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第一

學而時習之:如何應對人生中的一切痛苦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一共分了二十篇,後人以每章第一節的兩個字作為篇名。

第一篇的名字取自開篇的兩個字:學而。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我們在中學時就學過這一段:“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句話很平淡。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一個人學了知識後經常複習或者使用,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有誌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這不是一件很令人快樂的事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氣,這難道不是君子所為嗎?

為什麽這句看起來平淡的話如此重要?中國古人寫書,整本書的第一句往往是點題的部分。

不知道你是否認同一個道理:對個人而言,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如果我們也這樣認為,就會明白,擺正學習的態度是極為重要的事情,要放在第一句來講。

曾經有一個說法,叫作“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是宋朝宰相趙普的故事。這句話源於宋朝一個叫林駧的學者所寫的著作,書中說趙普一生建功立業,是一代勳丞,但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別無其他。

故事真假不論,單從這句話本身來理解,我覺得一點都不誇張,我們甚至可以說“一句《論語》治天下”——如果有人覺得自己記憶力有限,記不住半部《論語》,隻能記住一句話,那就可以在《論語》中找到那句話,然後反複念誦,讓它像“咒語”一樣在腦海中不斷盤旋。遇到任何問題,這句話便能立刻浮現出來,幫你理清思路。

比如遇到難題,你能瞬間想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就能把握解決問題的大方向。

或者,你若是能夠想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叮囑自己從學習中找答案,這也夠了。

為什麽我敢有這樣的提法?因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概括了我在“樊登讀書”講過的兩本非常重要的書,一本叫作《刻意練習》,一本叫作《終身成長》。《刻意練習》裏說明了所有的天才其實都是有目的地訓練的結果,《終身成長》裏則強調了我們要培養成長型思維,享受學習的過程。而這兩本書,事實上就是在闡釋這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在此,我們要去理解這句話中的一個句式:“不亦”。

“不亦”,通俗地說就是“不也是……嗎”,這是一個反問句式。我們不妨仔細體會一下這句話的情感色彩,推測孔子說這句話的背景。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顯然是因為有很多人持反對態度,覺得“學而時習之”並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所以孔子才會說:“不也是快樂的嗎?”

你不妨也問問自己,對你而言,“學而時習之”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呢?

我每次講完書,就有很多人說:“樊老師,為什麽聽了你講的書,我的生活還是沒有過得更好?”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他們隻是在“學”,還沒有“習”。學是明白知識,習是要不斷地應用,不斷地嚐試、踐行。《禮記》中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說法,說的是學習的幾個層次,同樣也是落腳在“行”上,讓你去嚐試和踐行。

在嚐試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遇到了困難由誰來解決?學而時習之,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麵對困難時應該怎麽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在兩種情況下會遇到困難:第一種情況是根本不學。這種情況孔子沒有進行討論。因為《論語》本身就是孔子和自己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他的學生們已經在學習或者準備開始學習了。

第二種情況是對於已經開始學習的人,要如何去應用和內化。應用和內化的過程有長有短,並沒有固定的時間。有的人短期內看不到理想中的結果,會誤以為學習沒有用,學習無法改變生活,因此感到焦慮。這種焦慮感源自想走捷徑的心態,似乎“我聽了一本書,我學了一個知識,就立刻能變得不一樣”。

孔子說,不要那麽著急追求結果,不要想著一步到位,“學而時習之”的過程,原本就是一件快樂的事。

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找到快樂,也是《終身成長》所提出的核心理念。終身成長的心態,就是要從錯誤和挫折中學習,去體會其中的樂趣。

再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麽,有沒有人認為“有朋自遠方來”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呢?

我小時候,每逢有人來家裏拜訪,我爸爸就發愁,因為這打擾了他做數學題,打破了家庭生活原有的節奏。還有的家庭並不寬裕,在遇到親友投靠的時候,會擔心吃飯問題。

我們當下的社會環境和物質條件,肯定比孔子那個時候要好多了,人們的困難主要來自兩個方麵:第一,不願意被打破生活節奏;第二,招待訪客,難免要付出時間和精力。

所以,孔子這句話的背後,傳達的是如何麵對合作和變化,如何看到他人的力量給自己所帶來的改變。

有朋友遠道而來,我們不用焦慮,這意味著有一個誌同道合的人,願意靠近你。

很多創業者都有一種感受,就是在創業之初很不適應。因為創業之前,大家麵對工作都是單打獨鬥,做銷售也好,研發產品也罷,一個人就能勝任。而創業則不可能單槍匹馬,而是需要合作。在合作中,難免會出現很多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情。當合作夥伴在行動之前沒有與你溝通時,你可能會陷入疑惑:“為什麽不跟我溝通,是不是瞧不起我……”

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說的是我們與他人合作時要培養開放的心態,這是一種不斷進步的人生態度。

“學而時習之”說的是如何麵對生活中的困難,“有朋自遠方來”講的是如何麵對合作和變化,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講的是修為的境界。

我們整體串聯這三句話:

學而時習之——自修;有朋自遠方來——共修;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修行的結果。

這樣看來,幾乎一個人生命中所遇到的所有困難,都被孔子一語概括。

首先,遇事不知道該怎麽辦,或者知道了怎麽辦,卻做不到,那麽,“學而時習之”;其次,自己與外界合作的時候很痛苦,那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最後,一個人覺得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但別人還是不了解,那麽,“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生最困難的,便是避不開這些痛苦。如果我們每個人可以時刻默誦這三句話,就會發現,我們麵對一切困境都能淡然處之。這些痛苦,也都變得不那麽重要了。

為什麽這句話作為《學而》的第一句?因為它給我們提供了人生中麵對困難、麵對變化,以及麵對他人的不理解時的應對方法。

應對方法其實隻有一個字:樂。

“樊登讀書”有一檔節目叫《我有一個問題》。在節目中,大家和我分享生活中的苦惱。有一次,我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家裏有個親戚特別糟糕,整天欺負我,怎麽辦呢?”

我的答案是:“為什麽不用喜劇的眼光來看待他呢?當你用喜劇的眼光來看待他時,你會發現,這都是生活中難得的佐料,難得的可愛之處。”

這個答案當然也是受到孔子的啟發。孔子最大的優點就是“樂”,他的樂並不是隔靴搔癢、浮在表麵的;不是讓一個人使勁逗樂自己,也不是膚淺的勵誌和“打雞血”。《梁漱溟先生講孔孟》曾說,孔子之樂的核心是“不找”,就是不必向外使勁,不必說服自己,不必跟自己作戰。

孔子認為“不亦樂乎”,這種快樂是油然而生的。

我們曾經以為的那些難以掙脫的痛苦,難道不是同樣蘊藏著快樂嗎?如果我們能夠用快樂的方法來麵對,那麽學習的困難、合作的困難、別人不理解的憤懣,便都將迎刃而解。

希望在讀本書的你,也能在心中默念一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如果在本書的閱讀中,各位讀者能夠從學會這一句開始,連續默誦十遍,我們的人生,就已經開始發生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