還不算,隋煬帝還下令,給楊素樹碑立傳,表彰他的卓越功勳。這樣的待遇,也算是生榮死哀了。
不過,就在這些表麵文章都做完之後,隋煬帝順口說了一句話,一下子把他苦心經營的君明臣賢、君臣一體的麵紗撕了個粉碎。隋煬帝說:“使素不死,夷其九族。”幸好楊素懂事,自己死了,如果再不死,我一定殺他九族。這樣殺氣騰騰的狠話,真是讓人聽了毛骨悚然。
這還沒完。就在楊素死後不久,有術士對隋煬帝說,楊素的墳上“白氣屬天”,這表明要有兵禍,是滅門之相。這不是暗示楊素家會有人造反嗎?隋煬帝心裏又不踏實了。怎麽處理呢?
沒過多久,楊素的弟弟楊約路過楊素墳墓,想起哥哥生病之後不敢吃藥、隻求快死的辛酸往事,忍不住趴在墓道上號啕大哭。
有人把這件事上報給隋煬帝,隋煬帝馬上又疑慮暗生。楊約也是宰相,手裏權力不小,如果他覺得哥哥冤枉,要替楊素報仇,也是麻煩。為了保險起見,隋煬帝幹脆把楊約貶為淅陽太守,讓他離開朝廷了。
想當初,楊約也沒少為隋煬帝做貢獻。最早的時候,楊廣就是通過他來遊說楊素加盟,一起陷害前太子楊勇。後來,隋文帝去世之際,又是楊約幫隋煬帝勒死了廢太子楊勇,保證了隋煬帝順利接班。既是功臣,又是文臣,基本不構成威脅,本來應該沒什麽問題。但是,就因為他是楊素的弟弟,隋煬帝就要這樣嚴加防範,可見內心對楊素的猜忌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