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引用法:讓書上的內容真正成為自己的知識

我自己的讀書技能中還有一種方法,即“三段引用法”。

讀書時,挑選出你喜歡的三個篇幅,無論是一行還是兩行、三行都不是問題,段落選取的方式也不需要那麽精準。你可以在和別人交談時或寫散文、寫日記時進行引用。這一方法,可以讓書中的文章完全成為你自己的知識。

它也是你讀書筆記中的一部分,它的樂趣在於,不是單純地找到關鍵詞,而是有意識地尋找自己想要引用的內容,由此可以達到更強力地訓練自己速讀能力的目的。

找到喜歡的段落,你還要做一些簡單的筆記,注明為什麽喜歡這段文字。這一作業,意味著厘清自己與該作品的關係,即記下自己為什麽喜歡這段文字,也就是完成下麵所說的一連串的作業。

①選擇三段想要引用的內容→②將它們進行排列→③消化三段內容,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厘清自己與該作品的關係。

如此,才算讀完一本書。

通過閱讀而收獲的知識,因此而完全儲備在你的大腦中,當你和別人交談時,或者寫文章時,它們便會自然而然地向外輸出。這種效果也可稱之為“引用能力”,是擴大自身表現力的能力。遺憾的是,現代日本人儼然忘記了這種能力。

事實上,從平安時代到江戶時代,缺乏引用能力意味著不讀書。例如,成書於寬仁二年(1018年)前後的《和漢朗詠集》(藤原公任撰),該書中分門別類地收集了平安時代貴族們經常引用的、很適合於朗讀的優秀文章和詩歌。這是日本的傳統文化。據說,幸田露伴以及夏目漱石由於經常朗讀,所以他們不用翻書就能極其流暢地引用漢詩。

然而,到了當下的時代,幾乎沒有人朗讀漢詩了。現在的孩子們即便為了升學考試會背一些文章,但也不是名文、名句。這樣的結果,就是喪失掉了對名文、名句的記憶能力。我認為,這些能力其實才是讀書最重要的能力,因為知識修養就是引用能力本身。說得極端一些,不會引用的人,就是缺乏知識修養。

並非隻有我一個人在此說這種話,這是全世界的人的普遍認知。例如,在歐洲,不會引用莎士比亞作品的人,會被人認為缺乏修養。反之,如果你能引用歌德、孔子的名句、名文,得到的評價會是:“哦,這人很有修養。”也就是說,你能夠引用,會被人認為你對名作有很深的領會。

讀完一本書,即便沒有完全理解整本書的內容,但還是有些部分打動了你,那麽,還是有了讀這本書的意義。

從一篇文章中受到激勵,成為你思考的契機,這才是重要的。

我在大學裏授課,每周布置學生寫一篇隨筆,並要求他們“必須要有引用,在引用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體會寫出一篇文章”。這樣一來,原來從不會引用而文章寫得空洞無物的學生也開始變得旁征博引起來,能夠寫出有價值的文章了。無疑,學會引用對誰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不用說,能寫出被眾人拜讀的書的人都是些了不起的人,人們常常被他們說的話打動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引用名言名句也能增加吸引談話對方的效果。哪怕他對你本身沒什麽興趣,但由於你引用的內容很有衝擊力,所以也能吸引他。當然,在引用時希望你能做到準確。不過,一開始哪怕停留在“差不多是這個意思……”的水準上也無關緊要。你不必介意是不是說錯一個詞、一個句子。隻要記住了關鍵詞,說出大致內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