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
2017年,斯蒂芬·卓博斯基導演的《奇跡男孩》在美國上映,上映當天,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發型化妝、最佳新人多項提名。影片的故事很簡單,講述了天生麵部缺陷的小男孩奧吉,從小由母親在家裏教導,後來,他終於有機會進入普通的學校學習。剛進學校的奧吉因為自己的長相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和欺負,但在全家人和老師、朋友的幫助下,他最終找到了自信,並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在電影上映後,許多人一邊感動於奧吉的努力,一邊對比著他身邊的殘忍。但其實,這並不是一部勵誌的電影,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奧吉的父母——那對很會和孩子溝通的夫妻,沒有這樣的父母,奧吉的生活隻能是悲劇。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是一部家庭教育片,從電影裏,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奧吉的父母如何在挫折中和奧吉溝通,並幫助他渡過難關。
故事裏有一個情節:當奧吉哭著跟媽媽說自己醜時,媽媽說你不醜。奧吉說:“你是我媽媽,才這麽說。”媽媽說:“因為我是你媽媽,所以我的觀點更重要。”這句話剛說出來,奧吉就哭了。其實,這句話說得沒錯,父母對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有趣的是,《奇跡男孩》這本書的作者帕拉西奧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畢業於美國著名的帕森設計學院,本職工作是一位插畫師。平時的生活裏,她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孩子,隻有在晚上把兩個孩子哄睡著,自己才能悄悄跑進房間動筆,但就是這樣,她也寫出了這部享譽世界的作品。我想,這就是父母的語言——很多時候,父母並不用跟孩子說太多話,更不用高壓加棍棒地讓他去學習,孩子是有模仿能力的,你的所作所為,已經構成了一種叫以身作則的語言。一個整天在家打麻將的家長,孩子是不可能不受影響的;一個在家時間幾乎都在看書寫作的家長,孩子也不可能不愛讀書。
隨著90後這一代人也逐漸成為父母,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講好父母的語言,讓下一代更幸福地成長。上一代的家庭構造很有趣:往往是一個焦慮的媽媽,一個消失的爸爸,還有一個崩潰的孩子。這一代,希望我們可以改過來。
先從胎教開始說起吧。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胎教成了一種時尚,但我認為“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焦慮的話除了有助於傳播,本身並沒有意義,因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這樣一想,起跑線本來就不同,為什麽要比賽呢?所以,這麽看是不是覺得沒必要賽跑了,如果已經落後了,慢慢地走完也是一種幸福。有些父母認為聽古典音樂是非常好的胎教方式,但仔細想想就能明白,孩子被羊水包裹著,這感覺就像你在潛泳,我在外麵把喇叭放到最大,無論我放的是莫紮特還是貝多芬,你什麽也聽不清。美國的神經學家約翰·梅迪納在《讓孩子的大腦自由》一書裏很簡單又有力地說:讓孩子清淨一點,他們不喜歡被打擾。
其實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胎教對提高胎兒的大腦發育有絲毫幫助。你還不如在懷孕的時候多注意一下營養的均衡,這比你放什麽音樂重要多了。
孩子的成長,全部和出生後你的語言息息相關。
達娜·薩斯金德,芝加哥大學的醫學教授。她長期致力於聽力障礙學生的研究,她經過長時間的醫療實踐發現:聽力障礙兒童植入人工耳蝸之後,在學習成績上會有很大的差異,換句話說,當他們開始聽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時,思維也發生了變化。於是她開始探究語言和成績的深層關係。
按薩斯金德教授的說法,在美國社會地位高、經濟地位高的家庭,嬰幼兒每小時會聽到2000個詞;中等收入的家庭,嬰幼兒每小時會聽到1200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每小時隻能聽到600個詞。他們在3歲以後,聽到的總詞匯量的差距就達到了3000萬個。3000萬個詞匯這個差距,毫無疑問,一定會影響他們日後的學習成績和智力發展。
據統計,在有些國家,經濟和社會地位較高的家庭的3歲孩子,累計聽到過4000多萬個單詞,能掌握1116個單詞;相比之下,貧困家庭的孩子隻聽過1000多萬個單詞,掌握525個單詞,相差591個單詞,差不多一倍了。我雖然不知道中國是不是這樣,但我知道,很多家長並不會給孩子說那麽多單詞,孩子長大後使用單詞的多樣性必定會貧乏,同樣也會導致孩子學習吃力。
除了使用單詞,回應孩子也很重要。
當年做這些研究的人,還注意到一個數字:高收入家庭,每小時對孩子的平均回應是250次,也就是孩子說什麽,家長是有回應的,而低收入家庭,每小時對孩子做出的回應不到50次,孩子大多都在和電視、iPad交流。也就是說,從這個實驗來看,在部分國家,高收入家庭的父母更有耐心,時時都在回應孩子,而低收入家庭對孩子的回應就少了許多。
所以,我們大體上可以說,高收入、高知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話語密度就是比較頻繁,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好處。而低收入家庭,父母經常和孩子沉默以對,這樣的成長顯然冷清了不少。
