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讓孩子自己感受到冷的時候學會穿衣服,你也不要替孩子整理書架,而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習慣擺放書籍。從這些小事入手,孩子會變得更有責任感,他也會覺得生活是他自己的。

讓孩子對自己負責

小語周末去參加美術培訓的時候經常會忘了帶東西,不是忘了帶畫紙,就是忘了拿顏料,每次都是給我打電話讓我給她送去。

為此,我跟她說了很多次,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小語每次都答應得很好,但是第二次還是犯同樣的錯誤。

那次小語出門前,我特意讓她檢查一下自己的東西帶全了嗎,她說帶全了。可是到地方後,她才發現自己沒拿素描紙,打電話讓我給她送過去。我很和藹但是堅決地拒絕了小語的要求。在這之後,小語真的很少再丟三落四了。

天氣變冷的時候,你不要先對孩子說“該穿厚衣服了”,而要讓孩子自己感受到冷的時候學會穿衣服;你也不要替孩子整理書架,而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習慣擺放書籍。從這些小事入手,孩子會變得更有責任感,他也會覺得生活是他自己的。

不要忽視榜樣的力量

你是孩子模仿的對象,要做到對家庭成員盡職盡責,才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具有較強的責任感。

一次,同事王凡帶孩子來我家做客,其間因為孩子和小鬆鬧了點小別扭,我為了緩和孩子的矛盾,說親自給他們做西餅。正在氣頭上的那個孩子賭氣地說:“我不吃。”

盡管王凡沒有責怪孩子沒有禮貌,可孩子的那句話還是被她記在心裏了。

等我將漂亮的西餅拿上來的時候,那個孩子有點迫不及待地說:“阿姨,我想吃。”

我很開心孩子喜歡吃,於是端到孩子麵前,讓他嚐嚐。沒想到,王凡卻製止了孩子的行為:“不行,你說過你不吃的,現在你要對你的話負責。”

雖然看著孩子很期待吃,但王凡並沒有心軟,她堅持不讓孩子吃。看到她的態度如此堅決,我也不好再說什麽,但是這件事情對我的啟發很大。我相信通過這件事情,那個孩子會受到深刻的教育。

王凡就是對孩子負責的人。其實,隻有負責任的你才能教育出負責任的孩子,你要把自己的責任感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懂得責任感的重要性並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

孩子做錯了,讓他自己承擔後果

你對孩子的愛使孩子沒有機會就某件事做出負責的行為,他們能做的就是按著你的命令去執行。隻有給孩子負責任的機會,孩子才能知道什麽是責任,怎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你不要替孩子承擔責任,也不要為孩子推脫責任,給孩子自己負責的機會。

小語吃飯的時候不用心,經常一邊吃一邊逗家裏的小狗玩。為此,我批評過她好幾次了,可是她都不往心裏去。

今天吃飯時,她又拿著菜逗著小狗,沒想到小狗跳起來的時候不小心撞到了盤子,小語沒拿穩,盤子立刻被摔碎了。小語看著碎片說:“你們看見的啊,不是我的錯。”

我覺得該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了,於是讓她回到自己的書房,讓她反省一下。後來,我又問她:“你有錯嗎?”

“是我的錯,我不該在吃飯的時候逗小狗的。”她不敢直視我的眼睛。

看到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了,我繼續說道:“盤子碎了是你的責任,你也認識到了,那你就必須為你的錯誤承擔責任,你把你的零花錢拿出來一些買新的盤子。”小語同意了。

賦予孩子一定責任

孩子的責任心不是一下子就養成的,更多的時候,它是在生活中自覺形成的,這也側麵對孩子的孝心、善良等基本品質提出了一些要求。

這裏有個例子,就是因為一個孩子的孝心滋生了他無窮的責任感,並且激勵他取得很大成就。

凱·西格巴恩是瑞典物理學家。12歲那年,他的媽媽因為過度勞累病倒了。為了節約開支,她沒有去醫院治療,隻是買了藥在家治療。媽媽病得很厲害,躺在**什麽也不能幹了。父親為了給媽媽治病,外出打工了。

家裏隻剩下媽媽和西格巴恩兩個人。為了讓媽媽安心養病,西格巴恩主動承擔了家裏的所有家務。盡管隻有12歲,他每天要洗衣做飯,給媽媽喂藥。

一般情況下,他都沒有吃飯的時間,隻能在上學的路上解決吃飯問題。這樣的時候讓西格巴恩覺得很累,但是一想到照顧媽媽是自己的責任,他暗暗鼓勵自己:頂住,一定要頂住,要照顧好媽媽,也不能落下功課。

每天做完家務,照顧完媽媽都已經是深夜了,他還要學習,在媽媽麵前,他從來沒有表現出勞累。媽媽看到責任感如此強烈的孩子,非常欣慰。

1981年,西格巴恩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凱·西格巴恩的孝心促使他責任感的產生,家庭責任感升華成社會責任,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可見責任心是孩子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至關重要的品質。

親子感悟

孩子的責任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生活各個細節中滲透形成的。獨生子女,終究會成為責任人,這種角色轉換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孩子做錯了事情,就要讓他承認,不要讓他在別人身上找原因。這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好辦法。