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事問:請永遠葆有好奇之心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這段話描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太廟是君主的祖廟,而魯國是武王伐紂後分封土地時周公旦的封地,因此,魯國的太廟就是周公旦的廟。

“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進入太廟,什麽事都問,比如問這個叫什麽,那個叫什麽,這件事該怎麽做,那件事該怎麽做。

就有人在背後議論:“大家都說說,這個鄹人的孩子知禮嗎?”

孔子的父親做過鄹地的邑大夫,當時人尊稱他為“鄹人”,稱呼孔子為“鄹人之子”。孔子名聲很好,大家都認為孔子是知禮的。

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我們可以據此推測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這個故事應該是發生在孔子三十歲以後,此時的他大概已經開始走入政壇,有了一定的名聲,否則的話,誰會把一個人叫“鄹人之子”呢?隻有此人有一定名聲,別人對他的身份有一定的了解,才會去議論他、質疑他,說他到了太廟,什麽都不懂,什麽都要問。

有人把這些閑話告訴孔子,孔子的回應是“是禮也”。

“是禮也”有如下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孔子真的不知道。

孔子此前沒有進過太廟,這是第一次。我想,一個人就算在書上讀到了再多的東西,到了實際的環境中也不一定會掌握所有的細節。假設我們手裏有一本雅典神廟的說明書,書裏將雅典神廟中的建築、擺設、祭台、燭火等一一呈現出來了,告訴你神廟裏的大柱子是怎麽來的,神像的尺寸是多少,是什麽材質的……一切似乎都麵麵俱到。但你看完說明書以後,到了雅典神廟,就真的什麽都懂了嗎?你到了神廟裏,會覺得“這些我都知道,這是書裏的內容”嗎?並不會。

哲學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思想實驗。

瑪麗從小生活在黑白的房間裏,一直長到了三十歲都沒有見過彩色——牆麵、地板、桌子、窗簾……一切都是黑白的。

其間,瑪麗一直在學色彩學,學習紅色是什麽,紅色的光譜是什麽,紅色會給人帶來怎樣的感覺;藍色是什麽,綠色是什麽……隻是她從未親眼見到過這些顏色。

三十歲生日這天,瑪麗從房間裏走出來,她終於看到了紅色。請問,瑪麗還能不能夠學到新的東西?她已經在書上學完了關於色彩的所有知識,但當她第一次真正見到彩色時,她還會有新的感覺嗎?

她應該不會一臉淡漠地說:“噢,這是紅色啊,我早就知道了。”她大概需要好長時間來反應,可能會問:“這真的是紅色?”她會很興奮,感到很震驚,而且可能會長久地陷入思考中,無法真正確定。

孔子作為一個從鄹地來的年輕人,第一次進太廟,對於很多事情會感到很新鮮、很陌生,所以他對每件事都要確認一下。比如有的事情雖然在書上讀過,但進了太廟之後,他終於能確認這件事情是真的了,他覺得書上讀到的知識終於能在現實中驗證了,因此感到興奮、雀躍。

為什麽很多人不問?不問,並不是覺得自己都懂了,而是生怕別人看出來自己不知道,隻好不懂裝懂、閉口不提。很多人在職場中就是抱著這種態度,總怕丟麵子,什麽都不敢問,結果常常做錯事。

孔子認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才是禮,而且最重要的是,關於禮儀的事情是絕對不能搞錯的。對於禮儀,不同的地方要求不一樣,所以必須詳細地問明白。

第二種可能是孔子其實一切都明白。

那他為什麽還要“每事問”呢?是為了表示尊重。想想看,我們去拜訪別人,對方開始展示他的收藏,即便你比他家的家底更厚,你收藏的東西更好,你會說“你的這個收藏,我家多的是”“你的是假的,我能看出來”嗎?當然不會。進入別人家的太廟,總得保持點好奇心,這也是對別人的認可。從這個角度講,這依然是禮。

所以,無論孔子是知道還是不知道,都沒做錯。入太廟“每事問”,意味著尊重,意味著謙虛。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學到的是,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什麽都不敢問,假裝自己什麽都懂,結果一做事就出錯,這才是最糟糕的。

就像孔子提醒子路,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大概是因為子路耿直莽撞,喜歡跟別人抬杠和爭論,容易犯說大話、不懂裝懂的錯誤。

在生活中,當我們不懂就問,別人卻批評、笑話你的時候,你就回一句“是禮也”,這句話的境界比那些指責的話要高出一個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