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效破局
怎樣有效破局?卡洛琳·塔格特的《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裏分享了三個很實用的技巧:外部接觸、話題選擇和情緒交換。
1.外部接觸,是指借助衣著打扮、麵目神態和肢體動作來進行換位思考。別小看這些細節,它們暴露的東西很多,有句話是“男人看表,女人看包”,是因為在表和包上,能看出男人和女人的很多細節。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孩子,人長得很好看,包也很不錯,我跟她互換名片的時候,她說她找找自己的名片,於是開始翻包,翻著翻著,翻出了一隻襪子……我當時就知道,她肯定平時大大咧咧,而且多半是個單身的姑娘,於是在溝通時我跟她聊天的語氣就隨和了很多。聊到後麵,她也完全放鬆了,甚至我在好幾句話裏,都夾雜了粗口,她也並不在意。
但如果你發現在這個聚會上,每個人都是西裝革履,談起話來彬彬有禮,你說的話最好要和氣氛相對應,不要提你昨天在大排檔吃腰子的事情。
其實社交久了,我經常感到外表的重要性,這裏的外表不是說長相,而是穿著、表情和肢體動作,因為它透露的信息更多,是人和人最表麵的基礎交流。所以重要場合,一定要選擇好穿搭,我在抖音上看見過許多教人搭配衣服的視頻,男孩子一定要花時間關注一些。
除了外表以外,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別人和我們交流的欲望。比如,如果你故意逃避和他人的眼神交流,會讓自己看起來有點心不在焉、畏畏縮縮,但如果你一直盯著別人眼睛看,也會讓人覺得有侵略性。正確的眼神交流應該是正視對方的眼睛,然後把眼神轉向對方的嘴巴,接著再看看對方的眼睛,時不時鼓勵性地點點頭,這表示你正在用心聽,而且很感興趣,這幾個步驟聽著好像很複雜,其實多練習幾次就很自然了。如果你想讓人不自在,就盯著人家的發際線看吧。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肢體動作反映了人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比如,站立的時候把手插到口袋裏不僅會讓你看起來很懶散,還會讓人覺得你現在很無聊;跟人說話的時候身體往後傾斜,意味著對方的話讓你感到不自在或者你對談話內容不感興趣,而如果身體稍微向對方傾斜,說明你對談話的內容很感興趣、聽得很投入;當你抱臂站在那裏的時候,說明你比較拘謹、有較強的防衛心理。這些看上去無關緊要的肢體動作,其實正在暴露你的情緒,從而影響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你可以說你不是這麽想的,嘴巴可以騙人,但身體卻很誠實。
2.話題選擇,同樣是重要的思考方式。為什麽有些人總能找到有趣的話題,有些人卻總能把有趣的話題變得冰冷無比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也很殘酷:要想讓談話變得溫暖有趣,還需要你本身是一個有趣的人,隻有自己先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才能讓別人被你的談話所吸引。我曾經寫過,你不要抱怨周圍漆黑一片沒人照亮,因為你也不是光。我們想要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平時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麵,去讀書、聽課、旅行、交朋友,如果你的生活每天都隻是那些遊戲、韓劇、明星、八卦,你的聊天質量自然也就上不去。當然這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慢慢來,很多時候我們沒話說,僅僅是因為肚子裏沒有貨、沒有知識,才導致冷場和無趣。有些知識看起來沒用,其實都能成為我們的談資,多讀書永遠是王道。如果你還是覺得慢,我為你推薦兩個方式:
(1)在別人身上找話題。比如從對方的語言、外貌、興趣愛好中尋找話題。
(2)談話之前儲備一些話題模板。比如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笑話、去過的地方、曾經的一個朋友、自己的一件囧事、工作的煩惱……這些都可以。但請記住,不要誇大自己,更不要炫耀自己的成績,因為這樣會讓人不舒服。鄒振東教授的《弱傳播》裏說,風好傳播,山不好傳播;水好傳播,石頭不好傳播;花粉好傳播,大樹不好傳播;星光好傳播,星球不好傳播。如果石頭也開始傳播,那就是泥石流;如果樹也開始傳播,那就是台風;如果山也開始傳播,那就是地震;如果星球也開始傳播,那就是宇宙爆炸。
同理,你強的信息會給人造成不悅,但你弱的故事卻能變成話題。
(3)情緒交換。也就是我們說的共情。它是指通過觀察不同的場合下人們的情緒,來決定自己說什麽、不說什麽。
有時候我們說的並不是不對,而是場合不對,沒有顧及別人的感受。
我在《你隻是看起來很努力》裏說過一件事:
我在寫完一個劇本後第一時間給一位朋友發了過去,她看完之後跟我說,寫得還行,就是那些個細節你寫的什麽玩意兒。
過了很長時間我才發現,她說的是對的,因為我確實有很多細節沒有寫好。但為什麽那個時候我就特別想拉黑她呢?因為場合不對。雖然說忠言逆耳,但在一個人剛完成一部作品,本來是要慶祝的時候,忽然被朋友打擊,再忠的言,也會令人不悅。
談話的時候,即使是麵對同一個人,即使是講同一番話,在不同的場合下,他和你交談的情緒和目的也不一定一樣。所以要想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就要弄清人們情緒背後的真實想法,要去與別人共情,設身處地地為交談對象考慮,並根據對方的需求來安排談話內容。
這個很難,但當你抓緊訓練後,也不過是家常便飯。
經過長期訓練,現在我基本上聽別人說個兩三句話,就能大致分辨出他的情緒和他需要我回應的是什麽。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別人的答案,而是別人的共情和認可。這些年,身邊很多敏感又脆弱的人問我應該怎樣改變自己的性格。我想說,敏感沒問題,問題在於脆弱。和別人對話敏感,隻會得到對方的好感,但脆弱不會。別把什麽都往自己的身上和命運上硬套,受害者心理往往是毀掉我們的罪魁禍首。
回到敏感,比如,當我們忽然開始談到單親家庭的孩子時,請注意,如果這時你注意到有的人眼神開始回避、找借口上洗手間、身體朝後傾斜、抱著雙臂,就應該及時意識到可能他從小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或者他現在正獨自帶小孩,又或者他曾經被這個話題傷害過,至少這個話題對他來說過於敏感,不應該繼續談下去了。但是,如果別人探討這個話題又剛好在傷害你時,請微微一笑,說:“哦,對了……”這就是不脆弱的魅力。
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前要確定時間、場合是否合宜,更重要的是要去共情。尤其是和朋友交流,再好的朋友,也經不起你的過分直白,許多直白很容易傷害到別人,別怪別人玻璃心,其實就是你不會說話而已。如果你會說話,為什麽要傷害別人呢?
在成人的世界裏,社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曾寫過“放棄無效的社交”:在你還不是特別厲害的時候,社交幫不了你什麽忙,因為你跟別人就不是一個圈子的,不存在平等社交。充其量,是你給別人點讚。在此之前,你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在孤獨中成長,在沒人關注時一個人默默歌唱。但總有一天,你也會走向社交舞台,走到比較高的地方,你就會發現,這世界又分成了兩種人:一種人身邊都是朋友,他們條條大路通羅馬;一種人幾乎沒朋友,一開口就把人得罪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