於是薩斯金德認為,好的嬰幼兒早期語言環境應該是聽到更多的詞匯,得到更積極的回應,聽到更多正麵、積極、肯定的詞。這也是做家長的一定要注意的事。
但跟孩子說話,不一定越多越好。許多家長跟孩子說話都近乎一種抱怨,如果是這樣還不如不說話,薩斯金德教授在《父母的語言》裏建議跟嬰幼兒說話要注意三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共情關注、充分交流和輪流談話。
所謂共情關注,是指你和孩子要處在同一個語境中。共情,我們多次聊過,但什麽是共情關注呢?簡單來說,他關注什麽,你就關注什麽。比如母親給孩子洗澡時,可以和他談談沐浴液的氣味;一起玩積木的時候,說說積木的形狀,甚至等孩子再大一些,還可以在洗澡的時候跟孩子聊到性教育,比如這些地方陌生人碰了要及時跟媽媽說。其實孩子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久,五分鍾就會轉移,你也要跟著他轉移注意力,始終跟孩子在同一個語境下。
共情應該是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所以手機是共情的天敵,父母陪伴孩子時最好放下手機,不要處理工作,更別玩手機遊戲。
第二個原則,充分交流,它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掌握詞匯。
大人可以一邊做家務,一邊念叨手上幹的活兒,我在做飯,我用平底鍋來做飯,我放上油,打一個雞蛋;舅舅在躺著,他躺在哪裏啊?沙發上。沙發什麽顏色的啊?白色的。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還在用嘴重複,這對孩子的理解力十分有幫助,小孩子會把你的動作、你拿到的東西、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與你嘴巴裏的詞匯一一對應起來,接著,他會慢慢學習到語言,直到他把聽到的一個詞,對應起什麽東西、什麽事。在這個過程中,要少用代詞,舅舅就是舅舅,不是那個人;我很喜歡你的畫,就是我很喜歡你的畫,而不是我喜歡它。甚至可以在這個時候,順便教他幾句外語,這個時候孩子學習外語的能力,可比成人要強太多。
等孩子們會說話之後,有一段時間他們也會這樣自言自語,一邊玩耍一邊說自己在玩什麽。比如我的外甥,每次來到我家,都說:飯團兒進門了,飯團兒消毒了,飯團兒吃飯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回應他:“真棒!”
等到三五歲的時候,他們會用語言來描述當下沒看到的事物,會在回家的時候告訴你幼兒園裏都發生了什麽,這樣的語言叫作“脫離語境的語言”。這時他們的語言能力會越來越強。
但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過了3歲了,也沒關係,史蒂芬·平克在《語言本能》裏做過研究:嬰兒大腦的代謝能力,在4歲左右達到峰值。6歲之前是學習語言最佳的年齡。
第三個原則,輪流談話,其實就是聊天,聊天不僅是你說話,還要和孩子溝通。
你可以向孩子發起和展開一個話題,請注意要聊開放式的話題。如果你隻問一些簡單的封閉的問題,孩子用“是或不是”“對或不對”來回答,這對詞匯量的積累是沒什麽用的。開放式的交流會讓孩子開始獨立思考,比如你問他,你來說說舅舅好不好?你來跟我聊聊小豬佩奇好不好?
那麽又來了一個問題,我們和孩子聊天時,要不要用兒向語言呢?所謂兒向語言,就是學孩子講話,奶聲奶氣地溝通。
答案是:要。雖然委屈大人了,但是要。
有一項研究說,如果11個月到14個月的嬰兒一直在接受兒向語言,那麽到2歲的時候,比起那些一直接受成人語言的孩子,要多兩倍的詞匯量。因為你用兒向語言時,孩子能感受到你的親密。
兒向語言的作用是能讓親子關係更緊密,因為語氣積極、措辭簡練、溫柔可愛還有韻律的語言,更能吸引孩子的關注,他們會覺得這是我自己的話,眼前這個人跟自己一樣。一位專家在日本做過研究,孩子7個月大的時候還是“世界公民”,能毫不費力地分出英語中常見的“r”音和“I”音,但到11個月大的時候,日本孩子的這項能力就消失了,隻會更關注日語中常見的語音。
不僅建議使用兒向語言,還建議提高聲調、表情誇張,這對幫助嬰兒大腦更好地提取語音是很有幫助的,但等孩子大了,正常說話就好,都是成人了,沒必要裝嫩。
多說一句看似題外的話,對於寫小說的作家來說,當你試著用兒向語言去寫作,這個故事一定會更溫暖可愛一些。比如杜魯門·卡波特的《一個聖誕節的回憶》,比如麥家的《人生海海》,都透著孩子的稚氣,讀這樣的故事,也能讓你以孩子的視角再活一遍。我一直很希望自己能用兒向語言再寫本小說,但我還在努力中。
其實這就是為什麽很多媽媽和爸爸越活越單純的原因了。因為他們在孩子2歲前長期用兒向語言跟孩子交流。
孩子在小的時候,對語言學習的能力是超強的,越長大越發現學習語言的痛苦,因為大腦很多神經已經閉合,許多神經元的移動方向已經固定。所以接下來這個問題很重要:孩子要不要學外語,或者直白地說,孩子應該什麽時候學外語。
我的建議是,越早越好,越早孩子的痛苦越少,不一定是英語,也可以選擇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日語。學兩種語言的孩子,在最開始掌握的詞匯量較少,但長大後,詞匯量會迅速提升,最重要的是,他們會對這門語言更親切,學習起來也更容易。使用雙語的孩子相比隻用一種語言的孩子,在語言和非語言方麵都有優勢,比如他們會具有較高的自我調控能力和執行力,更能以不同的角度看這個世界。
我們觀察孩子時會發現,有些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很難進行自我調控,語言技能越好的孩子,越容易進行自我調控。
除此之外,還鼓勵大人多使用數字。
芝加哥大學一位教授對44個14個月到30個月大的幼兒進行了追蹤研究。在一些長達90分鍾的家庭對話中,有些孩子聽到了4個跟數學有關的詞匯,有些孩子聽到了250個跟數學有關的詞匯。一周時間,有些孩子一共才聽到8個數學詞匯,有些孩子聽到了1799個數學詞匯。也就是說,一年之內,有些孩子隻聽到1500個跟數學有關的詞匯,有些孩子聽到了10萬個。研究發現,到4歲的時候,這些孩子在數學能力上就有差異了,最可怕的是,對他們的語言、邏輯、思維在日後都構成了影響。
