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一句話說透管理之道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魯定公時期,正好是孔子做官的時候。魯定公問:“君臣之間到底應該如何相處,才是合理的?”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其中上級對下級叫“使”,下級對上級叫“事”。很多字都有類似的特定用法,舉個常見的例子,“弑”隻能用於下對上,比如“弑君”“弑父”,而不適用於上對下。

孔子的回複非常好,簡潔而精準,一語道出了事物的本質。這一次,孔子提出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理念,他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想理解這句話的精妙之處,我們不妨先反過來思考一下:為什麽不能夠是“君使臣以忠,臣事君以禮”?

舉個現代的例子,有的公司,老板會向所有員工宣講感恩,號稱忠誠是員工最大的財富,給員工灌輸“沒有平台,你什麽都不是”的思想,這就叫“君使臣以忠”。老板要求員工無底線地奉獻,要求員工盡心竭力,徹底效忠於自己。

這種奇怪的要求真的會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嗎?他很可能會得到員工的反饋是,大家隻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符合《勞動法》、不出錯就行;如果要無故辭退員工,就得按照法律的規定賠償員工,這是員工給老板的“禮”——按照禮節來提出要求,一切看起來符合法律,有節製、有操守,但隻是完全按照職場的規矩來工作,缺乏動力,缺乏熱情。

如此互動,公司的氛圍其實很糟糕。

如果按照孔子提出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來管理公司,會是什麽樣的情況呢?

老板雇用員工,要用禮節來管理,給員工提出最基本的底線要求就夠了。隻要員工符合《勞動法》,遵守公司的規章製度,管理者不必非要員工全身心奉獻給公司,更不必逼著員工表忠心。要知道,每個員工都是自由的,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他們才願意主動地投入工作。

“臣事君以忠”,員工在為公司服務的時候,不要以置身事外的態度來應付。我們當然可以走上前,主動發揮自己的作用,盡力奉獻,把事情做好,讓公司變得更強。

當老板和員工能這樣相互配合時,就能實現雙贏。員工的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個人價值得到了徹底的體現,公司的競爭力也增強了,平台變得更好,對員工的個人發展也有助益。

很遺憾,在現實生活中剛好相反,大量的老板總是覺得員工付出得還不夠;大量的員工則認為已經做得夠多了,差不多就行了。

什麽是好的公司呢?好的公司絕對不會給員工洗腦,不會整天講感恩、講忠誠。好的公司講的是底線,遵守《勞動法》即可。在公司裏,每個人都是自由的、獨立的,甚至可以內部創業,也可以離職去創業。管理者隻有將員工當作人,而不是賺錢的工具,不是老板的私有財產,不提過分的要求,員工才能給你創造驚喜。

《論語》為什麽能夠穿越兩千多年,到今天依然有如此強大的魅力?我們或許能從孔子的這句話中窺見一鱗半爪。我們將這句話前後的意思一對換,立刻就能夠感受到境界上的雲泥之別。

所以,上級對下級別提過分的要求,下級對上級別敷衍,這才是管理之道。

在《論語》接下來的篇章裏,還有“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你跟一個君子合作,很容易相處,但你很難取悅他,因為“說之不以道,不說也”。

比如,你送一部手機給某個人,他很高興,說:“太好了,你真懂事,我一定提拔你。”這個人就是小人,一部手機就能讓他失去原則。君子是不會為此高興的,你很難用這些外在的事物取悅他,但是你跟君子合作卻很容易,因為君子“易事而難說”,他從來不求全責備,對你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也總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跟小人合作的情況往往是“小人難事而易說”。你幫他搬個家,他很高興;你給他送個東西,他很高興;你給他送個生日禮物,他也很高興……外物很容易讓他高興,但是“及其使人也,求備焉”,當他讓你做事的時候,卻總會苛責你,對你的要求極高,覺得你什麽都不對,讓你不斷修改,最後你會發現,你怎樣都沒法讓他滿意。這就不是“君使臣以禮”。

這是君子跟小人的區別。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在今天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君使臣以禮”,核心是有規矩,用底線的規矩來要求人;“臣事君以忠”,核心是無限製,用無限製的奉獻來做工作。上級對下級應該提底線的要求;下級對上級應該盡量地創造價值,這不僅僅是為了上級,也是為了自己。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能讓這個遊戲變成一個無限遊戲,上下級聯動起來,相互促進,但是如果反過來,就非常快地變成一個有限遊戲,因為相互不滿意而使合作陷入僵局。

這一段話,我不知道魯定公聽進去了沒有,我想大約是沒有,否則孔子就不會周遊列國了。

如果你要將這段話理解得更透徹,可以聽一聽我在“樊登讀書”解讀過的一本書《聯盟:互聯網時代的人才變革》。這本書的內容剛好可以印證孔子的這句話,並對這句話進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