小孩子對數字、形狀、空間都有強烈的興趣,這是老天賦予的才華。所以應該早點讓孩子接觸有關數字、形狀、空間的詞匯。孩子通過這些詞匯,認識大小、長短、高低、前後……其實,數學概念、空間概念,都是語言質量的一個表現。
同樣提高語言質量的還有誇孩子,多誇孩子,誇到點上。
科學家發現,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為,能夠提高孩子遵守規則的內在動力,增加孩子發生良好行為的頻率。同時,相比於懲罰來說,表揚所帶來的副作用小,更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
那麽,問題來了,當孩子滿足了父母的期望、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應該表揚他們努力,還是表揚他們聰明呢?請記住,一定要表揚他們的努力。因為在孩子的眼中,你所表揚的內容就是他們應該繼續努力的方向。很多爸媽都喜歡這樣表揚孩子:“你太聰明了!”事實上,這種做法是有害的,因為這種表揚容易讓孩子將獲得的成績與天生聰明聯係在一起,讓他更在乎自己看起來是不是聰明,而不是能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他甚至會覺得自己就是天造英才,更加忽略了後天努力的用途。
除了誇獎,父母要做到的第二個方麵,是“及時懲罰”。注意,懲罰不是上手去打,因為打孩子容易增強孩子的攻擊性,長期打孩子的家長,也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思維模式:孩子會在很小的時候明白一個道理:打人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校園暴力就是這麽產生的。不過,孩子犯了錯誤,一定要對他進行懲罰。比如告訴他你要這樣,就不能獲得那個玩具,你要不好好吃飯我就把飯端走。
需要提醒的是,在進行懲罰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保證孩子擁有安全感,要給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協助孩子糾正錯誤,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還是愛自己的,是跟自己在一起的。孩子很容易感到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尤其是在被懲罰的時候,如果在懲罰孩子的過程中,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了,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中,這樣的懲罰甚至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很多孩子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如果可以,千萬不要打孩子,甚至不要吼叫。吼叫對孩子沒有什麽好處。
可是當很多家長想要孩子們聽他說話時,就會很自然地大聲吼叫。而且一般當聲調足夠高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而聽話,這種反應更鼓勵了家長繼續大聲吼叫,從而惡性循環。所以最後家長們會發現,吼叫很可能會成為他們管教孩子的默認方式,同時孩子也就有了一個充滿恐懼的童年。這樣的惡性循環對孩子的成長一點也不好。
美國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羅娜·雷納有著超過50年的家庭育兒工作經驗,她的著作《不吼不叫》裏介紹了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家長在發火之前緩解情緒。
第一步Ask,也就是自問。要問問自己感覺如何,負麵想法是什麽,能不能自己改變這些負麵的想法和情緒。第二步Breath,也就是呼吸。在問自己那些問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呼吸。從腹部開始,有意識地做3到5次緩慢輕鬆的呼吸,同時感知自己的身體,想象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氧氣。第三步Calm yourself,也就是平靜自我。用呼吸來平靜自己的內心,用積極的想法代替自己消極負麵的想法,讓自己變得平靜後再和孩子溝通。第四步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也就是確定孩子的需要。父母要想一想孩子的個性和年齡,反思一下對孩子是不是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想想孩子需要什麽,是一個擁抱還是鼓勵,再想想他的行為能告訴自己什麽。第五步Empathize,也就是同理心。這要求父母換位思考,去盡量感受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告訴孩子你能理解他的感受。
如果有時間,你也可以找來這本書讀讀。
另外有個問題很有趣:其實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為什麽有些人當得很好,有些人卻完全不會溝通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有些人知道就算當了父母,學習也是一輩子的事情,而有些人當了父母,不僅自己不學習了,還在教孩子怎麽學。
久而久之,兩者的差距就來了,這差距,跨代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